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教师的情感与教学

2019-06-09 10:18刘庆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情感教师教学

刘庆华

【摘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它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和对象是否滿足个人的需求为中介的。教师的情感主要体现于教师对本职工作要有热爱的情感,包括热爱教学工作,热爱所教专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表达内心的情感,创设良好的情感交流气氛,有效地感染学生,会使教学收到更大效果。

【关键词】教师  情感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208-02

教学过程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会的人的活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以其个性全部内容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的活生生的人。在教学活动中,学习主体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并不是简单而直接的联系,而是借助一种内在的动力而实现的,这种内在的动力就是情感。加强教师情感修养可以促进教学工作。

一、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发展

客观世界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人,影响着人,通过人的感知、思维等认识过程而被人所认识,在认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肯定或消极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的体验就是情感。这种情感伴随人的各种活动。“人非草木,教能无情”就是这个意思。可以这样说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情感的伴随。这种情感可以推动人的活动,也可以阻碍人的活动。当人们对某种活动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时,就会促进人们去从事这项活动,活动就会取得好的效果。反之,当人们对某种活动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时,就阻碍人们去从事这种活动,活动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教学活动作为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影响,这种影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学生是消极被动地表面接受教师影响还是积极主动地思想上的认同,这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具体地说,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是:因为有了积极的情感,学生由被动接受教师的影响变为主动积极地接受;因为有了积极的情感,学生便可以将教师的要求变为自己的需要;因为有了积极的情感,学生智力活动效率大大提高。当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愉快、满意的情感时,良好的情绪状态使学生精神振奋,大脑积极思考,智力高效率活动,学习就会取得好的效果。因此,要搞好教学除了重视智力因素外,情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学生对学习良好的情感更主要来自于教师自身的情感感染力,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决定的。学生最善于模仿自己的老师,学习教师待人接物的态度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准则。如果教师以积极的情感对待教学,这种情感必然会感染学生,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情感对待学习活动。

二、情感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教师对本职工作要有热爱的情感,包括热爱教学工作,热爱所教专业,热爱自己的学生。

热爱教学工作,才能以极大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从而使教师刻苦钻研教材,不断改进教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教师对本职工作不热爱。就会对工作失去热情,表现出悲观状态。而教师对教学工作持什么样情感势必会通过自己的教学工作影响到学生。

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和富有情感的讲述。可以激发学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唤起学生情感共鸣,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当教师的思想感情灌注到教学内容中并以饱满的热情教学时,就会成为诱发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动力,学生就会表现为学习主动,虚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并能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持学习,从面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最大的情感感染力。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孩子才会热爱他教的课,思考他提出的问题,愿意听从他的教导,模仿他的榜样,达到他的期望。”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热爱学生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期待,迫切希望他进步,并给以良好的教育,耐心的诱导,这正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必要条件。同时,爱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境,产生一种自信的力量,从而转化为学生接受知识的内部动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表达内心的情感,创设情感交流的和谐气氛,有效地感染学生。教师不但要有合乎教育工作需要的健康的情感,而且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运用面部表情、姿势、言语等方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直接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爱其所爱,憎其所憎。

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老是板着面孔,冷漠无情地教学,只能使学生机械去听课,把听课当成一种苦差事,甚至产生一种恐惧与过度紧张的情绪,从而抑制心智的积极活动。相反,课堂上,教师以喜悦的神色,亲切的语调,期待的目光,及时鼓励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积极的思考当中,学习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教师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抑制无益的激情与冲动,本来课前由于与课堂无关的事引起的不快,到课堂上如不能及时控制这样,教师不仅因为自己不良情绪出现思路不畅,语言迟钝、发挥不正常。而且,由于教师情绪的感染使课堂气氛过分紧张,学生会产生怀疑、惊讶、恐惧的情感,所以教师遇事应冷静、沉着、力戒粗暴和激怒,保持自己在适当情绪状态下教学,使学生在舒适和谐的气氛下学习。

总之,影响教学效果的教师情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科学,热爱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以健康的情感有效地感染学生。我们只有充分地认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适当地运用一切激发学生情感的手段来加强教学,就会使教学收到更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艳梅,教师教学心理的培养.中国科技信息,2010.1

[2]禹晓丽,优化育人氛围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现代教学,2010. 2

猜你喜欢
情感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情感移植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