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因势利导,13岁洛阳女孩闪耀《中国诗词大会》

2019-06-07 15:05蔓菁
现代家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小雅洛阳

蔓菁

2019年春节期间,13岁洛阳女孩邓雅文连续4次守擂成功且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决赛舞台,成为家乡人刷屏的“网红”。这个“别人家的闺女”咋就这么出类拔萃呢?对于网友心中的这个疑问,相信了解过邓雅文的母亲万静慧后,我们内心会生出一股敬意:有这样智慧且执着的母亲,女儿想不优秀都难!

女儿从小酷爱诗词,

有心母亲巧妙引导

2006年6月1日,河南洛阳市民万静慧迎来女儿邓雅文呱呱坠地。万静慧的丈夫在一家国有企业跑销售,照料妻女几天后,就又天南海北地跑业务去了,照顾女儿的担子落在了万静慧身上。

小雅文刚出生时哭闹得厉害,万静慧想了很多办法,还向有经验的人请教,仍不能让女儿消停多大一会儿。一天,小雅文又哭闹起来,万静慧抱着女儿哼着曲子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曲子哼完了,万静慧随口吟诵起骆宾王的《咏鹅》,想不到小雅文竟止住了哭声。

这下万静慧找到了让女儿“止哭”的办法了,每当小雅文开始哭闹时,她就抱起女儿,在有节奏的踱步中反复吟诵古诗。每当这个时候,小雅文就出奇地安静,还扑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妈妈笑。女儿的笑容让万静慧深受鼓舞,她从小就喜欢古诗词,高中毕业后一直没停止学习,还考取了党校的本科中文专业,诗词功底深厚。女儿一听到朗诵诗词就不哭了,让万静慧深受启发,她搜集了不少节奏明快、适合吟诵的古诗词,每天反复誦读。

在妈妈的诗歌启蒙中,小雅文学会了走路。为了让女儿有个更好的学习古诗词的环境,万静慧买来多张古诗词朗诵光碟,每天定时放几首。这个时候,小雅文也跟着咿咿呀呀地学。1岁多时,她就会背《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登鹳雀楼》等十几首古诗了。

万静慧有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公婆都热爱文艺,逢年过节家里吹拉弹唱热闹非凡。2016年大年初一,一家三代同堂举行了热闹的联欢会,万静慧给小雅文报了诗朗诵。轮到女儿时,万静慧让她站在凳子上表演。小雅文不怯场,大大方方地给家人朗诵了两首诗。朗诵过后,家人热烈鼓掌,小雅文激动得小脸红红的,要求再朗诵两首,最后一连朗诵了五首才作罢。

转眼小雅文上学了,丈夫仍常年在外奔走,做家务、接送女儿都是万静慧一个人承担。孩子都爱睡懒觉,小雅文也不例外。为了吸引女儿早起,万静慧想了一个办法:把女儿的早餐做成诗,吸引她按时起床,并称之为爱心早餐。

万静慧做的第一顿爱心早餐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树、灯笼、佳人等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象。万静慧用巧克力酱做成树干、用火龙果做成树下佳人的披风,灯笼杆则是用吐司片来充当,那轮圆月用的是水煮鸡蛋。

做好早餐后,万静慧叫女儿起床,小雅文赖在床上不愿起。万静慧逗她说:“快起来看,餐桌上妈妈为你准备了惊喜!”小雅文顿时来了好奇心,快速起床。她在餐桌上看到餐盘里那鲜活生动饱含诗意的早餐,不由得叫出声来。万静慧让她猜这份早餐表达的是哪首古诗的意境。小雅文眨巴了几下眼睛,很快猜了出来。万静慧问女儿:“喜不喜欢这样的早餐?”小雅文兴奋地说:“太喜欢了!”万静慧向女儿承诺,只要她能按时起床,自己每天早上都做一顿这样的早餐。为了能吃到妈妈的爱心早餐,小雅文每天早上起床不再磨蹭了。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万静慧经常带着女儿出去旅游。路上,小雅文总会自如地运用诗词来表达感受。万静慧带女儿到珠海旅游,看到飞机起飞,她不由自主地吟出李白豪情万丈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舟山筲箕湾渔村,伴着耳边的流水声,雅文随口吟出“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当思念远方的朋友时,她会想起“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为了寻找古诗词的意境,万静慧还专门带女儿来了一趟“丝绸之路”之旅。母女俩游历了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还骑上骆驼亲身感受鸣沙山下的大漠驼铃……因为酷爱古诗词,每次母女旅行,小雅文包里总不忘放两本诗集。对于要去的地方,她也会提前做好功课。

