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指导方法

2019-06-03 06:43赵勤英
读与写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强邮票松树

赵勤英

(新疆克孜勒苏自治州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 新疆 阿图什 845350)

新课程数学教学标准指出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数学学习实际情况将数学知识贯穿到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创设好的问题情境中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由此在提高自己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强自己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数学综合素养。

1.找出数学等量关系,巧妙解题

正确分析各类数量关系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关键,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中常见的等量关系包含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每份数和份数、单价和数量、速度和时间、几何图形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等。比如对于数量关系问题的解决上有这样一个题目:“公园中有杨树33棵,松树数量是杨树的3倍,桂花树的数量要比松树少55棵,求问桂花树有多少棵?”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勾画自己觉得重要的信息,之后在全班交流下将题目精简到最简,找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在学生整理这些有效信息之后将例题转变为:杨树33棵,松树是杨树的3倍,桂花树比松树少55棵,杨树x3=松树的棵树 ,松树棵树-55=桂花棵树,33x3=99棵 99-55=44棵 。

2.通过列表对比找出数学解题的间接条件

小学数学在中高年级阶段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需要两步或者两步以上计算才能回答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的解答关键是先将间接条件求出来。在求解间接条件的时候列表法主要是指通过学生对信息的筛选能够将复杂化的文字信息转变为一种简洁化的数字信息,之后在对比已知和未知条件的情况下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间接条件。比如在解决距离类问题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例题:“一辆小汽车4小时总共行驶了164km,按照这样的速度,这辆小汽车从甲地到异地一共应用了7个小时,那么这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结合题目的指示,将题目内容变成了如一所示的列表。学生在分析、观察表格的过程中顺着条件、问题很容易发现问题的关键在行驶速度上,在发现汽车行驶的速度之后很容易找到问题的解题关键。通过列表能将一串长文字转变为一种简单的表格行驶,解题的条件在一瞬间也清晰,之后在把握列表一对一的特点之后能够有效解答出问题的答案。

表一:行驶路程、时间和速度分析表

3.注重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交流和反思

在小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和综合评价反思,在合作交流和综合评价反思的过程中获取问题解答的启示,进而帮助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化为个人数学素养。

3.1 引导学生积极交流解答数学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方式,在表达解决问题思路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比如有这样一个数学题:“小丽和小强一共收集了120枚邮票,小强说自己所收集的邮票数量是小丽是3/7,求解这两个人各自收集了多少邮票?”在留给学生一段时间思考之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方法介绍出来。学生1:“我用了列方程的解答方式,假设小丽收集了x张,小强收集的是3/7x张,x+3/7x=120,通过解答得到小丽收集84张,小强收集的是120-84=36张。”学生2说:“我应用的方法是按比分配的方式,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小强和小丽收集邮票比是3:7。列出算式120x3/(3+7)=36张,120x7/(3+7)=84张,在列出算式之后算出小强和小丽所收集的邮票张数。”

3.2 引导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在学生解决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应用“你能不能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调整自己的思路或者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在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解题过程,反思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比如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做出这样的反思:“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后你们有怎样的收获?”学生回答:“我学会了怎样计算不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即通过通分将异分母分数转变为同分母分数,之后计算。”教师总结:“你学习的非常好!解题方法总结的非常到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过几年的学习,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基本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数学思想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此,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问题的解决要从教学方法的灌输转变为解题策略的指导,并为学生解题提供适合的情境,注重关注学生解题体验,从而在以往的基础上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学习。

猜你喜欢
小强邮票松树
松树郁郁 松树苍苍
《邮票上的西游》——邮票珍藏册
邮票被谁拿走了
松树
松树
邮票上的“三月三”
为什么蟑螂叫“打不死的小强”?
超重
松树冠
小强爬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