痊愈与断路

2019-06-05 04:40陈希米
上海文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亚伯拉罕利亚思绪

陈希米

一个人

跟别人说完话,转过脸去,心里的荒凉就涌上来了——

独自在房间,甚至也不能听任何旋律,旋律意味着世界的稳妥、世界的连续?在断裂中,他们就像敌人,像背叛。你说不出话,更唱不出一个词、一句旋律。如果打开音响,音乐一起,瞬间就无法忍受。

就像无法开口,用最大的意志力也难以让自己开口。就像被上帝封了嘴。

比如芩。

芩的儿子死了之后,在第三个月末,她忽然不再说话了。

她开不了口,即使就说一句“你好”、“我没事”之类,也做不到。仿佛那嘴不属于自己,仿佛脑神经不能指挥嘴的运行,或者仿佛心的能量阻碍着大脑,心,疼得弥漫到了大脑,让大脑的指令不能延续,刚刚下了说话的指令,就又断开。有时候,她的嘴都咧开了——她的大脑告诉她这会儿无论如何应该给对

方,给对面的这个人一个微笑,一个短句,此时一阵心疼袭来,她的嘴只好那么难看地咧了一下,又更加紧闭起来。就像刚才犯了一个错,随之而来的是更加严厉的惩罚。

她不是哑巴,不是声带出了问题——要是那样,她就不是选择不说,而是不能。她知道自己没有丧失说的能力,她的肉体、她的神经有这个能力。现在是她的心选择不说。她沉默。她的意念只能在心里,走不到嘴,变不成句子,仿佛变成句子变成声音,就散了架,就什么也不是了。需要紧紧地凝固那些意念或者场景,靠沉默来凝固,有时还要靠头、靠手、靠脚,靠整个身体的静止,仿佛动一下,就会散了架,就什么也不是了。于是,除了沉默还要静止。无声无息,她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声音和动作,都是对心的背叛,就像高歌与舞蹈,绝不适宜葬礼。

(为什么在第三个月末才开始?因为她反应太慢,因为她一直没有觉察儿子真的不再回家,因为到第三个月,疼痛才蔓延到距离心最远的大脑,到第三个月,疼痛才发作,才作为。)

“但是世界继续转动着它的盲目的希望”(加缪语),有各种声音与歌唱,还有各种喧嚣与舞蹈。要把他们挡在墙外,挡在墙的另一边,要一个人在房间。

不要跟别人说话,只跟墙说。因为墙从不回答你,所以你从未失望过。因为你总是从别人那里失望,所以你有问题的时候,就先忍着,就只对墙说,等听到从墙那里反弹过来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时,“……直到你不是更多地问它,而是听它更多地问你”(史铁生《墙下短记》)时,你就进入了反思,那一刻,也许就是问题迎刃而解的时刻。墙,就总是这样帮了大忙。跟墙说话,最不浅尝辄止,最坦荡无忌,最营养心力。对于死的问题,墙更加独具资格,因为它与死有太多相像的品质。

不要跟别人说话,只是看书。坐在桌前看书,喝水,看书,抽烟,起身倒水,发现水瓶空了,烧水,再回到桌边,再看书,去一下卫生间,再点一根烟,继续看书……循环往复——孤独或者孤单的人,就是这样子。

有时不是不要,是说不出话了。就像芩。就像不能听见旋律。

你不能面对着另一个人说你孤独——那立刻意味着否定了对面的人:你也一样不能理解我——否则我就不孤独了。

就这么孤独或者孤单着,就像默默忍着牙疼,等待它的过去,因为那痛,如果受不了,你就会昏过去或者以至于死去,否则,它就会被你等过去——你只求助于自己、开动自己,你就会经验到最大能量的自己。

