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小白的澳洲买车往事

2019-06-05 04:36Luna
看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试车买车杰克

Luna

去澳洲之前,我在中国有一定的驾驶经验,但大部分情况下是一名老司机在副驾座指导,因此我对选车一窍不通,对车的了解仅限于识别汽车的品牌标识和颜色。

空降澳洲后,我在悉尼待了一周,然后去了澳大利亚最南端的岛屿—塔斯马尼亚。

记得第一天到达塔斯马尼亚,上了机场开往市区的巴士后,车上一个荷兰人和两个美国人正在交流对塔斯马尼亚的热爱。如今,我始终记得荷兰女士说的那句“It's the best part of Australia”,尤其当我回忆起那段买车往事时。

“澳版赶集网”筛车

塔斯马尼亚全岛超过40%的面积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但这里的公共交通相当不发达。

我身处塔州的第二大城市朗塞斯顿。虽然在到达的第一天,我就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份在酒庄的工作,但酒庄离我居住地20多公里,公共交通到不了。甚至我去酒庄报到,都是由塔斯马尼亚微信群里的小伙伴搭载前往的。

这让初来乍到的我彻底意识到了:在塔斯马尼亚生活,必须有车。

由于我是一个机械小白,国内的朋友告诉我:“你得找个懂车的朋友给你看看。”于是,我将“懂车”这项任务交给了“Gumtree”这个相当于中国赶集网的App。

选车之前,我首先确定了对车的需求:自动挡、有空调(挥洒一天汗水回来,我希望能吹吹凉风),以及不要太贵(毕竟第一笔工资都还没到账)。

他打开车门冲我电力十足地邪魅一笑,令我瞬间产生一种“啊!就是这辆车了”的错觉。

打开Gumtree App,我进行了一系列的筛选工作。

首先,在右上角定位好自己的地理位置。

然后,在类目下选择car&vehicles,再选择“Car, Vans&Utes”。

其中,Van对应我们国内的车型是面包车,很多背包客把它改造成了里面有张床和很多收纳盒的低配房车;Ute是Utility的缩写,澳洲人把皮卡叫Ute。而我要找的是普通小车,对于品牌没有太多要求,所以并不指定品牌。

最后,在高级搜索里具体化了我的需求:价格最高不超过2000澳元;Require Images(是否要有图片),我选了Yes;Transmission(变速箱)选择自动(当然,如果你喜欢开手动就选Manual,不选就是手动自动都行);Air conditioning选择Yes,夏天那么热没有空调会很痛苦;因为没注册的车不能上路,所以Registered选择Yes。

至于其他的配置,我感觉无所谓,选Any就行。

另外一点是注意有没有Rego,也就是路权。在澳洲,有路权的车才可以上路。买车还需要注意,还有多久要续路权,一般是半年交一次路权钱,或者一年一次。买一辆路权快到期的车,无形中算是增加了购车成本。

筛车的那段时间,我想买车已经想到走火入魔,除了工作时间,一有空就上Gumtree App浏览二手车。看了网页内的汽车介绍觉得不错,就立马联系车主试车。

假装懂车被识破

在Gumtree App筛好车后,我便给车主发短信或者发站内信,开始了试车之旅。

我聯系的第一辆车,是一辆天蓝色的福特Falcon。选它是因为这个车基本满足了有空调和自动挡的要求,且是很少女心的天蓝色。

车检在塔斯马尼亚是不存在的!

车主是个大胡子的大爷,叫杰克。作为一个选车门外汉,在上车试车之前,我先装模作样地围着车子绕了一圈,再故作镇定地打开引擎盖。

然后……我就装不下去了。我赶紧远程让我父亲接视频,请他帮我看看车况如何。杰克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虽然他听不懂中文,但我的表现足以让他识别出—我对车一无所知。接下来,我提出试车开一段路,杰克也很配合地坐在副驾座上任我驾驶这辆福特。

一路上气氛很尴尬,但开了一段路后,我突然发现,空调是坏的。最后,我把车开回原处,表示自己想选一辆空调能正常运作的车,对杰克表示感谢,就各回各家了。

没想到,我回家后,收到了杰克发的一条消息,他表示愿意帮助我选车。我高兴坏了,心想“好了,我在澳洲get到一枚懂车的朋友了!”

