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沙 深圳洪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院长 高级室内建筑师、高级工程师

2019-06-05 02:06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9年4期
关键词:英国伦敦市集小店

1 伦敦SOHO 街区市集改造设计背景

1.1 伦敦SOHO 街区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

英国伦敦SOHO 区位于伦敦西部的次级行政区西敏市(Westminster)境内,许多时尚酒吧、小店、高档酒店及世界各地游客云集于此。在伦敦SOHO 区,各种种族、文化、性别和年龄在这里共存,这种共存带给了这个街区独特的多元文化:这里是英国流行音乐的中心,又同时是边缘文化的聚集地,以Madame Jojo 为代表的夜店将同性恋文化和喜剧表演和主流音乐以及俱乐部文化结合在一起;这里是英国最主要的独立电影、电视和后期制作的工业产业聚集地,同时又是时尚时装产业主要布料的供货商聚集地;这里有最高档的成衣定制工坊,又同时遍布经济的街头食坊。而所有这里的人们,不管是否SOHO 的常住人员还是外来的游客,都在Berwick Street Market ,这个有着250年历史的街道市集聚集,交流寒暄。这是一幅鲜活的市井景象。

“……我是这么爱着Stockpot。我喜欢它简单的店面,我喜欢那种食客们紧挨着坐着,膝盖碰膝盖,然后还有新的食客要挤进来找到仅有的空座坐下的氛围。我喜欢这里手写的菜单,尽管每天都基本一样。我喜欢这里的食物,这里的价格,也喜欢一边吃着食物,一边听着邻座,可能是附近一家电影制作公司的前台,在谈论着那些朋友间的八卦……”

1.2 伦敦SOHO 街区面临的改造背景和痛点

然而,在近期的伦敦城市化改造进程中,SOHO 因为极其优越的城市位置,大批的开发商和资金涌入,高档化、单一化的进程愈加明显,SOHO 这种多元化正在消失。这样的一个背景构成了这个Berwick Street Market 改造的语境,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来向这个正在消失的SOHO 告别呢?或者,更准确地讲,这个设计应该怎样在向前发展的同时,向这个场所,SOHO,它所蕴含的精神致敬。

图1 英国伦敦SOHO 街区小店一角

开始这个伦敦SOHO 区Berwick Street 街改造的项目之前,笔者看到了很多这样的告别,对于那些位于SOHO,曾经承载了很多记忆的小店的想念。人们想念SOHO 那种融合了时尚与脏乱、眩目与卑暗的多元文化形态,想念在那样的一个场所中那种没有约束与分别的生活状态。但是,当第一次面对Berwick Street 的现状时,笔者意识到,随着时代的进程,城市的改造,许多的场景不可避免地消失了,而与之相联系的情感与想念也只好成为记忆。正如导演李安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说出:“人生就是一个放下的过程,最大的伤害就是没有一个时刻好好地道别(All of life i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life of Pi’ Li An)...”

2 伦敦SOHO 街区市集改造设计构想

2.1 伦敦SOHO 街区市集改造设计的核心原则

作为设计师,没办法改变历史的进程,但可以有机会借助作品,凝固这个告别的时刻。从时间的维度上来看,我们不应该拒绝变化。新的时代总会有对应于所处的这个时代所特有的表达方式。但正如Carlo Scarpa 对于历史的看法:历史不是终点,而是未来向后发展的起点。SOHO 可以向前发展,外在的形式可以改变,但这里孕育了400 多年的灵魂应该还在,那种“多元的共存”应该还在。这是笔者所理解的SOHO, 也是这个Berwick Street Market改造的基石,场所精神。

Berwick Street 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范本,一个SOHO 多元共存的缩影:从最东头Waker’s Court Street 开始,性文化小店、夜店、书店、布料店、咖啡店、餐厅、高级成衣店、音乐唱片店一直到电影后期制作公司,这么多业态共存着,围合了中间这个街区市场,Berwick Street Market。