不要找人诉说,不要混迹人群,不要依偎,也不要在别人面前哭泣。你想让别人如何面对你的哭泣?你想如何,或者他们应该如何?他们的同情是短暂的,他们的难过确凿存在却更表面,之后不久,他们的注意力便转移(——“你看那边那个孩子,多逗啊!”)——那时候你还在哭泣?他们将会尴尬。但他们一点错都没有,即使他们刚刚甚至比你显得更加难过。之后,你的哭泣如何收场?!所以,尽量不要让自己陷入哭泣。不哭泣不仅是节制,不仅是高贵,不仅是优雅,是应该,是必须,是守驻自己,是不侵害别人(但是,面对一桩艰难的死,你不哭泣,不仅可能不被容忍,也是不道德的。他们也需要你哭泣,需要你的悲伤,那是死的证明,也是他们同情的正当。你要给这正当一个归属,一个交代)。

不要跟别人说话,要一个人在房间里写作。除非以孤独抵挡孤独,除非你的孤独不再浅薄,否则悲恸就依然结实如梗,只做挫败你的事,并一再挫败你。

把你的悲痛写成文字,可能是最好的方式,抑或还可能是死者的提议。它或许能够挽救你,让你拽住那永恒的缰绳。在这里你将得到持久的专注,漫长的不被中断的想念,以及能够实现的哭泣。

当这“含泪”的文字见诸于世的时候,你忽然意识到,你给了别人一个默默安慰你的机会——当他们在远离你的空间里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死,这件事终于变得自然、正当——如果我们正确地呼应了它,完整地呼应了它。

游泳去吧,那也是一种一个人的存在。灵魂这东西很可能最溶于水。或者,在水里最安全。你不僅不需要,是不可能、无法跟别人说话,你只守着你的身体,当然必须还有你的灵魂。你触碰不到任何人,也没有人触碰你,你总是“安然无恙”,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游泳,除了不说话就是跟自己说话,只有水,无缝隙地陪着你。

要是在大海里游,你的疆域就会更大,更无边,你可能会生出对彼岸的渴望。

如果悲恸得起舞。如果心失重得不得不指望地心引力的引导,不得不沿着风的方向寻找呼吸,那可能是舞蹈,就是舞蹈。但那舞蹈是绝不能伴随音乐的。

“陶身体剧场”的剧目里有一个现代双人舞:在没有任何布景的舞台上,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跳舞。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人物关系,甚至也几乎没有旋律(音乐),只有身体与自己、与地板碰撞的声音。舞台上只有两个身形,并肩一致地移动、翻转、静止,如霹雳也如流水,如仪式,又如本能,如入无人之境,也如最夸张的表演。抽象的身体,空间里能动的身体,生发着身体的全部可能、极限,却不触碰任何异于自己之物。不借助也不帮助,只看自己身体的可能,意念的可能。身体追随感觉,真实地、穷追不舍地、挖掘式地,在每一块肌肉里,在每一个细胞里,从心延伸到指尖,脚尖,以及身体的每一处边沿,发射出去,再反射回来。这两个人的舞蹈,看起来绝对步调一致,犹如一个人般在动、在翻、在滚、在跳。似乎两个人是相通的一体。

但他们显然是独自的两个人,即使形体上犹如呼应,或者无比呼应,即使在动作上几乎是扣合的时刻,甚至肢体险些触碰了肢体,也没有呼应的感觉,仿佛是巧合,是眩晕。没有丝毫对视,一次也没有,每一个都没有把对方“放在眼里”,虽然犹如同出,分毫不差,却全然地是自己运动,自己舞蹈,仿佛另一个绝不存在。开始我以为自己发现了编导的疏忽或缺憾——哪怕有一次对视,不,凝视——以为呼应是多么美,该是更美的。然而后来突然明白,这可能正是编导的意图与刻意。因为舞蹈的方向,不是别人,是自己;艺术的方向,是感觉的共鸣。不禁恍然,这才是编导要我们看见的,要我们体会的。从此知道,无论怎样的共舞,都是独舞。

所以,不要跟别人跳舞,要一个人跳。

同样,也不要跟别人做爱,要自己来。

触发那欲望的,可能是一缕思绪、一个意味、一段文字,但绝不是一段旋律。

紧闭双眼,静止不动。欲望或者感觉在身体里启动,伸展在骨头与皮肉的缝隙里穿行,渐渐加速。那快感不确切在哪一处,似乎可以蔓延,可以出走;也不确切开始在哪一刻,但发生了就一再发生,简直需要理性出来停止。那快感不同以往,不是在一阵强烈之后的消失、坍塌,而是不断的,像在深处的余震,过几分钟,过几十分钟,又轰然来到。那快感不在表面,在深处,在深了还要再深的地方,比远方还要远的地方,那快感不在终点,只在行进中,无尽的行进中。保持深深的行进,连续的行进,急速的行进,无限的行进,竟是可能的?

