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2019-06-10 09:42余世建朱松节余汶桦
关键词:安庆思政文化

余世建 朱松节 余汶桦

摘  要:地域文化资源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对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能使之由文化资源转变为教学资源,从而为思政课教学服务。将地域文化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载体相融合,加强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等,可以丰富高校思政课课程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地域文化;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9)01-0065-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涵养青年学生“三观”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安徽四大主流文化之一的皖江优秀文化资源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可以让思政课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现思政课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之终极目标,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高校应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地域文化中富有特色的优质文化资源,将其转换为教学资源,运用到教学实践与学生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养成实践中。

一、地域文化内涵解析

960万平方公里中华大地上五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文化。地域文化兼具地域和文化双重内容,需分别阐明。“地域”属于地理概念,指向某一特定区域。如安徽由于地形和地貌特点形成四大文化圈:淮河文化、庐州文化、徽文化、皖江文化,地域特征明显。地域文化范畴通常大于对应的地理范畴。“文化”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目前较为通俗的界定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伴随地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从不同角度概括地域文化的内涵。如俞晓群认为,“地域文化是以广义的文化领域为研究对象,探讨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区域的地理特征、环境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传播的路线以及人类行为系统。” [2]地域文化强调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具有独特性。其形成过程漫长且不断发展变化,同时具有相对阶段稳定性。

二、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

地域文化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与众不同的特色。恰如其分地运用典型案例、名人轶事和历史典故至思政课课堂教学,给学生以全新视野,效果事半功倍。笔者通过对安庆市四所高校走访调研,发现四所高校都有运用地域文化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开设地域文化专题讲座、展开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题调研、设置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等,同时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增强了大学生对所在城市地域文化的了解。

与此同时,笔者对安庆市四所高校300余名学生展开安庆地域文化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学生对安庆有所了解(仅停留在印象层面),如黄梅戏、六尺巷等,信息主要来源于电视、网络和课堂教学等,但是对安庆的地域文化资源知之甚少。约72%的学生初来安庆,对安庆的地域文化资源并不了解,例如禅宗文化、桐城派、近代工业文明等。让学生了解安庆地域文化,并且再将安庆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任重而道远。调查结果同时显示想要主动了解安庆地域文化的学生比例较低,仅为17.3%;打算了解安庆地域文化但尚未付诸行动的占54.1%;广大学生了解安庆地域文化有近61.4%是通过思政课堂获取。97.6%的学生对安庆地域文化中的黄梅戏文化、禅宗文化、风景名胜和近代工业文明等兴趣浓厚。调查结果还显示,90.3%的调查对象认为地域文化和高校思政课关系非常密切,地域文化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

三、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价值

地域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地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而提升青年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达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之目的。

(一)地域文化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党和国家明确要求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全社会都要支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爱国主義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3]地域文化作为地方课程资源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始创性、引领性等特征,持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地域文化表现形态多样纷呈,既有物质形态的遗址、纪念场所、标志物、遗存物品和文献,又有表现为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以热爱祖国、崇文尚德、开放包容、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为特征的精神文化。优质地域课程资源具有主流价值导向功能、理想信念塑造功能、道德爱国教化功能、创新素质锻造功能、健康情感陶冶功能。

(二)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课程体系创新的需要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坚持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坚持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创新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注重资源整合,探索建立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长效机制。”[4]将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能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为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探索新的模式,有利于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地域文化直观、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地域性。其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丰富,为思政课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使课程教学更加灵活,更有利于实现文化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变。将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推进教学方法的革新。身临其境式的实践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佳方式。作为特定区域内存在的物质实体和精神载体,纪念馆、民族风情等可见、可摸、可体验,可改变教师“一言堂”式单一教学方式,增强教学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改革。

(三)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其服务学子、彰显价值的途径

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便于他们更好地认识、了解世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通过介绍地域历史文化名人,诸如辛亥革命元勋吴樾、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活动家徐锡麟等,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提高他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结合地域文化資源,恰好解决了思政课教学中理论枯燥乏味的困境,有利于增强青年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践行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四)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整理、保护和创新优秀地方传统文化

