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省道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初期面临财务问题的探索

2019-06-05 01:32刘雅琴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财务

刘雅琴

摘要:从2003年交通部颁布《公路养护市场准入暂行规定》起,各地公路部门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推进公路养护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进程,对实现国省道公路养护市场化运营,对于构建集约高效的养护管理新体制进行探索。

关键词:国省道公路  养护体制  财务

山东省日照市在2009年养路费改革后,由于国省道养护经费纳入省级预算,转移支付到市财政,这是日照市国省道养护第一次大的变革。2017年日照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彻底管养分离的养护体制改革,这是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一、改革内容

(一)人员的划转

公路部门原有非事业编制人员整体划转日照市交通发展集团,组建子公司——养护公司,市场化运营。留在公路部门全部为在编事业人员,人员经费符合全额列入财政预算的标准,为事业单位改革扫清了障碍。

(二)养护任务的分配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日常生产任务及应急救援保障由养护公司承担。

(三)资产的管理模式

非经营性公路现在是不作为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的,自然也不划转到集团作为资产管理;公路站、养护工区属公路附属设施,租借给集团使用;清扫车、洒水车等养护设备移交到养护公司。

二、改制后的养护公司面临的财务问题

(一)人员经费无固定资金来源,企业承担不合理压力

国省道养护资金是政府转移资金性質,由省财政下拨到市财政,市财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购买服务,包括日常保洁和小修保养,不允许用于养护人员的工资等人员经费,必须全额用于养护作业。“稳”是当前经济政策的主基调,就业稳定是最核心的稳定,这是基于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做出的正确决策,作为国企有义务替政府分忧,为社会负责,不轻易辞退一个合格职工,就是因为稳就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产少并且增添更新设备无资金来源

改制时区县公路管理部门的原有养护设备移交到养护公司,按照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计提折旧之后,入账资产价值已很低。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求养护机械应具有操作性好、自动化程度高、作业能力大、速度快、污染小的特点,面对养护设备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养护公司应添置清扫车等大量设备,但资金来源也不足。在养护预算中可以按比例列入部分养护设备款,但必须由公路部门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采购,而且设备归属问题仍存在歧义。

(三)公路养护不盈利,依靠公司其他业务反哺

新组建的养护公司虽然以国省道养护业务为主业,但是在现有管理模式下肯定是亏损的,因为养护人员经费需要依靠公司其他业务盈利来弥补。资本是逐利的,企业也是逐利的,没有企业开办是为了亏损的,当然除了公益性企业,而养护公司是一类竞争性企业,长此以往企业开展养护工作的动力不足,必须在编制养护经费预算时,考虑养护人员经费。

三、完善措施

(一)根据采购合同核定养护人员经费

采取合适方式选择合适人员到养护岗位上,符合采购合同要求必须保障的人员数量,然后每年编制具体的人员经费预算报送公路部门,公路部门审核后列入当年的养护经费预算。笔者认为这种方式仍然改革不彻底,改革初期可以,但最终可以不需要养护公司报人员经费预算,只需要根据实际人员需求,根据当地人员经费水平,合理确定人员经费定额,在政府采购时包含合理的人员费用即可,至于养护公司使用多少人,如何分配,就是企业行为了。人员经费和按定额确定的日常保洁费用,都可以由公路部门按月平均拨付,当然必须达到合同约定的养护质量。

(二)采取转岗分流等办法消化富余人员

首先择优录用,然后对富余人员根据需求进行技术培训,从而达到转岗的目标,使企业甩开养路还要养闲人的不利处境。转岗是否成功关键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功夫,改变巧活不会,专业活不懂的局面,要对他们进行新形势、新任务、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转岗到集团其他岗位,充分发挥这部分人的作用。

(三)保障必要的设备更新预算

改革初期必要的设备更新应列入养护经费预算,待养护公司成熟走向市场,真正实现养护市场化的时候,则无需考虑。

四、结束语

总之,改革初期应考虑实际情况,在保证国省道公路养护质量的同时,圆满解决好人员问题,解决好过渡期的矛盾,对改制的企业要有扶上马送一程的胸怀,早日实现国省道养护的市场化、机械化。

猜你喜欢
财务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公司业务与财务沟通协调提升财务价值的体会
大型电力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