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游意大利

2019-06-10 09:08程荫
中国国家旅游 2019年5期
关键词:意大利旅行

程荫

贵族大旅行也称“壮游”,1660年前后萌发于欧洲,19世纪后半叶由于铁路和轮船旅行的普及而逐漸式微。当年,许多出身于欧洲贵族家庭的年轻人,穿越法国、瑞士抵达意大利南部,寻找艺术、文化与西方文明的根源,以此完成作为一个绅士的教育过程。如今我重走这条壮游路线,发现它在欧洲旅行版图上依然具有独特地位,尤其是作为旅途终点的意大利,那些远山、湖泊、小镇保存完好,其间更增添了许多名流雅士的传奇,弥漫着悠长岁月打磨出的迷人气息;与此同时,当年热门的一些文化重镇如今略显沉寂,也显示出小众旅行与大众旅行在审美、趣味、休闲方式上的差异,对于旅游市场的细分及高端订制旅行的规划很有参考意义。

嗅一嗅“老时光”

昔日年轻贵族们从威尼斯南下,经过博洛尼亚,要在佛罗伦萨待上几个月,参观美术馆,参加艺术论坛,随后深入锡耶纳。我曾经无数次到过佛罗伦萨,此次便只是兴之所至的漫游,不看景点,只在街头巷尾感受空气中弥漫着的令人迷恋的“老时光”。

从美第奇家族的别墅出发

Villa La Massa酒店位于佛罗伦萨阿诺河南岸的坎代利小镇(Candeli),最初是16世纪美第奇家族的一处寓所,1948年改为酒店。这座保存完好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老宅,为我了解曾经的贵族壮游时代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参照物。

酒店建筑的主要材料是石头、木头和赤陶土,花园里种着橄榄树和柠檬树,显现出典型的豪华乡村别墅的格调。一楼大堂挂有美第奇家族的徽记,Mediceo酒吧的调酒师留着小胡子,戴一副圆眼镜,颇像某部古装电影中的人物。我的房间在三楼的尽头,推开窗,阿诺河的弯道仿佛触手可及,河面平静如镜,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幅田园画。

我从酒店出发,沿着阿诺河漫步,湖水清幽,岸边摆放着不少皮划艇,还有一些人在垂钓。穿过乔瓦尼· 达· 韦拉扎诺大桥(Ponte Giovanni daVerrazzano)可以到达阿诺河的北岸,这座桥是以一位意大利探险家的名字命名的,他1524 年探索了佛罗里达与新不伦瑞克之间的大西洋海岸,成为第一个进行北美探险的欧洲人。前方不远的恩宠桥(Ponte alle Grazie)始建于1227年,1345年重建,设有9个拱门,成为佛罗伦萨最长的一座桥,1944年8月德军从意大利撤退时摧毁了这座桥,“二战”结束后它得以重建,采用薄拱的现代设计,1953年竣工。

维其奥桥(Ponte Vecchio)位于阿诺河最窄处,名字的实际意思是“老桥”,始建于罗马时代,曾两度被洪水冲毁,1345年重建后一直屹立至今。这是一座石头建造的封闭式拱桥,相传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就是在这里与他终生热恋的女子贝雅特丽齐相遇的。桥上有许多出售黄金饰品的店铺,歌剧《图兰朵》中的女主角曾在这里买过戒指。大桥中央立着16世纪意大利金匠、雕塑家、音乐家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的塑像,一个街头艺人在塑像前放歌,几对恋人靠在桥边忘情地拥吻,在他们身后,阿诺河在夕阳下闪着金黄色的波光,仿佛是从时光深处流淌出来的,将人们与往昔的生活紧密相连。

佛罗伦萨的芳香往事

Santa Maria Novella草药店紧挨着佛罗伦萨新圣母教堂(Santa Maria Novell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间药房,这里出品的有机化妆品品牌SMN在全球有众多拥趸,其中包括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和不少好莱坞影星。

1221年,多明我会的传教士在教堂的庭院里秘密建立了这间草药店,栽种草药,制作药膏,供教堂内的小医疗所使用。后来这家店声名远播,1612年,托斯卡纳大公爵将帽徽授权给当时教堂的神父,作为草药店的商标,草药店由此开始公开营业。18世纪,店里那些有着独特配方的药品远销到了俄罗斯、印度和中国。1886年,拿破仑占领意大利,教堂被收归国有,草药店则承租给了教堂最后一任神父的侄子,如今已经传至这个家族的第四代。SMN的化妆品依然遵循当年传教士的传统配方,坚持只选用天然植物,同时不使用任何除草剂。

草药店的销售大厅由一个礼拜堂改造而成,柜子里陈列着各种护肤品、药茶、酒剂、巧克力、蜂蜜制品及银质茶壶等器具。此外店里还有5 个单独的房间,其中,名为Antica Spezieria的房间里,橱柜、柜台都是18世纪的古董,墙上由斯芬克斯、龙、鹰和花卉组成的图案是18世纪流行的装饰风格,门口的基座上放着两座镀金人形鹰翅木雕,手里托着一根花枝,形成一个别致的烛台。玫瑰香水(Acqua di Melissa)和圣塔玛莉亚诺维拉水(Acquadi Santa Maria Novella)是这里最受欢迎的招牌产品,香味高雅,清淡无痕;还有素色包装的皇后香水(L'Acqua della Regina),基调为佛手柑,十分淡雅。关于这几款香水有不少逸闻。1533 年凯萨琳·美第奇(Catherinede'Medici)从意大利远嫁法国时就带着皇后香水,还有她的私人香水师瑞纳托·比安科(Renato Bianco),这位香水师后来在巴黎的新桥边开了一家著名的香水店René le Florentin。007系列电影中,詹姆斯·邦德在爱人惨死后整理她的遗物,也发现了这款皇后香水。电影《沉默的羔羊》中,食人魔汉尼拔因为长年使用Santa Maria Novella草药店的香水,在一页信笺上留下了香味,经闻香师确认,警方顺藤摸瓜,最终逮捕了他。