尽管随着SOHO 的改造,租金飞涨,这些小店在逐渐消失,这个市场也在逐渐衰落,但构筑或者是维系住这个场景,这个最能反映出SOHO日常的场景,应该就是这个改造项目的目的。而笔者认为,这种“多元的共存”就是核心:只要这种多元的形态在,这个市场就会在。

图2 英国伦敦SOHO 街区改造时期街景

2.2 伦敦SOHO 街区市集改造设计思路

如果把一个场景看做是一个舞台的布景,那么其最终体现的是在这个布景中表演的人,但人又确实是借助这个布景来传递出情感。在构想这个改造的市场 (Berwick Street Market)的时候,人是怎么在这个市场中活动,在活动中有什么样的体验?这是考虑的最关键因素。怎么样让人在这样的一个场景中感受到SOHO的存在:“多元的共存”的存在?怎么用建筑语言来唤起,或者是激发起人的这种体验?这是笔者所选择切入的角度。

笔者选择植入一个在形态上类似漂浮的“桥”来将整个空间激活,让人们对于这个市集的空间体验从仅仅路面的二维进入到空间的三维,通过强化人们在这个空间“逛”的行为模式,进而增强人们“相遇”的可能性;同时这个“桥”就像一条“线”,引导着人们穿行于不同的功能场景,穿行于室内和室外空间,在同一个时间维度上,体验到多元的空间体验,这些多元模式的体验最终被汇集到这条“线”上三个放大的空间,模糊掉原有街区室内和室外的概念,将整个街区构筑成一个舞台,一个能反映SOHO日常的生活舞台,一个能体现“共存”的场所精神。

图3 英国伦敦SOHO 街区改造设计效果图1

图4 英国伦敦SOHO 街区改造设计实景图

设计以“消失的联系 the Missing Link” 为主题,意喻项目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SOHO的多元文化正在消失;同时也带出了项目的主题:重回这种联系。设计最终总体上呈现出一个宏大的叙事性场景:未来,Berwick Street Market 因为这个“线”的介入都得到了激活,商贩在售卖在传统的水果,顾客可以同时和二楼的朋友打招呼、聊天;同时摊贩的头顶上一个时装秀正在进行,模特走入街两旁的传统布料店的二层,再进入到室内的工作坊空间,最终可以走三楼出来;对面新建的城市酒店的屋顶被改造成一个露天的舞台,现场音乐表演在进行,“桥”瞬间转变成临时的观众区;一个融合了艺术工作坊与临时展览的空间被安置在“线”所串起来的多功能的临时“空间盒子”,功能的叠加模糊了各种多元被分隔的边界;街边的书店和市场的摊位因为因为一个“线上”的in-between 的空间被联系起来,行走在室内和室外的时空中的人们,仿佛从SOHO“干净的白天”走入“邪恶的黑夜”,正如导演希区柯克在电影“惊魂记 Psycho”中对人性的两面的拷问,SOHO 最让人玩味的“共存”:时尚与猥琐、眩目与卑暗、高档与大众、主流与边缘,转化为一种可以意会但很难言传的感觉,让人们在场景的转换中去体验。

图5 英国伦敦SOHO 街区改造设计效果图2

图6 英国伦敦SOHO 街区改造设计模型1

图7 英国伦敦SOHO 街区改造设计模型2

图8 英国伦敦SOHO 街区改造设计效果图3

图9 英国伦敦SOHO 街区改造设计效果图6

3 结语

当德国的哲学家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提到空间时间的氛围(aura)时,他论述了氛围本身的丰富与复杂性:“When someone walks down a street she produces the street and is, simultaneously, produced by the street...”

通过这个项目,笔者对这段话更准确的理解是:场景的核心是情感,而情感因为场景而被体验。

猜你喜欢
英国伦敦市集小店
我与小店的黄金时代
古味市集
凯特的小店
年味小店
市集
开一间小店 为一场情怀
踢足球
耶!70岁啦!
英国粉钻
揖美手作市集与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