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拿‘我’做‘小白鼠’?—“IT生存法则” 之OA的云化

2019-06-04 06:01高洪福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云化上云转型

高洪福,清华大学研究生,具有二十多年甲、乙方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与服务跨界实践,擅长IT治理、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其倡导的金阳光ICT服务、嵌入式服务模式、主动式服务产品、基于客户感知的服务理念使之成为影响国内IT服务实践发展进程的重要推手。

个人邮件:gaohfd@126.com

“老商,通知你个事,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已经定了,为了跟上上云的业界趋势,先把公司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上云,你们信息部负责具体落实,这关系到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大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啊!……”

啊?为什么又是OA呀?把时间往前推到二十多年前,刚开始兴起企业信息化浪潮的时候,咱老商还是小商,一个刚毕业不久的IT理科男,抱着满腔工作热情,不知深浅地就被投入到那波企业信息化浪潮中,还清晰地记得也是从日常办公应用开发和实施开始的,好在当时年纪轻,精力旺盛,但头发也给干白了,光说服大家转变工作习惯,熟练掌握新的工具,就让IT项目实施团队扒了层皮,那经历至今还历历在目……小白鼠可不好当啊!

现在,在整个社会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如果要讨论上不上云的问题,很多单位都愿意给出肯定的答案。但如果接着再往下追问如何上云的问题时,相关各方的答案可就不那么统一了,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在这些答案中,还是可以找到些许共性的:那就是先从OA系统开始尝试。疑问是怎么会不约而同地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且让我们分析一下这背后的逻辑:

首先,是怕失败的心理使然。由于应用系统上云成功的经验还不多,这就给许多单位的决策者一个印象,在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失败,那么就用非核心业务应用尝试吧,于是OA就成了首选,其实对于许多单位来说,这个OA可是个宽泛的概念,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办公系统(流程审批、通讯录、内部网站、人事管理等),也可以是一个宣传网站,更可能是一个电子邮箱系统。所以选择从OA开始只是个标志,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每个单位都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范畴的子应用,这也是许多OA上云项目并不完全雷同的原因所在,当然也导致个性化程度转深,很难大面积复制推广的后果。

其次,是图便宜的心理作祟。毕竟应用上云涉及到租或买ICT云化基础设施,还要购买与之相关的专业的云开发服务、云迁移服务,以及后继的云安全服务、云运维服务等一系列的投入,如果稍有选择不当,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无底洞式的投资,这对绝大多数尝试单位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重!而OA类应用,因为不仅有专门的云服务商提供标准版本的SAAS服务,就是对自身原有OA应用进行云化改造的成本也是可控的,所以从节省成本角度出发,用相对小的成本,获取上云实践的经验成果,其性价比还是不错的,从经济角度这也算是个较优决策吧。

再者,是想普及的心理推动。虽然面对“上云”的考验,还有许多不确定性,但从社会发展趋势及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出发,每个单位也都希望不掉队,更希望通过这个应用上云的过程,教育和培训员工,促成员工观念的转变,而OA类应用因涉及面相对较广,一旦开始实施上云项目,少则数月,多则一年,这种长时间的宣贯与体验,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对所有员工的心理影响都是巨大的,会刺激大家的求知欲,逼着大家学习新知识,这颇有点类似当年报刊、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推动手工换电脑工作方式转变的情景再现(注:40、50岁以上的人员都要学会电脑打字),这种较大涉及面的预演式的尝试,将会对后继在该单位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打下很深的心理基础,进而减少变革的阻力。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虽然表面上看,从OA类应用入手上云是个不错的抉择,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其最明显的弊端是:很可能会搞成形式主义,即因选择对具体业务没有直接影响的应用上云,容易形成无关痛痒的感觉,很难体会到应用上云的真实好处,以为只是换了种成本支出方式,这种实践不但不会给后继其它业务系统上云提供任何有益的借鉴,甚至可能因满足于已打上“上云了”的标签而止步不前,耽误了借此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机会,那就得不偿失了!

—IT语录:先易后难,易依然是易,难依然是难!

下期预告:如何才能盘好“它”?

猜你喜欢
云化上云转型
高速公路视频上云架构及视频智能分析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高速公路视频上云工程建设浅析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浙江企业上云势头喜人累计上云企业达37.78万家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按需合理选择云服务 稳妥有序实施上云
5G/云化下的VR产业未来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IBM中国企业云化实践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