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河南自由贸易港的对策

2019-06-05 01:32张嘉斐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自贸港试验区河南

张嘉斐

當前,在经济增长不断放缓,旧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落伍的背景下,如何激发经济活力,探讨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现阶段学术研究一个重要议题。河南自由贸易实验区于2017年3月31日获批,截至现在,自贸试验区的三个片区均已建立,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对河南经济起到了示范和拉动作用。但河南自贸区在政策上、规模上仍存在一些短板,2019年1月郑州、开封、洛阳三个自贸片区的外商投资额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如何进一步挖掘自贸区潜力,吸引外商投资河南自贸区,推动河南经济持续增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贸区和自贸港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大不一样,自贸港指一片境外资金和货物可以自由进出的区域,进出的货物大部分或全部予以关税免除,处于一国境内但又在其海关之外,允许开展多项业务活动,即所谓“境内关外”。自贸港在多个方面均优于自贸区,香港、迪拜、新加坡等国际知名自贸港都对本地区经济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创建自贸港的高潮。除海南省全域创建自贸港外,全国多个自贸试验区所在省份已先后提出要争创自贸港,在这样的情况下,河南应以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航空港为基础,尽快着手申报自贸港,争取在打造内陆无水港方面走在前列。

一、河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和基础

从全球经验来看,内陆地区同样可以建设自贸港。河南省可以利用自身的区位、资源、交通优势,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经开综合保税区、新郑综合保税区,以“一带一路”为主线,争创首批内陆型自贸港。

河南省在多个方面具有申报自由贸易港的天然优势,如经济、交通、港口、平台等。经济方面,河南GDP高达近5万亿,人口近一个亿,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经济发展潜力。交通方面,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拥有直达全国大多数大中城市的米字形高铁网络,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体系,可抵达全球多个主要城市的航空线路,班次运行成熟的中欧班列,“两体系、一枢纽”建设效果初显。港口方面,河南具有“多港叠加”的优势,有国际陆港、公路港、航空港等多类港口。产业方面,河南在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建筑材料、服装纺织等多个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在体制机制上,河南同样具有申建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积极扩大开放,在引进外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另外,河南于2017年3月31日成功获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挂牌运行以来,河南省经过不懈努力,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政府管理体系、深化金融开放与创新、“走出去”与“一带一路”经贸专项合作、系统集成和联动发展、事中事后监管、服务贸易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为创建自由贸易港打下了坚实的体制机制基础。

二、河南省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建议

对比香港、迪拜、新加坡等国际知名自贸港后,河南在自贸区的管理体系、人才服务及金融环境等方面仍亟待改善。为了成功申建自由贸易港,河南需要在多个方面借鉴相关国际经验,以现有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基础,实施更为开放、高效、灵活的自由贸易政策,持续推进“放管服”,实现区内资金、人才、物资的自由流动,减少政府行为对市场的影响,优化各生产要素的配置,改善区内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河南的各项优势,申建我国首批自由贸易陆港。

要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体系。河南要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推进“放管服”,下放审批权力,精简政府审批事项,建立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全面释放市场在要素、资源市场中的配置作用,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这也是探索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要求。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和联动发展。河南需要全局统筹,推动各部门形成改革合力,使体制机制创新具有协同性、系统性、整体性,全力构建包含监管、政务、等内容的综合服务体系框架。促进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

参考文献

[1]郭宏,王松德.在跨越发展中着力打造自贸区建设“升级版”[J].协商论坛,2018年12月.

[2]裴长洪,刘斌,李越.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发展模式探索[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年1月.

猜你喜欢
自贸港试验区河南
术业专攻,奋力耕耘 努力做好自贸港皮肤科学科建设
出彩河南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