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是如何“影响中国”的

2019-06-06 08:37孙蕙
当代贵州 2019年2期
关键词:贵阳市贵阳企业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孙蕙

经济快速发展、高科技产业聚集、活力动力强劲,让贵阳在全国城市中脱颖而出。

2018年12月15日,“影响中国”2018年度荣誉盛典在北京举行,贵阳获得“影响中国”2018年度城市称号。

“影响中国”2018年度荣誉盛典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评选通过社会征集、专家推荐、媒体遴选等多个环节,最终评选出2018年度各领域“影响中国”的年度大奖。

从偏居西南一隅,到“影响中国”城市,贵阳是如何做到的?

“中国数谷”风生水起

“贵阳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坚守。”

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昊在领奖时说,贵阳的加速发展离不开对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坚守。

“今年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徐昊话中透着骄傲。

2013年以来,贵阳大数据产业从“无中生有”到落地生根,再到风生水起,成功地实现了一场华丽的逆袭。越来越多的大数据企业选择到贵阳投资兴业,英特尔、戴尔、阿里巴巴、华为等一批世界500强高科技企业,以及奇虎360、科大讯飞等一批国内大数据领军企业,相继落户贵阳。2017年,全市大数据产业园16个,大数据企业1200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7亿元,大数据企业纳税110亿元。

以大数据政用带动商用、民用,催生了新业态、推广了新技术、创造了新模式,一批创新型企业迅速成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16家,占全省总量的60%,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同时,贵阳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推进数据“聚通用”为基础,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和“万企融合”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大力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7年,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到42.5,位居全省第一。

到2020年,贵阳市将初步完成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建设任务,形成1个EB以上的海量数据存储能力,培育10个以上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影响力的大数据品牌,聚集1万家以上大数据市场主体。努力打造大数据产业高度聚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数据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大数据治理精准施策、大数据服务精准高效的“中国数谷”。

2018年,贵阳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国内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388家,参会观展超过12万人次。

经济增速位居前列

“如今,它以当前中国经济罕见的两位数增长率,领跑全国城市,并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成为后发优势地区仰望的标杆。”这是“影响中国”组委会在颁奖词中对贵阳的评价。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贵阳市是国务院确定的“黔中经济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内的重要中心城市,是一座以资源开发见长的综合型工业城市,主要工业产品和工业行业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

自2017年以来,贵阳市围绕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培育新动能,积极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大力实施“双千工程”,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目前,全市90%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定了转型升级方案、加入了“企业上云”行动,加快向绿色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在2017年26个省会城市GDP排名中,贵阳的GDP总量为3538亿元,虽然排名居第十九位,但经济增速却十分抢眼,同比增长11.3%,增速排名居省会第一,且为唯一两位数增长城市,这充分证明了贵阳正在快速崛起;2018年前三季度,贵阳市GDP实现2717.35亿元,同比增长9.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1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

2018年,贵阳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国内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388家,参会观展超过12万人次。图为开幕式会场全景 。(贵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贵阳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负责人表示,贵阳市经济加速发展的外因得益于近年来中央、省一系列扶持政策,内因则在于贵阳市“四抓”并举布局。

抓统筹投资。贵阳市加大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工作的督促推进力度,2018年上半年新开工重大项目123个,453个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05.3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4%。

抓创新强动能。全市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33%,2018年上半年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增长25%,软件和信息技术业业务收入88.4亿元,增长21.9%。

抓转型促升级。全市深入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和“万企融合”行动,167户传统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金融业增加值178.49亿元、增长9.4%,实际旅游总收入1229.29亿元、增长31.3%;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76.74万亩,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412亿元。

抓改革促开放。加快建设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和引领区,2018年上半年共理清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50项,减免企业税费145.09亿元,10家国有平台公司战略性重组工作有序推进,50户国有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实施农村“三变”项目85个,启动城市“三变”试点项目32个,进出口总额增长28%。

“活力城市”魅力无限

“四年来贵阳有很多新的变化,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城市越来越有活力,越来越年轻了。”在2018数博会上,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发表讲话时坦言,贵阳已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城市,目前大数据产业在贵阳集聚,未来将形成新的数字生态。

马化腾说,自己的这个结论不是一种感觉,而是有数据作为支撑的。2018年5月,QQ大数据发布了《2018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贵阳市以88的城市年轻指数超越深圳市,成为全国“最年轻城市”,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首选的发展城市。

贵阳气温舒适,“爽爽的贵阳”以“具有夏季特别是最热月平均气温舒适度的优势”荣获“中国避暑之都”称号,成为贵州“金三角”旅游区的依托点和旅游业的支撑点。据贵阳市旅发委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至8月,全市旅游人数12656.17万人次,同比增长27.6%;旅游总收入1652.12亿元,同比增长32.4%,持续保持2018年以来30%以上增速。

另外,贵阳位于贵州的中部地区,是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人流量的持续增大,也是贵阳年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年轻代表着无限可能,经济快速发展、高科技产业聚集、交通条件等综合因素,让贵阳在全国城市中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贵阳市贵阳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夕阳下的鸟影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山西老年大学到贵阳市开展校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