一边行进,一边找寻着恰当的语言。

一边捕捉着语言,想把这一切描述出来,想到桌前拿笔来写,似乎为了描述,这欲望才持续不断;一边又顺从着欲望,不阻挡,也不可阻挡,只想让那个意志来吧,要完全地听从你!

在真实的幻觉里,欲望越来越刚劲,从头到脚,以紧绷的姿态奔跑,从欲望开始的地方走向无尽的深渊,猛烈汹涌,不,不是像水,是像刀,刀在身体里游曳,疼痛喷薄。

像风顶着骨头在前进。只要伸展,彻底地伸展;只要贴近,无限地贴近;那伸展的力量上下透彻,来自深远的自己之内。不需要对象,不需要另一个人。全凭一个人,全凭自己,自己就可以完成得很好,与别人,更与男人无关。但却需要一个“你”,一个独一无二的你——亚当。夏娃始终都需要亚当。我们始终都是亚当和夏娃。

那是身体的极限体操。幅度之大,之诡异,从未知晓。曲折在意愿中推进,只要意愿,或者被意愿,就成事。向上向下,在延长,在生长,企图拓土,企图劈浪,企图翻越。直至拓了土,劈了浪,越了山。那是独自的眩晕,是灵魂可能的演习,眩晕在自己里,灵魂化为肉,化为骨,化为风。

要准确的语词——始终有一种思绪在旁边。那欲望究竟是不是语言,那快感是不是语言,那呼喊是不是语言,这一切是不是语言,为了语言?

为什么是语言?语言就是“你”;没有语言就没有我,语言就是“我”。

不要专注于性,要抓住语言。把感受变成生动、准确的语言,是唯一的意义。正确的语言——是全部的目的。语言正确,欲望才纯正。

那快感就是欲望着,那欲望就是快感。那语言才是欲望,那欲望竟是语言。

期望着,又犹豫着。是再来再来,还是歇息结束?直到这犹豫不再是犹豫,直到回归均匀,终点降临,直到坐起身来拿起笔,直到语言落在纸上。

如何再来?不知道,只要等待就可能再来;如何结束?只要眩晕,眩晕到边界,就结束;如何歇息?深呼吸,直到找到正确的频率;如何感激,用语言——这才是真正的结束,不,是结果,是果实。

一场洗礼般的运动,却并不一定总是大汗淋漓,像A(限制级)片里那样物质;但也不全是精神。却可能与神秘有关,跟透彻有关。是关于语言的降临,关于方法的降临,以灵与肉浑然一体的方式,因为真谛不仅是精神,也不仅是肉体。

究竟欲望着性,还是欲望着语言?性,表达爱,表达欲望;语言,表达性,也表达爱;语言表达一切、描述一切。语言是载体,是引领,是触发,是端点,是最终的实现。

欲望着性,搜寻着恰切的词语,竟混淆,如相竞着的鼓点,拥有彼此方可前行,方可平安,方可着落在正确的地点。

因为“我与你”的通道,属人,只有凭借语言——文字。当你看到飞翔的语言,正确的语言,就知道欲望依然旺盛,依然纯正;如果你欲望依旧,方向依旧,那么你就总能找到正当的归属,和美的语言。

——这样的经验好像就是柏拉图的意思,“生育美的言辞似乎是爱美的身体的目的”“用……粗鄙的语言爱美的身體,那不是爱欲”(施特劳斯语,见《论柏拉图的〈会饮〉》。华夏出版社,2011)。