出人意料的是,相似的事情发生在了我第二次试车的车主身上。

第二次试车也是我在Gumtree App上联系的车主,叫小戴。小戴的车是一辆红色的福特Falcon,这辆车基本满足了我对车的要求,价格也不错,只是车门有点问题—车门无法上锁。

了解我对车的需求以后,小戴说明他的车是6缸的并不适合我,推荐我选择4个气缸的车就足够了,也表示如有需要可以帮我选车。当时我不得不感叹,塔斯马尼亚是个有人情味儿的地方。

“诚信流”选车

看的第三辆车是一辆Saab,这个牌子的车在我看电影《一个叫维欧的男人决定去死》的时候,就深深记在脑海中了。它是一个已经停产的瑞典品牌,在电影里是男主人公一生的不二选择,情怀满分。

Saab的车主是一位黑人。这一次,杰克跟我一起来试车。开场寒暄后,黑人车主就表示他急于出国,才想把车卖掉,并给我们出示了汽车的保养记录等。车子看上去很好,各个轮胎的花纹都还清晰可见。

接下来杰克帮我试车。他把车开到高速上,加速到大于100km/h,再快速减速,车子居然在减速的时候熄火了。为此杰克重复操作了两次,但很可惜,两次都熄火了。

对于这个情况,我们期待车主能给我们一些解释,但黑人车主表示自己并不知情,说这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继而表示会找人修车,修好后再联系我。

黑人车主三天后通知我车修好了,问我要不要再试试,但价格却诡异地上涨了。经过与杰克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他不够诚恳,就放弃了这辆车。

第四辆车是一辆三菱的Megna,车主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德国背包客。他打开车门冲我电力十足地邪魅一笑,令我瞬间产生一种 “啊!就是这辆车了”的错觉。

查看车况后发现,其挡风玻璃中央有一道长长的裂痕。车主说,这是他买之前就存在的,不影响驾驶。杰克试车以后说,车的性能没有问题。但遗憾的是,车主表示,还需要自己使用几天后,再卖出。更遗憾的是,我等待了几天后,车主告知我,他准备去农场摘苹果,还需要继续用车,让我再等一周。

就在这等待德国背包客回复的一周里,我并没有“坐以待毙”。相反,在杰克和小戴的合力帮助下,我终于选了一辆三菱Lancer。

三菱Lancer的车主是一对德国情侣。交车的时候,他们把车子在Kmart Auto换电池和两个车胎的单据一并给我,让我好好保管。

事实证明,保留这些单据十分有用。有一次,我把车开到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凯恩斯,中间又回国了一段时间,回去凯恩斯的时候发现,车子里的电池已经不行了。

等到RACQ(Royal Automobile Club of Queensland,昆州皇家汽车协会)来检测时,我将当初换电池的发票给对方看,当时电池还在两年的保修期内,于是车子就拿去了Kmart Auto修理。工作人员二话不说,就帮我换好了新的电池。

朗塞斯顿的街道

回首在澳洲的这些日子,全靠有这辆车的一路陪伴。虽然它的外形有一些瑕疵,也正因为这些瑕疵,我给他起了名字叫“铁骨”,英文名“Iron Backbone”。

买车后记

再来说说买车后的相关附加业务。

在塔斯马尼亚,买二手车的手续很简单。首先,你去Service Tasmania提交“车主变更”申请,出示两张有你名字的银行卡,以及两封写你名字的信件,再有就是交购车税,到此基本就结束了。

这不像别的州买车要搞RWC(车检),车检在塔斯马尼亚是不存在的!

买了车以后就要考虑给车上保险。由于我的车本身有瑕疵上不了全险,在小戴的推荐下,我买了AAMI的第三方保险,每个月差不多18澳元,可以一个月一个月地买;若中途回国不开车,可以取消,很灵活。

另外,异国漂泊如我,如果要进行澳洲自驾长途旅行,“RACQ道路救援”可以了解一下。

RACQ是遍布全澳的道路救援服务,也做保险、银行等业务。持有RACQ会员卡,部分汽车配件可以打折,在部分加油站可享每升油省几分钱的优惠等。

这个会员卡有不同的套餐类型,在其官方网站上可以查询各个级别的会员,以及对应的权利和收费。

比如,我在凯恩斯居住的房东是这个组织的忠实金卡会员,每年要交200多澳元,优势是,无论我的房东开谁的车,如果车子抛锚了,都可以呼叫RACQ;修理时间超过24小时的时候,RACQ还会为他安排住宿。

在加油方面,羊毛很值(Woolworths)和Coles都有自己的加油站。如果在商店消费超过30澳元的话,凭收银小票可以得到加油的优惠券。但后来我发现,出示超市会员卡就可以有优惠,所以索性放过了那些收银小票。

有车以后,修理DIY可能会用到一些工具。比如,我的车买来是没有备胎的,后来在朋友带领下,我到轮胎店Bob Jane T-marts配了一个备胎。

还有一次,我的凯恩斯房东把蓄电池正负极接反,导致100A的保险丝烧了,虽然车还可以驾驶,但是所有的仪表盘都失灵了、空调不运作了、收音机也罢工了。为了修车,在朋友带领下,我先后去了Superauto、Burnings、Jay Jays等修理店,最后在Repco修理店買到了新的保险丝。其实,这些澳洲的连锁店铺都有车的零件售卖。

猜你喜欢
试车买车杰克
杰克和吉尔
南京地铁7号线工程信号系统车辆段与试车线方案研究
变成什么好
漫画哲理
On Cultivation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ELT
以身试车
被冤枉的小杰克
新一代小型运载火箭三级主发动机首飞前试车告捷
打车
《买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