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教育资源均衡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6-03 10:20贾丽美
关键词:均衡化赤峰市民族地区

贾丽美

摘 要:教育资源均衡化问题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教育政策、地区经济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多样性、复杂性是制约赤峰市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的因素,为此,应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吸引社会各界经费投资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引优秀人才;借助地区优势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改革,以促进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

关键词:教育资源;均衡化;赤峰市;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3-0074-04

一、教育资源均衡化概述

(一)研究背景

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手段。20世纪末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保障了广大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2002年教育主管部门明确提出将均衡发展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重要的发展方针,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9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2015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全国545个县(市、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材料进行了审核和实地督导认定检查,进一步推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大量研究中,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教育均衡发展特征、区域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与对策等,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其中很少有对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深入的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情况复杂,在现实上与内地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选择赤峰地区有代表性的基础教育学校调查研究,剖析目前赤峰市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的一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在吸纳和继承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礎上,对问题产生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形成解决问题的对策,期望能为赤峰地区民族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提供借鉴。

(二)教育资源均衡化概念的界定

“均衡理论”最初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他的著名代表作《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中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即“瓦尔拉斯均衡理论”。他认为,市场上任何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当市场上一切商品的价格恰好同这些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市场就呈现“均衡状态”。后来许多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批判与吸收,形成了今天的均衡理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关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教育资源条件的差距,对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额外补偿。学者李继星发表于2010年第11期《人民教育》上的文章《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初步思考》中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包括总目标、阶段性目标和层次目标;教育均衡具有3个层次,即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宏观层次上的教育是指教育权利的公平和教育机会的均等。本文中的教育资源均衡,属于中观层次上的教育均衡,体现了经济学的特点,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均衡。

教育资源也称“教育经济条件”,主要是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根据李继星的观点,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指标主要从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教育经费配置均衡、教师配置均衡、建筑配置均衡、图书仪器配置均衡等。“教育资源均衡化”,主要是指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

二、赤峰市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概况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的重要城市,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合聚居区,地处蒙冀辽三省交界,交通便利,独特的地理位置,为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便利条件。赤峰市统计局发布的《赤峰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显示,全市实现地区总产值1406.8亿元,按常住人口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641元,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赤峰市历来重视教育,近年来学生高考在自治区取得的骄人成绩,得益于基础教育巨大的贡献。赤峰市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近十多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赤峰市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促进了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15年10月31日,教育部发布了《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内蒙古自治区27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意见》,{2}其中,赤峰市林西县达到了合格标准。目前为止,赤峰市有多个旗县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组的实地督导评估。如,2016年阿鲁科尔沁旗通过了自治区义务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组的评估;2017年喀喇沁旗旺业甸学校也通过了评估。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应该仅停留在已有的成绩,要从目前的成果中寻求进一步促进均衡发展的方法与策略,促进教育公平从机会公平向质量公平转变。

三、赤峰市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制约因素

民族地区由于地区民族多样性、复杂性等特殊情况,教育发展具有自身特点,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既有与内地相似的共同问题,也有民族地区的特殊问题,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一)教育政策因素

教育政策是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的重要依据。民族地区既有国家的教育政策,也有地方的教育政策。长期以来,教育政策受到历史等原因的影响,在教育财政投入、优势硬件资源和师资力量等方面,或多或少地重视和倾向于城市学校的发展。这一点从城市学校的校园建设、教室建设、信息化设备建设、图书资源等情况上有明显直观的体会,城市的校园环境相对农村学校的校园环境更加优美,这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

政策上做好根本保障,才能更好地促进赤峰市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通过对赤峰市某农村小学的调研发现,借助国家和自治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的契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塑胶操场,教学条件和学生的住宿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得益于政策的支持。

(二)地区经济发展因素

教育资源均衡化并非平均化。均衡是在充分考虑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基础之上形成的最优化。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资源,政府可支配收入多,对教育的投入必然就多,学校和学生就能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学生家长也占有更多的社会财富,有更多的教育支出,学生从家庭中可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而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地区,从政府和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其他力量处获得的资金支持相对较少,学生获得的教育资源也较少。如调研赤峰某农村小学时,学生家长多是去外地打工以维持家庭生活,给学生提供的物质资源相对城市学生较少,其中能用于教育的支出就更少;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学校实行了很多优惠政策,如该校学生们每天都有牛奶、面包等伙食补贴,免费食品保障学生有足够的营养摄入,身体健康,以保证更好地学习。尽管城乡学校存在着差距,但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都在不断努力弥补,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三)师资队伍因素

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保障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2018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2月11日,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更应该跟紧党和国家的步伐,抓住建设师资队伍的有利时机,发展教师队伍。其中,《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明确指出“改善教师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学校教师培养,重点为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师资保障”,反映出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内蒙古赤峰市,正处在国家的中西部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学校更是位于农村边远地区,要充分认识到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抓住契机加大力度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四)先進教育思想因素

先进教育思想引领教育改革。促进地区的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光有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树立起先进的教育思想,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培训,把更多的优秀教师聘请到学校进行先进思想的交流,制定政策,促进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实施。教育思想不断地更新,才能促进教育的进步,促进地区内不同学校间的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四、解决地区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思考与对策

(一)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教育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合理健全的教育管理制度,能充分保证教育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均衡化配置。良好的教育管理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教育资源在学校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不至于闲置浪费或不能发挥全部作用。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也是监督学校对教育资源均衡化政策的执行情况的有效手段,保障教育资源均衡化。