——“……每个不幸的独特性则都是因为语言可以将它从词汇与感觉当中孤立出来……”(引自萧沆,《解体概要》。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独特就是走出普遍,表达就是救赎,就是意义。

一个人在房间,可能得到深邃的慰藉。

悲恸不能类比

英国作家巴恩斯在妻子去世之后出版的一本书里,写到了他所遭遇的无数种提醒死亡的场景、思绪。那些突然降临的触碰,又一次惊醒了他从未熟睡的悲恸:孩子嘴里蹦出的轻视死人的词汇,又给了他一次无意的伤害——竟然可以这样鄙夷死亡;一年又一年的节日和纪念日,令他想起的却可能是妻子第一次住院的日子、葬礼的日子;他问自己,如果经年累月的爱会愈长愈大,为什么悲恸不会?他告诫自己,她现在的活,就是他对她的记忆,那个记忆化作了她,在他体内,由此他绝不会自杀,因为那就等于他也杀了她,让她再死一次;对报纸和电视里的死亡,如果之前他会计算死者的年纪大于或小于他几岁,现在他却注意他们的婚龄,嫉妒或者羡慕那比他俩多的快乐时光,以至于注意到做鳏夫的时间,有时竟那么长——那样的悲恸何以忍受?!

……

悲恸真是无处不在。

在日常中,他(巴恩斯)希望“……只要我想要或者需要,就可以在别人面前提及我的妻子——召唤她将成为任何平常交流的一个平常部分——尽管生活早就不再是‘平平常常的了”,可是,“没人搭茬”,“没人接话”——为此,巴恩斯对那些朋友的“评价变差了”。

可是,失去了丈夫的钦的情形正好相反。好几年,从钦的嘴里说不出丈夫的名字,万不得已要说,钦总是用代词“他”。有时会不分对象不分语境,以至于人家几乎听不懂钦说的他是谁。钦自己无法谈论丈夫,也不愿意朋友提到他。朋友提到他,有时是自然地想起了他,有时也有对钦的好意。然而钦总是在心里暗暗地祈求他(她)停下来,有时还故意转移话题,左右言他,或者,起身离开那个场合,避免听到。对他们来说,他如同生者般被提起;对她来说,他确实已死。

钦是无法把没有丈夫的生活变得“日常”吗——按照巴恩斯的说法?钦无法接受别人随意地毫无难过地提到他——但别人确实没有理由难过。

虽然在无数的场合和环境里钦都想起了丈夫,但钦绝不想说出口来,仿佛一定要证明他的不在才甘心。像别人一样随便地日常地提到他,仿佛是对他的死的背叛。他确实不在了,他再也不会时时刻刻在钦的嘴里被轻易提到。钦说,她有一种很物质的感受,胸腔里边就像有一块石头,堵着,让他的名字出不来。钦再也不对生者用“走了”这个词,就像辟邪似的,也不对自己用,仿佛这个词就等同于死。钦总是用别的词来替代,比如,去车站,回老家,等等,直指具体事件。

但说到丈夫,那个他,钦就狠狠地用死这个词:他死了,决不用别的词来替换,来模糊,来遮盖,仿佛这样才能把某种恨意表达出来。对这么残忍的有死的世界难道不该恨吗,钦竟觉得理由充分。

还有,当听到芩的儿子的死讯时,钦就建议,钦说,最要紧的是,不论怎样都要在第一天就提醒芩,帮助芩。钦说,如果芩在儿子死后的第一天没有跨进儿子的房间,此后就将永难跨进。芩应该就在儿子死之后,第一天,立刻,就仿佛死还没有发生,还没有传到她的心的时候就下手,就扔掉儿子曾经占有过的一切,就毁坏现场,就把那个房间变成不知道是谁的房间那样,把房门大开,让随便什么人都进去、出来,直到弄得不再是,永不是她亲爱的儿子的房间。这样,等到时间走过去,等到疼痛渐渐生长,她就不会触景生痛,不会害怕那个房间,不会打不开那个房门,不会走不进去——因为那根本就不是儿子的房间。

