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6-06 04:20李丹丹杨正梅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李丹丹 杨正梅

摘要:大学生是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的一代,互联网联系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针对当前的问题而提出关键性对策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

根据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高2.4个百分点,达到50.3%。而大学生是互联网最大的网民群体,是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互联网的最大优势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是我们这个时代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信息超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信息价值的判断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信息来源主要是教师授课或者书本知识,相对比较固定和单一,可控性比较强。而互联网每天的信息是以指数的形式在增长的,海量的信息资源库使得大学生在追寻知识的真谛过程中迷失了方向。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则借此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利用各种信息手段在互联网世界兴风作浪,各种西方民主化浪潮以及西方社会思潮席卷网络,弱化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世界的主导力和影响力,干扰了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判断,使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社会道德意识的缺失以及理想信念的迷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2.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弱化了大学生深度思维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借助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来进行“碎片化”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能够即时获得最新的、热点的信息和知识,使学习时间更具有灵活性。但是,知识碎片化是处于一种趋于零散、无序而又互不关联的状态,这就打破了大学生获得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随着网络碎片化信息的泛滥,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潮流中被潜移默化的分割和侵蚀,导致原来的价值认同被打散。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学生在知识信息获取便捷的同时也滋生了一批学习上的“懒虫”,遇到问题找“度娘”、问“搜狗”,降低了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3.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异化现象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信息趋向公开、免费和共享,这种开放的理念使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方便快捷的获取和分享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大学生的知识维度,但同时也容易导致大学生把虚拟的网络社交与现实的社会交往混淆,使其沉溺于虚拟空间无法自拔,甚至弱化了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精神空虚感油然而生,继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此外,由于网络的虚拟隐蔽性,人们可以在网络上随意的发布虚假消息、偷窥他人隐私甚至是进行网络诈骗,这些不良行为使得人际交往的安全感直线下降,人与人之间在网络交流中产生猜忌和防备心理,从而阻滞其社会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而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异与现实的表现一旦固化,虚拟人格和现实人格频频交替,就会导致心理异化的危机。

二、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1.搭建、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網络阵地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现代化的道路,拓展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和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开辟、占领移动互联网平台,搭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一方面,学校应该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新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头脑。同时,发挥“微阵地”资源共享以及即时交互优势,利用微媒介自上而下传递教育信息、由下而上反馈学生心声,积极发掘有价值的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课程内容的补充,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充实有趣味,满足大学生课外知识储备需求,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完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促进知行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利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是一项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教育工作。互联网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求大学生进行线下的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行”统一,更需要注重拓展网络实践教育渠道。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需要进入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通过互联网话语的灵活运用,拉近与大学生交流的距离,捕捉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思想动态、行为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快速进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共同发展。

3.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预期的实际效果,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高低,也对其实效性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面对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系统学习和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用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使其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其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备创新的观念、创新的工作方法以及创新的宣传途径,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引领大学生实现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