(二)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吸引社会经费投资教育

均衡发展理论的天然经济学属性,决定了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与经济状况的密切相关。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教育经费的投入。

1.政府投入为主。充足的经费投入与合理的经费使用,是保证地区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明确的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经济学属性,决定了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是盲目地多投入,而是要充分考虑投入与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结合。经过了近十几年的教育政策支持与教育经费的投入,赤峰市的城乡学校在硬件资源上的差距逐步缩小。赤峰市农村学校的校园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具有了明亮的校舍与操场,更好的教学环境与硬件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缩短了与城市学校之间的差距。调研的农村小学已经实现了信息化教学,具有了一定数量的可供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计算机,教育信息化程度逐步缩短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诚然,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教育资源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是由于文化、经济、地理位置等多种客观原因多年造成的结果。但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国家和地区多年来的努力,农村与城市学各方面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在今后的教育发展中,相信这种差距会逐步减小。要正视现实中存在的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教育资源上的差距,努力缩小差距,让城市学校带动农村学校的发展,在更多的政策支持下,让城市农村学校共同发展进步。

2.社会各界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地区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要开拓思路,从多渠道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如赤峰市昭乌达小学红山郡校区,通过与某集团联合办学的形式,吸引该集团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的投入,必然会改善办学条件,使教育资源配置上更加充足。我们可以借鉴该校这一成功经验,在农村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寻求社会资金投入,提高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动态地达到均衡化。

赤峰市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要根据地区的经济状况,量力而行。根据不同学校所处区域的基本经济状况,有前瞻性地进行资金投入,既不要出现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也要避免投入过多造成的资源浪费。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引优秀人才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要提升本校教师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吸引优秀人才。赤峰市区的小学在近年来的人才招聘上,严格选拔优秀人才,通过各种条件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师范毕业生;而大多数农村学校距离城市较远,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着客观的困难,很多教师考虑到个人发展和家庭等原因,更倾向于到城市工作。近几年一些教师,通过赤峰市的统一教师招聘考试,考入了市区的学校。这种情况的农村学校师资流失,对教师个人来说也许是更好的选择,但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却是极大的损失。农村流向城市的教师,已经在教学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能够通过招聘考试的选拔,也说明这些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既有专业素养又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从农村学校出走,对农村学校是非常严重的损失。尽管农村学校能够通过继续招聘新的教师来补充师资,但新招聘的这些教师,大多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师范生,要培养为成熟的教师,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而新教师成为成熟教师后,同样会面临从农村学校流向城市学校的问题。这是一个循环。

如何能避免这种情况继续发生,主要的办法就是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建设好农村的大环境。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在教育问题中,教师首先应该被看做是精神独立的人,然后才是教师。习近平主席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教师作为人民群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现实的情况是,赤峰市区与农村地区,在工资待遇、社会环境等各方面条件上都相差较大,教师在考虑医疗、后代的教育等问题上,更倾向于优势资源集中的城市。

(四)借助地区优势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改革

师资流动是单向的从农村流向城市,没有从城市流向农村的情况,或者说这种情况极少。至少在本文调查中,未遇到過教师从城市流向农村的情况。

要更大限度地提高赤峰市教育资源均衡,在师资流动上,应针对这单向的流动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借助地区优势资源改善单向流动。借鉴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教师轮岗制度,通过政策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轮岗,让优秀的城市教师带着任务和目的到农村的学校中去,通过日常的教学科研活动带动农村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农村学校,根据农村学校的不同情况,帮助其制定适合本学校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口帮扶学校的形式,来均衡地区优势的师资。教育领导部门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让城市学校和农村形成合作学校,借助教育行政手段的干预,让学校之间定期进行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双方交流教学经验,相互促进。教育不同于其他的生产活动,不是生产具有统一标准的工业产品,是培养具有鲜明个性人的活动,会面临各种复杂的情况,没有唯一正确的方法。

如赤峰市昭乌达小学实施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借助地区优势教育资源交流的方式,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和教育改革。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了赤峰地区教育资源均衡化问题。通过对具有鲜明特色的基础教育学校的调研,深入探讨了制约赤峰市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因素,并在广泛收集资料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对策与建议。期望为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的研究提供参考,奠定基础;也可为赤峰市教育部门制定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注 释:

{1}赤峰市统计局.赤峰市2017年国民和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cftj.gov.cn/tjgb/jjsh/2018-05-03-13006.html.

{2}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内蒙古自治区27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意见.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5n/2015_zl61/201512/t2015120 4_222926.html.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基〔2005〕9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05-25.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01-20.

〔3〕教育部等五部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 —2022年).2018-02-11.

〔4〕苏德.民族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的政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5〕张辉蓉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困境与应对策略[J].西南大学学报,2018,44(02):79-82.

〔6〕杨建朝,邓爱妮.民族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路径思考[J].教育导刊,2017,8(上).

〔7〕常永才.文化变迁与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革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8〕高铁刚.信息技术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02):1-6.

〔9〕张伟平,王继新.信息化助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模式及建议[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01):103-111.

〔10〕Brown,M.G.,Wohn,D.Y.,& Ellison,N(2016).Without a map:college access and the online practices of youth from low -in-come communities[J].Computers & Education,(92-93): 104-116.

〔11〕刘海民,杨兆山.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猜你喜欢
均衡化赤峰市民族地区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赤峰市通联站站长——刘国良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赤峰市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无公害治理
制度变迁是资源均衡化的关键
直方图均衡化技术在矢量等值填充图中的算法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