钦说,如果芩自己下不了手,那么芩的朋友们,你们为了芩,也要下手去做,真的。这样的建议虽然残忍,却是经验之谈。否则那个房间,那个紧闭的房门,就又将是一个隐患,一个始终耸立的巨大的痛,在日日夜夜地等待打开——直到芩以为痊愈的那一刻——撕裂痊愈。那时的芩,就必将再一次经历儿之死。

我猜巴恩斯的建议肯定不同,很可能相反。

但悲恸不能类比。

亚伯拉罕在路上

那日,神对亚伯拉罕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去,在我所要指示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清晨,亚伯拉罕择吉时起身,为驴备好了鞍,拥别了老来的新娘、年轻的母亲撒拉。然后带上以撒离开了帐篷……撒拉一直隔窗相望,直到这对父子进入山谷……

亚伯拉罕和以撒沉默地走了三天,到了第四天,摩利亚山已经可以被遥望到。亚伯拉罕仍旧未发一言。

《旧约》上说:

他们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亚伯拉罕举目观看,不料,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意思就是耶和华必备),直到今日人还说,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

亚伯拉罕故事的奇崛,曾引得无数后人为其辗转苦思。

让我们回溯,跟随亚伯拉罕走一遍摩利亚山之路。试想亚伯拉罕在路上,坚定的背后又该何等荒凉、无援、战栗——上帝没有告诉亚伯拉罕究竟为什么要他祭献以撒,那时没有羔羊,也没有天使。

亚伯拉罕什么也没有,他最高的信仰是上帝,他最爱的人是以撒。当上帝向亚伯拉罕索要以撒的时候,亚伯拉罕对以撒的爱有增无减;当上帝向亚伯拉罕索要以撒的时候,亞伯拉罕义无反顾。亚伯拉罕什么也没有,除了爱以撒,除了信上帝。

——可是如何爱以撒?如何信上帝?

——我主耶和华何时出手,有谁能知?!

——但是亚伯拉罕启程了。亚伯拉罕的孤独和恐惧,独绝无双。

亚伯拉罕走向摩利亚山,沉默地走了三天,那景象挥之不去。没有一丝声音,也没有一丝晃动,只有无边的寂静,只有教人颤栗的恐惧,更有缓慢无比的坚定,他们凝聚在亚伯拉罕的背影上,衬着远处摩利亚山,永远地定格。

从亚伯拉罕家到摩利亚的路,无法越走越远,却会越走越长。从亚伯拉罕家到摩利亚的路,要走三天,是一段寂静之路;亚伯拉罕走到一半,那荒凉与沉重让他清晰地感觉到已经走完半程——虽然他的脚步一直坚定,这条路,分成了两段;然而,那折磨与听从,难道不是在一半的一半就已经开始——虽然每一步都没有犹豫,这条路,分成了四截;其实,亚伯拉罕的心绪,又何尝不是在更早的当儿,就有万千悲痛和无比的顺从,开始于四截之路的第一段的一半——这一条八截之路;那一天,那一条路,必是被万千的思绪分割成十六段,三十二段,六十四段……

起始,那起始的一刻,究竟在哪儿?在哪一秒?在哪一个瞬间?但那一刻确凿无疑地开启,无比坚定地开启,更无比缓慢地开启。

亚伯拉罕的身影像一帧帧镜头可以无限放慢,在我们心头定格成孤独的极致。亚伯拉罕的身影在每一个孤独者的心上徜徉,仿佛与我们同路。

我们越是跟随亚伯拉罕的思绪,就越感到每一截道路的每一个缝隙都是无穷无尽,它的险峻,它的绚丽,它的惨烈,它的美,它的恐惧与颤栗……世上无可比拟。最后,我们越是跟随亚伯拉罕的思绪,亚伯拉罕举起刀的瞬间,也将越来越长……我们越是跟随亚伯拉罕的思绪,亚伯拉罕的脚步就仿佛停顿。

