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巴赫的历史贡献以他的《D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

2019-06-06 04:20唐淑君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巴洛克奏鸣曲节奏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W.F.巴赫的作为音乐家的生平,以他的极具特点的《D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代表,分析了该作品的结构和特点,同时讨论了W.F.巴赫对音乐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节奏;奏鸣曲;巴洛克

一、关于W.F.巴赫

威廉·弗里德曼·巴赫诞生于音乐世家,是著名音乐家J.S.巴赫的长子。W.F.巴赫10岁开始跟随着父亲学习音乐,现在学钢琴的孩子们所刚开始接触到的一些创意曲和前奏曲,有一部分就是J.S.巴赫专门为W.F.巴赫的制作的教材。到了23岁,在德累斯顿等地以当管风琴师为生,才华横溢的W.F.巴赫从这个时期开始发表音乐作品。W.F.巴赫不仅是位很出色的管风琴演奏家,他的演奏给当时的人们留下庄严神圣,宏大精深的印象,同时作为作曲家,他的作品特色鲜明富有内涵。WF.巴赫还有三个同样投身音乐事业的兄弟,分别是C.P.E.巴赫、J.C.F.巴赫和J.C.巴赫。他们的音乐创作对推动浪漫主义音乐进入新時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贡献。

二、《D大调奏鸣曲》

W.F.巴赫有着和父亲相似的音乐风格,他同时也是巴洛克向古典时期过度的主要作曲家之一。在哈雷任职管风琴师期间,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在W.F.巴赫的手中创作出来,包括多首《波洛涅兹舞曲》、《幻想曲》、《赋格曲》,还有6首《古琴鸣奏曲》、2首《竖琴协奏曲》和1首《长笛协奏曲》。但是说起他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反应在古奏鸣曲结构转型与情感表现的研究里。接下来将以W.F.巴赫的《D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作为例子,给出简单分析。

(一)创作结构

《D大调奏鸣曲》是巴赫创作的6首古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三首,在1734年创作,该作品有着大量区别于旧音乐的特点,技巧上的难度相较而言也很高,在他自己所有的键盘作品中显得别具一格[1]。这首鸣奏曲在结构形式上延续了巴洛克三重鸣奏曲从快到慢再到快的习惯,它的新颖之处表现在每个乐章都有相应的表达主题,这是未来鸣奏曲式贯穿发展的开始。同时,这首奏鸣曲采用了古典奏鸣曲的速度布局。

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分为了两大部分和七个乐段。音乐是运用了比较久远的阿列曼德舞曲的体裁,却在创作上反而表现出很多“新时代”的形式运用。阿列曼德舞曲往往使用中速4/4拍,用十六分音符的“短前缀节奏”起拍,是带有复调性质的优美流畅的旋律。

(二)作品分析

在一开始,我们发现乐曲的节拍是2/4的拍子,通常同类的乐曲所使用的节拍是4/4,巴赫使用改变舞曲速度和节奏的方式,将乐曲的旋律变得轻快流畅,表现出了音乐充满活力的一面[2]。再者,他用三度音程来布局旋律的主要分布结构,三十二分音符则被填充和装饰多种不同类别的音型,使旋律内部的律动又一次转换,把隐性节奏变成4/8拍。

在整个乐章的节奏网络组织与各节奏类型之间呈现出以“2”为主要的最小公约数的比例关系,中间也夹着少量以“3”为最小公约数的节奏关系。节奏的峰值从大到小,在“一化二”和“一化三”的节奏分散和重组中,曲调线条慢慢变得密集化,这种互相融合的方式非常有利于表现动感节奏的转换和细微情感的表现。这种基于简单倍数节奏分布变化是贯穿这首鸣奏曲节奏特色。这一基础组织方式历经了浪漫主义风格、印象主义风格和20世纪现代风格的音乐时代,大量的后世音乐作品依旧在延续使用,它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节奏控制方法,后来的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等作曲名家都很喜欢这种表现手法。

巴赫善于使用复调音乐中的主调手法,习惯这种在复调音乐中局部采用主调音乐,这种不同音调之间片断性移植的技巧,避免了音乐中长音符的持久性造成的滞涩感,还可以随时和相关的主题表达相互呼应,促进了音乐行云流水转换行,特别具有创新精神[3]。不仅如此,巴赫还将节奏与音调手法相结合,可以用填充的手法使旋律变的稠密,也能在装饰性变奏中加入经过性伴音。不同时值的持续音,变化出新的节奏形态。巴赫的阶段性布局尤为精彩,主题材料不断在模进中展开,会导致主题结构和调性的不断分裂,使主题形态受到影响而变化。以主题核心材料陈述为中心的调性模仿在不间断地展开中,这时候旋律加花、即兴装饰和改变节奏重拍位置等手法,可以各个声部在发展中充满了活力,同时曲调的表现力得以呈现。

三、W.F.巴赫的历史贡献

古典奏鸣曲式在新的时代完成蜕变,产生了的音乐风格的彻底转变,这种转变得益于活跃在巴洛克晚期向古典主义转型的音乐家们。这个时期中,J.S.巴赫的几个儿子都为音乐界的快速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其中W.F.巴赫的作用在过去经常被当时的音乐学者忽视,尤其是在奏鸣曲形成过程中这段宝贵的创作过程更鲜为人知。其实这位著名音乐家的长子同样经历了艰苦打磨大量音乐作品的痛苦历程。到了19世纪末,W.F.巴赫的音乐作品又重新受到音乐界的关注,这些历经挣扎、努力摆脱父亲保守风格的作品影响了相关音乐形式、曲风和技法的改变,它们是生长出下个时代具有强烈个性的浪漫主义的萌芽。通过本文对《D大调奏鸣曲》的技法赏析,结合音乐界对他其他作品评价的分析评价,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认为,W.F.巴赫是巴洛克时期与古典时期之间最优秀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之一。

参考文献:

[1]马超.西方古典音乐作品结构转接过程中的属和声准备[J/OL].黄河之声,2019 (03):13[2019-03-22].

[2]章为.论西方音乐史与西方音乐欣赏教学整合[J/OL].戏剧之家[2019-03-22].

[3]谢荣波.找出那些令你印象深刻的重复音形——听奏鸣曲式乃至一切大型作品的“必杀技”[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 (03):67-68.

作者简介:唐淑君(1997.7)女,民族:汉,职称:学生,籍贯:山东省淄博市,本科学历,音乐学专业,音乐研究。

指导教师:董梅

猜你喜欢
巴洛克奏鸣曲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手机上的奏鸣曲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春天的奏鸣曲
YOUNG·节奏
“没规矩”的巴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