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后 山清水秀

2019-06-03 07:08张恒
当代贵州 2019年14期
关键词:六盘水市管网全域

文/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张恒

把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与全域产业、全域旅游、全域生态、全域文明相结合,六盘水市钟山区着力描绘农民富、生态美、村庄靓的农村美好蓝图。图为钟山区月照社区大坝村。

阳春三月,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社区双洞村,村民王恩英和几位乡邻在自家屋檐下小憩:“水清了,村美了,看着就很舒心。”

双洞村变美了,除基础设施改善外,还得归功于村里建起了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立了生活污水治理长效机制。

变化出现在2017年,钟山区农村最大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在双洞村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个处理站日处理污水600吨,帮了村里的大忙。”双洞村村主任杨睿说。

如今,双洞村所有的店面、农家院落都被污水处理管网串连起来,生活污水实现了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净化。杨睿告诉记者:“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一级A标准,中水(指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编者注)可以就近用于道路喷洒和绿地灌溉,既解决了污水治理问题,又缓解了村里的工程性缺水难题。”

良好的环境正逐渐转化成双洞村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的综合优势,民宿产业、乡村旅游等蓬勃兴起。“村子变化更大了,期待以后会更好。”正是看到村里的变化,在外打工的韩敏回乡开起了农家乐,一年能挣10多万元。

双洞村的变化,在钟山区并非个例。自从2016年被列入全国10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区)以来,钟山区已在204个20户以上集中连片的村寨进行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站建设,目前工程已经完成80%。到2019年下半年,钟山区将有15500余户村民和王恩英家一样装上污水处理管道。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施好农村污水处理项目,钟山区通过公开招标,与社会资本方签订了《六盘水市钟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合同》,推行企业化建设运营模式——采用建设经营转让(BOT)模式全域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同时,钟山区还结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按照“10+N”的内容,统筹推进村寨实施“4510”工程,使生活污水应纳尽纳、应集尽集、应治尽治。

“全区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管道300多公里,已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站点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较好。”钟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余妮妮说,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生活品质短板,全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正不断提升。

【链接】

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贵州编制实施《贵州省乡村污水治理三年推进方案(2018—2020年)》,推广示范小城镇“1+N”经验,推进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截至目前,全省4924个行政村建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6939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

猜你喜欢
六盘水市管网全域
一线光阴入洞中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工艺研究
“一碗面经济”是怎么“擀”成的?——县域经济应当精于全域“链条”
联合全域作战:美军军力新引擎
山的国度
My Room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东莞打响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