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2019-06-06 04:20王燕龙孟菊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边缘化心理健康对策

王燕 龙孟菊

摘要:本文通过观察边缘化学生,并与个别边缘学生交谈,结合自己在教学上所观和前人的研究,总结了边缘化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就这些心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希望能对边缘学生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边缘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一、前言

随着对教育对重视,一部分特殊群体——边缘化学生也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陈广正认为:“边缘学生”一般是指那些性格孤僻、价值观偏激、远离集体、喜欢冷漠独处由边缘心态导致的集体或学习边缘个体[1]。本文对边缘学生的定义为:在学业方面由于成绩不突出、性格内向,课堂上极少主动发言导致教师对其关注度不够;在班级里面由于爱撒谎,对同学具有敌意或破坏性行为被同伴排斥,成为校园生活中的小部分失落群体。

二、小学边缘化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在前人对边缘学生的研究的基础上,对边缘学生的日常行为及其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发现他们普遍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有:(1)抑郁[2]。内向、孤僻的性格造成了他们内心的空虚。心里的话找不到地方倾诉,他们不断地压抑着自己的想法,一味地迁就别人,形成懦弱无能的形象,成为别人欺负、嘲笑的对象。进而越来越孤独,甚至别人犯的错也会归结于自己,进而形成一些极端的想法。(2)自我效能感低。边缘学生普遍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受老师和同伴欢迎,鲜有玩伴[3]。(3)脱离群体。边缘化学生脱离群体是他们“边缘化”最主要的表现之一[4]。大部分边缘化学生对于班集体没有强烈的归属意识,他们只是象征性的坐在教室里学习,对其他事情毫不关心。

三、针对小学边缘化学生的对策

(一)改进家庭教育

1.积极与孩子沟通

沟通可以让一个人更加了解另一个人的想法,减少误解。父母要正确认识到,孩子正处在心理成长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孩子可能会迷茫,会表现出叛逆的特点。父母应该正确引导,积极与他们交谈,释放他们的心理压力,多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回归到正常的群体中去。

2.适当的期望目标

从家长的需求角度来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愿望,孩子就是家庭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5]。为此,许多父母私自给孩子報特色辅导班,期望孩子能比别人优秀。殊不知正是这种期望,增加了孩子学习上的负担,同时还给孩子带来了许多心理压力。因此,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正确的期望目标,不要以分数来评断孩子的智力。对于孩子的进步要及时给予奖励,不要因孩子成绩不理想就随意批评,打骂孩子,这只会增加孩子的焦虑心理。

(二)教师期望效应

1.撕掉不良标签

在课堂中,教师不要轻易把学生标定为“差生”、“坏孩子”及“捣蛋鬼”。而要尽可能的夸赞学生,鼓励学生,信任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积极地期望,特别是边缘学生,如果教师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感,对他们成绩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源于期望而对学生作出各种标定,这些标定会使学生形成自我实现预言,从而使标签成为真实的行为(如被标定为成功的人,自以为是成功者,其行为更似成功者;被标定为失败的人,也自以为是失败者,并向失败者那样去做),以此可以解释学业成败的校内动因[6]。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到,自己一句无心批评的话,或许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轻言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一种关爱,一种鼓励,更是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2.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依据边缘学生沉默内敛的性格,制定一套针对边缘学生的教学计划,多多给予边缘化学生爱的关注,更好地教会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手段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尊重他们,欣赏他们的闪光点,拾回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三)朋辈教育的重要性

1.一对一帮扶

教师可以选择部分或引导热情助人的高年级学生,让他们走进低年级边缘化学生当中去,以朋友的角色,帮助边缘化学生解决学习恐惧、人际焦虑等方面的问题,让边缘化学生实现自我成长,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拾回学习的自信心和对人生的希望。

2.增强边缘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教师要加强教育,创造平等合作的班级气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进而提高班级凝聚力。提高该班凝聚力的首要目标是改善该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调动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7]。边缘学生通过与同学交往,才可能会找到归属感。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让优秀班干及成绩优秀的学生去帮助边缘学生,与边缘学生建立友谊,提高边缘学生的成绩。增强边缘学生的集体意识,回归到集体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陈广正.浅谈高校边缘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 (1):165-166.

[2]董文辉.边缘化学生的现状与对策[J].新教育:吉林,2007 (3):9-10.

[3]黄兆觉.小学边缘学生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 (7):43-43.

[4]谭玮.浅谈课堂中边缘化学生的成因及教育策略[J].心事,2014 (16):42-42.

[5]冯晖.深州市罗湖区初中学生课外补习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6]陈太忠.隐秘的力量——教师标签的社会学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7]叶倩.小组工作在新生班级凝聚力建设中的应用—以仰恩大学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4):70-72.

作者简介:王燕(1984-),女,贵州遵义人,土家族,硕士,遵义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边缘化心理健康对策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文学边缘化的不同看法
农民工陷于“双重边缘化”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