亚伯拉罕的脚步缓慢,一如那头老驴的细碎蹄印,但缓慢不是犹疑;亚伯拉罕的脚步平稳,丝毫也不偏离摩利亚山的方向;从亚伯拉罕家到摩利亚山之路,犹如一尺短绳,被无数次一分为二,将永无止境,这是在有限中嵌进了无限。从亚伯拉罕家到摩利亚山之路,以一种不可理喻的走法为我们无限放大了孤独。

起始的文字朗诵般地响起:

清晨,亚伯拉罕择吉时起身……

清晨,亚伯拉罕择吉时起身……

清晨,亚伯拉罕择吉时起身……

有三遍!思绪停在这里,久久不能起身,起身的姿势变得意味无穷;三遍之后,那姿势就从容起来,缓慢而坚定。那三遍,在脑海里将衍生为成千上万遍!任其喃喃自诵,在耳边响起再响起——那姿势就在体内生了根,远行或许就即将开始……开始的一刻无限缓慢又无限伸展出去。沉默之旅的起始是关键,关系到它有多么远、多么深。

最深最远的缄默一旦开始,便能量无穷。

但是缄默,不是为了缄默。你缄默,因为你没有同伴;你缄默,因为你没有语言——语言就是普遍性;你缄默,因为恐惧得发不出声;你缄默,因为你战栗得舌头打颤;你缄默,因为你知道除了去做别无选择,因为除了对以撒无比的爱就是对上帝至高的信。

到最后,当沉默无边无涯,你的缄默就成了你的保障。

一遍又一遍读着骇人的亚伯拉罕的故事,仿佛一次又一次曾经与他同行。和亚伯拉罕一起在路上,只会越走越慢,却绝不会说话。

一个极端孤独之人,必定缄默至极。一个极端恸苦的人,可能成为缄默之人。

一个缄默之人,可能缄默到死——既不发声,也不写作;也可能成为写作者——我所理解的克尔凯郭尔所谓的“美学英雄”之一种;还可能,悬置了缄默,把自己混淆于喧闹者中间,渐渐开口说话——但无论怎样,缄默令人难忘,缄默一直在场。最尖利无声的痛楚给予的绝不仅仅是伤痕,它的烙印永难磨灭,最顽强的意志是让那烙印独一无二。

痊愈与断路

如果一个人的房间里终于有音乐传来,必定是巴赫的。终于有一天,可能《哥德堡变奏曲》的慢慢起始,会在寂静的房间响起。那种音乐不会打搅你,不触摸你,不要你回应,它只是在一边,一遍又一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地存在,执著却不固执。他让你认定,你自己和自己在一起是多么好。他有时似乎也要加入你的孤独,他不是寂静无声,有时还会有一阵急切,那是他自己在进入自己的绝望,一个劲地进入,不管别人的存在,你在旁边,尽管你自己的万千思绪(你自己要是没有思绪,你还没办法听他),但忽然,你的痛苦会慢慢柔和,冷漠也收敛。你会觉得你的痛苦终于竟可以享受。想起马慧元写过的《北方人的巴赫》,真的,一个人开车穿越加拿大,再没有什么比听巴赫更合适。一个只想一个人在房间里的人,常常只可能让巴赫陪伴。巴赫的孤独和痛苦都是你的臆想,他早就找到了对世界的态度,音乐就是他的方式,方式就是他的态度。和谐、当下、自然,无论是激情还是痛苦,都在当下,都在中间,在过去,在身后;也重新在当下,被表达,被吸纳,被献出。

但愿这旋律,会在一个人的房间里慢慢地、轻轻地响起,那是痊愈的征兆。

有人说,一个极端恸苦的人,读到亚伯拉罕的故事,会得到慰藉,亚伯拉罕作为无限孤独者的象征,是我们一切有限孤独者的慰藉;一个极端恸苦的人,在通往摩利亚之路上,会听到最深厚宽广无边的沉默之声;一个极端恸苦的人,再次读亚伯拉罕的故事,就会跟着克尔凯郭尔指引的思路,企图走上信仰之路。然而,信仰之路何其漫长,犹如亚伯拉罕走向摩利亚山之路;信仰之路何其深奥,世世代代的凡人不可企及。“下降”之路又何其眩晕,何其难辨。