地域文化涉及的人物事件众多,不可都作为教学资源,必须有所整理筛选。依据是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原则是目的性、典型性、适应性和适度性。整理筛选地域文化资料并确定可利用资源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不能将地域文化原貌呈现给学生,应依据思政课教学目标对其进行再开发以适应教学需要。再开发是对具体的事件人物内涵进行提炼,挖掘其包含的教育功能,使其中的文化精神、品质和思政课教学目标相一致。对地域文化中优秀资源的整理加工和再开发可以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为子孙后代提供宝贵精神财富。

四、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地域文化对思政课教学理论价值意义重大。理论必须与现实相结合方能更好地将知识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因此,探寻其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的实践路径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历史使命。

(一)教学内容融合:实现地域文化精髓与教学目标贯通

从思政课教学目标出发,将地域文化内容融入教材、引入课堂,实现地域文化精髓与教学目标贯通。在内容上要根据课程分布和课程教学侧重点,探索融合的具体思路及实施方式。根据教学需要,探索编写地域文化补充教材、撰写地域文化案例分析、开展地域文化专题讲座等。活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理论和观点,遵循既定原则,挖掘二者共鸣点,在内容上对接,给全国统编教材“换换衣服”,使思政课融入地域文化新鲜血液。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内容时,高度重视安庆地区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涌现陈独秀等大批仁人志士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的英雄壮举,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如安庆独秀园、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让青年学生对地域文化产生亲近感,使学生易于接受,让课堂讲授更生动、更有亲和力。

(二)教学方式融合:实现教与学融会贯通

习近平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5]地域文化作为教学资源因其地域特征具有的亲近感而广泛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为学生参与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改革必须要体现民主、自由、对话等,积极探索探究性、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并有机融合,实现教学互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途径就是身临其境地实践体验教育,地方文化资源恰恰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6]如积极利用安庆地区优秀文化资源,提前布置思考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查找与地域文化相关资料,有的放矢,组织课堂讨论,然后再实地参观学习,如安庆市烈士陵园,教师适时解说、点评,身临其境引发学生思考,实现教学相长。

(三)教学载体融合:实现校内文化活动与校外实践教学贯通

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教学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和重要载体。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要抓好活动载体。校外实践基地是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探索形成高效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教学融合机制,实现校内文化与校外实践基地贯通。例如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皖江文化研究会,开展地域文化研究和实践,主办地域文化学术研讨、探访文化遗址、邀请专家做学术报告等。思政课教师作为研究会会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学院思政部以思政课教师为主,每学期主办6场安庆文化名人系列讲座,共30多个专题,成为学院品牌讲座之一,讲座成果结集成册出版。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皖江研究会系列活动,加深了对地域文化的理解,积累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料。同时不定期举办(承办)“徽风皖韵进高校”系列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旧址,让学生感受极具地方特色、蕴含鲜活生命力的地域文化元素,增加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感受积极思想的引导,传播地域文化正能量。

(四)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良好媒介

通过多种形式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地域文化主题。在学生主要活动场所,如教学楼、操场、校园主干道、宿舍区、商业区等设置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人雕塑,并附加简要文字介绍,传承皖江名人精神。通过校园宣传栏,结合校庆、文化艺术节、传统节日等图文并茂地展示地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资源。如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内展示的安庆历史文化铜浮雕、安庆历史文化名人画像等。亦可积极利用合适时机,如拍摄学校宣传片、大型文艺表演、高雅艺术进校园、高端学术讲座等活动,引导地域文化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践行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校友拍摄《寻迹此地宜城》大型纪录片,从风土人情、地域特色、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系统介绍安庆地区特色,无形中增强了地域文化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8.

[2]俞晓群.中国地域文化从书·编者札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

[3]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18-10-20].http://www.moe.gov.cn/s78/A12/szs_lef/moe_1407/moe_1408/tnull_20566.html.

[4]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EB/OL].[2018-10-20].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4: 170.

[6]陈在铁,张玉.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探析[J].党史文苑,2010(8):69-70.

Abstract: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are of great value to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can transform them from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teaching resources, thus serving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mbining regional culture with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carriers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can enrich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Key Words: regional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resources; campus culture

猜你喜欢
安庆思政文化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鱼殇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拖拉机司机的“网络艳遇”
谁远谁近?
捐精捐出抚养官司,被判担责几多恩怨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