诗词陪伴着邓雅文快乐成长,她用诗词激励自己,用诗词赞美生活,用诗词寄托思念。凭借扎实的诗词功底,她从《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脱颖而出。

因势利导培养女儿,

鼓励孩子多多登台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万静慧并未刻意培养,而是像涓涓流水一样滋养着女儿,发现她的天赋后因势利导。

女儿小时候喜欢听故事,万静慧每讲完一个故事,就让她用自己的语言重讲一遍。女儿喜欢写作,万静慧就把她写的文章结集成小册子,以示鼓励。女儿从小跟着喜欢唱戏的姥姥长大,对豫剧产生了浓厚兴趣,万静慧就把她送到戏曲学校学习。后来,女儿喜欢上了唱歌,万静慧仍尊重她的选择。

启蒙教育阶段,邓雅文对汉字特别感兴趣,万静慧就让她学习汉字发音和汉字结构,这对她之后学习配音起到了很大作用。邓雅文的配音表演资料,全是妈妈从网上下载后,她对照着资料摸索出来的。此外,舞蹈、乐器也是她平时的兴趣所在。

女儿多才多艺,万静慧鼓励她敢于表现自己。平时,万静慧很注意锻炼女儿的胆量。《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播出后,邓雅文在比赛中淡定从容、处变不惊。很多网友好奇:一个初二学生怎么会如此淡定?这里面的原因只有万静慧清楚,女儿之所以有今天在舞台上闪光的表现,得益于她从小就经常登台演出。

雅文2岁时,万静慧带她到牡丹广场玩,广场一侧搭起了路演舞台,演出还没有开始,几个小孩在台上蹦蹦跳跳。雅文挥舞着小手,示意妈妈她也想上去。万静慧就把女儿抱到台上。没想到,小雅文对着台下大声朗诵起了诗歌,还配着手势,逗得台下的人哈哈大笑。万静慧觉得女儿天生就喜欢舞台表演,此后,她就关注一些赛事,遇到合适的机会就给女儿报名。

2011年5月下旬,洛阳电视台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面向全市招聘小主持人。抱着重在参与的想法,万静慧给女儿报了名。在选拔阶段,面对众多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小雅文不怵不惧,表现出唱歌、朗诵、配音等方面的才能,她的沉着冷静征服了苛刻的评委。于是,她成了3位小主持人之一。

6月1日,也是小雅文5岁生日,她参与主持了洛阳电视台“六一”文艺汇演,成为洛阳电视台历年来大型活动年龄最小的主持人。更让人称道的是,小雅文虽然年龄小,但她在舞台上却处变不惊,反应机敏,颇有大家风范。

2014年春节后,河南电视台《少年梦想秀》海选,万静慧给女儿报了名,鼓励女儿只要能在台上展示自己的自信和实力就行,获不获奖不必在意。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小雅文在《少年梦想秀》中表现出色,并获得当期冠军。

2018年,万静慧给女儿报名参加了央视少儿频道大型益智类节目《赢在博物馆》的节目海选,并以出众的实力被录用。在这次节目中,邓雅文被要求用1分30秒的时间向全国观众介绍洛阳的历史文化。90秒钟内把洛阳的厚重历史展现出来,对12岁的雅文来说,着实有些难度。万静慧带着女儿在洛阳博物馆待了两天,把洛阳从古至今的历史脉络全部梳理了一遍。由于准备充分,邓雅文在央视舞台上表现得沉稳冷静,讲起洛阳历史来滔滔不绝,她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2018年11月,《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河南赛区决赛”开始海选,地点设在洛阳。从学校得知消息后,邓雅文第一个举手报名。当时,万静慧还有些担心,觉得女儿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诗词训练,不知道她到底行不行。对于妈妈的担心,小雅文不以为然地说:“只当是锻炼了,为啥不去試试呢?”就这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邓雅文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从2万多名初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取得赴京参赛资格。每期节目录制前,央视导演组会介绍比赛流程、赛制等,作为家长,万静慧每到这时都会不自觉地紧张起来。邓雅文不但不紧张,还非常兴奋地对妈妈说:“录节目太好玩了,像闯关一样,太刺激了!”

