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 破解脱贫攻坚难题
——六盘水市钟山区“质疑反推论证法”运用探索

2019-06-06 08:37王赟
当代贵州 2019年2期
关键词:攻坚精准群众

文_王赟

六盘水市钟山区探索运用“质疑反推论证法”,对固定的、消极的、惯性的思维提出异议,优化工作方案和措施,激发干部职工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近年来,六盘水市钟山区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五步工作法”和市委“五先五后攻坚法”为路径,探索运用“质疑反推论证法”,巧妙引导质疑,对固定的、消极的、惯性的思维提出异议,优化工作方案和措施,激发干部职工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系统培养干部的政绩观和全局观,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质疑数据真不真反推工作实不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数据精准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前提,是第一粒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不扣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就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加强对反映工作成效数据的研判分析,通过数据反推求证,真实反映脱贫攻坚实效,促进工作脱虚向实显得尤为重要。

认真做实调查摸底。本着先知而后行的原则,聚焦贫困群众居住情况、人口状况、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贫困状态、致贫原因等基础信息,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干部、轮战干部、结对帮扶干部进村入户,深入开展全员人口、住房保障、校点学童、重病卧床、饮水安全、鳏寡孤独、产业扶贫“七个大排查大整治”,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根据排查结果,按照“两公示一公告”的要求,开展贫困户识别,做到政策、标准、程序、结果全公开,全程接受群众监督。

严格开展数据复核。对村组、驻村干部、轮战干部填报的基础数据,由乡镇组成核查组进行地毯式核查,对每户贫困户基础信息认真检查、对照和审核,把好复核第一道关口。对乡镇填报的数据,由区级攻坚专班采取随机抽查、定向抽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对数据的逻辑关系及真实性进行研判复核,确保无遗漏、无差错。

全面抓好档案建设。结合全员人口信息大排查成果,参照组织部门管理干部档案、派出所管理户籍、财政局管理账务的方式,在精准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管理模式,分门别类建好覆盖所有群众的“一户一档”,完善贫困户从精准识别进入到稳定脱贫退出的全套数据档案。每月定期由各村民小组长对本小组婚丧嫁娶、人口增减、生病住院、天灾人祸等变化情况进行动态报告,乡村两级要第一时间同步更新完善数据信息,真正做到识别纳入、动态调整、脱贫退出都有理有据。

质疑群众笑不笑反推措施准不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时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我们要坚持把政策落实作为群众是哭还是笑的“试金石”,综合分析与人民群众利益攸关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工作的推进措施是否契合实际,努力把各项帮扶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让贫困群众真正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尊重民情民意为首要前提。坚持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扶贫政策与村情民意、群众发展意愿结合起来,采取实地考察、入户座谈、面对面交流、互动式商议等方式,全面了解贫困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最真实的想法,从而将群众意愿和政府主导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传统习惯,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蔬菜、食用菌、生态畜禽、中药材、烤烟等适宜产业,坚决防止出现“一刀切”“铺大摊子”,决不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六盘水市钟山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群众幸福感。图为凉都体育中心。(六盘水市钟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以解决群众急难为根本目的。群众的“关键小事”就是政府的“头等大事”。钟山区坚持以六盘水市委提出的先谋后动、先远后近、先难后易、先内后外、先快后慢的“五先五后”攻坚法,深入践行贵州省委提出的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监督检查、追责问责的“五步工作法”,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定期不定期组织评估队伍进村入户暗访抽查,到田间地头看产业是否有效益、到农户家中问温饱是否有保障、到项目工地查进度是否有进展,倒逼脱贫措施落地落实。重点聚焦老弱病残特殊贫困群体,深化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政策,综合实施改厕、改圈、改厨、房屋靓化、庭院硬化、环境美化“三改三化”等措施,从最贫困的行政村、自然寨、群众改起,从群众最需要、最关注的教育医疗、老旧危房改造、垃圾污水处理、饮水安全等抓起,切实解决群众急难问题。

以群众持续增收为最终目标。脱贫攻坚不仅是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要让贫困群众真正找到一条稳定可持续的增收路子,真正实现脱贫不返贫。对前期实施的扶贫产业开展“回头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实施效果好、群众满意的产业项目,加强管护和后期投入,确保见到实效;对布局不合理、不科学、收益不好、群众意见较大的产业项目,果断作出调整。组织各行业专家团队对各镇(乡、社区)即将实施的产业项目市场远景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杜绝“短命”产业和“春花秋谢”现象发生。持续深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建立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全面落实群众在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中的份额,让贫困群众充分享受到产业扶贫的红利。

质疑对标严不严反推作风硬不硬

脱贫攻坚战最大的敌人不是贫困,而是不干实事妄图虚名、不求实效只做虚功的不良作风。要持续把作风建设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推动脱贫攻坚落细落实。

主动对标脱贫要求。聚焦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对标对表中央、省、市精准识别和脱贫退出程序、标准,适时分析钟山区当前锁定的目标任务是否能够支撑全省、全市的脱贫目标,并相应作出调整;聚焦乡村振兴,把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脱贫攻坚中,把脱贫攻坚重点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做好规划衔接、资源整合,整体部署、协同推进。

主动对标扶贫责任。把好监督执纪关、层层压实脱贫攻坚责任,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环节。坚持把“督查问效、考核评比、纪律问责、组织处理”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行走访群众台账单、工作任务交接单、工作成效测评单、驻村轮战述职“三单一述”制度,对乡镇干部住读情况、驻村轮战人员到位情况、帮扶责任人走访帮扶情况、牵头部门责任落实情况等进行督查,以解决驻村轮战方向不明、工作断档、帮扶责任不实等问题,倒逼镇(乡、社区)、区直部门真枪实弹抓脱贫。

主动对标攻坚纪律。研究制定《钟山区脱贫攻坚问责实施细则(试行)》,定期组织区级攻坚专班与镇(乡、社区)总攻决战团之间、各镇(乡、社区)决战团之间开展互查互评、互督互推,6个非贫困镇(社区)实行“一周一排名”,5个贫困乡(镇)实行“一月一排名”,对连续两次排名挂末的纳入负面清单挂黄牌整改,被挂牌的单位在脱贫攻坚调度会上向全区作表态发言,挂牌情况与单位及个人绩效、年终奖、评先选优直接挂钩,问责3次及以上的,取消当年目标考核奖。组建全区脱贫攻坚作风保障工作专班,高悬反腐利剑,严查重处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在扶贫领域中的贪污挪用、截留私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虚报冒领,骗取套取、优亲厚友、徇私舞弊等问题,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猜你喜欢
攻坚精准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