有人说,我们会从悲惨的命运里得到启示,悟出真理……卡夫卡说:“正道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平坦无比的路走得久了,你就不是在走路,而是在飘。被绊倒了,你才能感觉到大地,它的接纳,它的粗粝,它的方向。我们谁没有被绊倒过?经历了绊倒,才找着了路;那绳索,暗藏着机缘。

对无比深奥的命运,除了深入它汲取它玩味它表达它,別无他法。当你终于能够理解它以至于热爱它的时候——它就吸收,它就呼应——你就可能得到慰藉?

亚伯拉罕,克尔凯郭尔,卡夫卡,这样的名字,在一个人的房间里早晚会被读到,读到就是机缘,就是没有白白被绊。

于是,每一间一个人的房间里,都终于渐渐或有琴声传来。

可是芩。

据说芩从沉默的那一刻起,整整三个月没有说话。

事实上,芩真的如医生所说,歇息了三个月之后,在第七个月的第一天,开了口。但之后,她想不起来重又开始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她是等到她已经说了很多话之后才发现自己说话的,第一句是什么,想不起来了。想得起来的每一句可能的话,都觉得不对,不是,不像有权能充当第一句的可能意义无穷的话,不值得剖析、深思;或者那第一句,是微不足道的,犹如什么也没表达,只是证明了声音。也许,那不是自己的大脑在指挥,那是自然之力终于冲破肉体痛苦的阻碍,冲破了心抑或心终于发力,使人回到人之所能的轨道上来,回到轮回复返之路。

为什么是第七个月?是一个事实,还是我这个写作者的臆想?是我编的。我期望芩的开口就像冥冥之中的约定,发生在神秘的时刻,由一个意味深长的数字来突显,一个我喜欢的,我觉得最恰切、最节制又最厚道的数字,那就是七。

还有,因为我找不到一句话是我认为有资格作为第一句话的,所以我就说,芩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事实上,肯定是有第一句的,那第一句,只要仔细琢磨,必定有其深意。然而,我编不出来,芩就想不起来。

事实上芩即使发声,也等于沉默,即使走出房间,也听不见琴声,也唱不出歌;她没有慰藉,她永远也得不到慰藉。她将作为一个始终带着死的人活在世上。什么叫带着死?就是永远挂念着彼岸,想方设法跟另一个世界发生关系;就是坚信自己在另一边“有人”了——儿子会罩着她,等候她;就是带着不愈的伤痛,数几十年里间歇发生“沉默三个月”事件——与亚伯拉罕一起一次又一次地走一趟摩利亚山之路。亚伯拉罕是信仰骑士,芩却只是一个不愈思念之苦的孤独者。芩对亚伯拉罕故事的理解非常肤浅,芩只是觉得,亚伯拉罕无限般的沉默极其诱人,她希望就像进入眩晕一样也不时深入其中。

现在,我固执地以为:一个人,死了儿子,将终生不愈。这不是机缘,这是断路。

痊愈的征兆渐渐显露,如果你走出了房间,如果你模糊了亚伯拉罕的身影,如果你进入了群舞,如果你又有了伴侣,如果你的房间里又有了朋友的笑声……

可要是你有一天又去大海游泳,你依然会渴望独自游向彼岸;如果有一天游到那个“海边的曼彻斯特”,就可能遇见Lee(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男主角),听到Lee的故事,就会联想起芩,于是会相信,有一种疾病将永不痊愈;又不禁这样想:跟Lee比,难道我们——每一个——不该认为自己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痊愈者吗?

——因为该痊愈的都痊愈了,除了赴了死的。

猜你喜欢
亚伯拉罕利亚思绪
思绪
秋雨的思绪
风吹皱了思绪
一个亿万彩票中奖者之死
花之舞,舞之韵
等腰直角三角形让我思绪飞扬
善意比诚实重要
善意比诚实重要
库车克孜利亚胜景
亚伯拉罕·林肯: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