成长路上慈母陪伴,

多方发展绝不落下

邓雅文连续4次守擂成功且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决赛舞台,成为家乡人刷屏的“网红”,这个“别人家的闺女”之所以出类拔萃,与万静慧的悉心陪伴是分不开的。

万静慧的丈夫常年在外工作,与女儿相处的时间不多。万静慧深知父爱在女儿成长中的作用,丈夫出差在外时,她每天都要求丈夫与女儿通个电话或视频交流一下。女儿每次获奖,万静慧都会让她告诉爸爸,让爸爸分享她的快乐。虽然爸爸长期不在身边,但经常的通话和视频,让邓雅文感觉爸爸就陪伴在她身边。

与大多数孩子一样,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多让万静慧感到棘手的问题。雅文以前做事磨蹭,时常耍小聪明偷懒,动手能力不强,运动能力差,写字也不太好看。面对如此多的缺点和短板,万静慧没有急躁,她知道十个指头有长短,自己能做的就是发掘女儿的长处,用爱和耐心帮助她改善、弥补缺点、短处。女儿早起磨蹭,她用做“诗歌早餐”的办法,既激发她按时起床的兴趣,又帮她克服做事爱拖延的毛病。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当初女儿的字比较潦草,这也意味着孩子心性有些浮躁。为了让女儿沉下心来,万静慧陪着女儿一起读书,有时还带她到广场人多的地方看书,锻炼她的定力。运动能力差,万静慧陪着女儿一起游泳,锻炼她的四肢协调能力。女儿做事拖沓,万静慧和她一起制订计划,每个时间段需要完成的任务都在计划表上列出来,完成的打“√”,没完成的打“X”,睡觉前对照计划表,进行一天的讲评,实行奖惩制度。

同许多家长一样,万静慧也给女儿报了各种各样的才艺、文化辅导班,每次小雅文从教室里出来,都能看到妈妈灿烂的笑脸。小升初时,邓雅文周末的辅导班上完已是晚上9点了,母女俩喝碗牛肉汤,聊一聊一天来的收获,然后一路欢声笑语地回家。这样的时刻,万静慧很满足。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她要做的就是给女儿最用心的陪伴。

从2岁开始,邓雅文不断参加各种比赛,万静慧总会全程陪护。雅文8岁那年,到郑州参加河南电视台的节目录制,万静慧身体不舒服,但还是坚持陪在女儿身边。女儿参加节目录制,她就在场外等候。节目录制结束,小雅文看到妈妈脸色通红,用手一摸,额头有些烫,她催着妈妈赶紧吃药。回到宾馆,她还给妈妈倒水、喂药。享受着女儿的照顾,万静慧很是欣慰。

陪女儿参加比赛或旅游的过程中,万静慧感受到了女儿的懂事和成长。到北京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录制时,北京气温突降,两人带的行李较多。邓雅文抢着背最重的包,在车厢里给妈妈打水、泡面,细心照顾着妈妈。

陪伴女儿的过程中,万静慧还有一个理念,那就是在孩子成长阶段,文化课是第一位的,这一点绝不能含糊。每次外出参加比赛,万静慧都会把女儿的课本和复习资料带上,等录制完节目回到宾馆,女儿复习功课,她就在一边看书。女儿学习上有了疑问,她解答不了的,就打电话向老师请教。

2018年12月,因参加《中国诗词大会》,邓雅文向学校请了20多天假,等录制完节目,就临近期末考试了。万静慧建议女儿,这次参加比赛仍是重在参与,不能因为比赛把文化课给耽误了。因此,参加《中国诗词大会》,邓雅文并未专门抽出时间备赛,而是随身带着一个写满《飞花令》的小本子,趁着午饭、课间等空隙识记。

在万静慧的建议下,每次因节目录制请假,邓雅文都会让同桌用小型摄像机帮她录课。晚上录完节目,不管多晚,她都会把缺的课给补回来。无论女儿学习到何时,万静慧都会陪在女儿身边。在北京录制完节目返回学校,邓雅文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虽然耽误了20多天,但她在期末考试中依然取得了年级第四名的好成绩。此前,她还考过全年级第一。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播出后,邓雅文虽未走到最后,却获得了广泛赞誉。在洛阳,更是“满城争识邓雅文”。对于女儿的走红,万静慧有些惶恐,害怕女儿的实力担不起大家的赞誉,但她不担心女儿会“飘”。因为每次比赛后,她总对女儿说:“学无止境,你这个年龄来不得半点骄傲,大神很多,你只是比别人多了点幸运!”

【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中国诗词大会小雅洛阳
《洛阳十三朝之唐朝·洛阳十三朝之后晋·洛阳十三朝之三国》
呵,洛阳铲
古今经纬上的洛阳(下)
小雅
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硬脖子的洛阳令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背后
“中国诗词大会”唤醒民族精神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掀起诗词狂欢
小雅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