2.7%赤霉酸膏剂用于调节苹果树生长的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2019-05-29 06:40刘巍巍
新农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膏剂幼果苹果树

刘巍巍

1 试验目的

受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明确不同浓度的2.7%赤霉酸膏剂对苹果树生长地调节作用和实际调节效果及对苹果树的安全性,为该产品的登记提供技术资料。

2 试验条件

2.1 作物和栽培品种

苹果树(黄元帅)。

2.2 栽培条件

小区土壤为壤土,土壤pH值7.2,有机质含量1.4%,有灌溉条件。

2.3 其他条件

树龄为18年生,株行距为4米x5.5米。

3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药剂.

试验药剂:2.7%赤霉酸膏剂(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对照药剂:2%赤霉酸A4A7膏剂(河北深州市奥邦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见表1)。

3.2 小区排列

3.3 施药方法

使用方法:涂抹法。

施药器械:细毛笔。

施药时间和次数:6月12日,在苹果幼果膨大期涂药。每株树按照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每个方位分别涂抹20各果,共计涂抹100个果。每个果实按不同处理药剂量涂抹。采用绘画用的细毛笔直接在苹果幼果果柄上涂抹,要求环果柄一周均匀涂抹,宽度在1~1.5厘米,共涂药1次。

防治病虫和非靶标杂草药剂资料:2.7%赤霉酸膏剂药剂处理区未使用其他药剂。

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 气象及土壤资料

气象资料:6月12日施药,当天晴,南风4~5级,气温17~25°C,平均气温21°C,空气相对湿度50%。

土壤资料:壤土,土壤pH值7.2,土壤有机质含量1.4%。

田间管理资料:每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复合肥100公斤,未灌水,施药前防治果树病虫害2次,采用喷雾法。

4.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调查时间和次数:在果实成熟期开展调查工作。

药效调查:

测量果实纵横径和单果重:于9月26日采收前调查,每小区随机取100个果,测出单果纵横径并称出单果重。小区测产、折亩产,计算增产率,并进行统计分析。收获后根据国标《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对梨果实进行维生素C含量和含糖量测定。每小区取200克,每处理共800克梨果进行测定。

安全性:施药后注意观察梨树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有无药害产生。

5 实验结果

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在苹果幼果直径为15毫米时施药1次,用药浓度按照15毫克/果、20毫克/果、25毫克/果、40毫克/果进行涂抹。采收前调查,果实平均单果重分别为179.3克、162.2克、137.5克、122克;对照药剂2%赤霉酸膏剂处理区平均单果重为164.2克;空白对照区平均单果重为112.7克。果实平均纵径分别为6.75厘米、6.05厘米、5.78厘米、5.6厘米,平均横径分别为7.45厘米、6.50厘米、6.45厘米、5.9厘米。对照药剂处理区平均纵径为6.45厘米,横径6.48厘米。空白對照区果实平均纵径为5.13厘米,平均横径为5.18厘米。收获后测产表明,2.7%赤霉酸膏剂处理区增产幅度依次59.5%、44.3%、22.4%、8.6%;对照药剂处理区增产幅度46.1%。试验处理区果形未出现异常变化,果实颜色与本色一致,仍为黄绿色。药剂处理区果实基本不落果,个别果实太大,因自身太重而有个别落果,果实成熟期提早一周左右。

6 小结

2.7%赤霉酸膏剂用于苹果树生长调节,于苹果树盛花后25~30天,苹果直径15毫米时采用涂抹法施药1次,对苹果树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可以提早成熟一周左右。推荐使用浓度为15毫克/果。试验处理区苹果树及果实生长正常,未见药害。

猜你喜欢
膏剂幼果苹果树
果树幼果期 注意防控这些病虫害
梨幼果春季低温霜冻调查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豨桐凝胶膏剂基质处方的优化及其体外释放度
苹果幼果多酚对草鱼片保鲜效果的研究
中药油膏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
糖尿病足溃疡中药油膏剂研制理论与实践
合成生长素3,5,6-TPA降低克里迈丁桔光合产物利用率促进幼果脱落
青鹏膏剂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