草药店后面有一个小型博物馆,展示着制作草药的陶器、铜器,上面有精美的花纹,其中最著名的藏品是整个托斯卡纳地区最齐全的一组42件花式陶器。那些蒸馏瓶讲述了玫瑰香水的故事,这种香水是14世纪在当地的女修道院中提炼的,欧洲瘟疫肆虐的年代曾被作为消毒剂使用,或是作为药物放在酒里饮下。博物馆后面有一间阅览室,17世纪时曾是香料室,空间狭小而高耸,四面全是壁画,沿墙摆放着艺术和建筑类的读物,空气中有淡淡的清香回旋,让读者可以在安详的气氛中静静回味曾经的芳香往事。

蒙娜丽莎生活过的小镇

Villa Vignamaggio酒庄位于格雷韦小镇(Greve)附近,至今已换过6 任主人,其中最有名的是第二代主人,他的女儿丽莎·盖拉迪尼(Lisa Gherardini),就是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的原型。丽莎·盖拉迪尼后来嫁给了佛罗伦萨丝绸商人弗兰西斯科·德·乔孔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改名丽莎·德·乔孔多(Lisa del Giocondo),为了庆贺第二个儿子安德里亚的诞生,他们委托达·芬奇创作了那幅油画。酒庄负责人一边为我打开庭院的铁门,一边回过头来强调说:这个故事可是千真万确的。

庭院里的建筑十分古老,墙上嵌着一块石碑,第4任主人在上面留下一首诗,大意是:一个静静的夜晚,我走在这边葡萄园里,月光洒落,我突然有一丝惆怅……建筑的地下有一座同样古老的酿制车间,空气里散发着丝丝凉意,成排的橡木桶上都带有一个类似煤油灯的玻璃装置,酒庄负责人说,这是达·芬奇发明的,是橡木桶的出气孔,可以指示木桶内酒液的高度,如果液体的水平面下降了,就可以及时添加,确保酿制过程中酒的质量。他为我示范了一下,用力推住橡木桶侧面的木板,一个气泡就在玻璃装置里浮动起来。这个装置在托斯卡纳地区的酒庄广泛使用,但在意大利其他葡萄酒产区很少见到。

格雷韦小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偏安一隅,自顾自过着田园牧歌的生活,直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葡萄酒区的扩大,这里出产的葡萄酒开始广为人知,被称为“超级托斯卡纳”,小镇也随之有了名气。镇上的马切利娅·法洛尼肉店(MacelleriaFalorni)已经延续了9 代人,是意大利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店铺之一,店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火腿,飘着诱人的香气,此外还有一个“酒类图书馆”(Enoteca,相当于英文的Wine Library),陈列着数千瓶葡萄酒,一瓶品质不错的基安蒂红葡萄酒只卖12欧元。肉店门口有一个饮酒机,买一张充值磁卡,可以自行品尝十多款酒,还可以搭配生火腿、腊肠、奶酪、甜瓜片等小吃。他家的腊肠制作堪称一绝,特别是野猪肉腊肠,店家对此也十分自豪:“腊肠就如同是我们帽子上的羽毛。”

镇上的小广场旁边有一家葡萄酒博物馆,摆满了与葡萄酒有关的各种设备,仅软木塞就有三四百种,此外还能看到一些有趣的明信片,比如1000多张以猪为主题的明信片,妙趣横生。

锡耶纳的黄昏

绘画颜料中有一种黄赭色以“锡耶纳”(Sienna)命名,每次看到这种颜色,我就会回想起那座沐浴在夕阳中的意大利古城,纯粹而又热烈

锡耶纳位于托斯卡纳的中心,完好地保留着中世纪的风貌,有建于14-16世纪、长7公里的城墙。锡耶纳历史中心是意大利中世纪小城的典范,199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心城区内的小街依地势起伏,小巷四通八达,构成一个丰富的空间,临街有各种商店和咖啡厅,有个橱窗内陈列着一套中世纪武士的铠甲,用牛皮制成,配着长剑,让人瞬间闪回那个久远的年代。

穿过一道拱门,走过一道缓坡,“世界上最美的中世纪广场”——坎波广场(Piazza del Campo)就在眼前铺展开来。1349年铺设的鱼骨图案的红砖将广场分成9 个部分,据说这一设计与当时掌管锡耶纳的“九人社团”(Noveschi)有关。这个社团在1292-1355年间奠定了广场的格局,以坎波广场为中心,共有11条小街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环顾四周,晚期哥特式的建筑优美古雅,屋顶的轮廓线错落有致。当年有严格的建筑法令,建筑物的地基线必须与周围保持统一,不能错位,所用的砖瓦也都是由一个专业公司统一制作,保持标准尺寸,从而使得这些建筑看起来和谐一体。广场西南侧有一座“欢乐喷泉”(FonteGaia),建于1419年,四周装饰着各种优美繁复的浮雕,体现着那个时代的古典之美。

夕阳下,广场上那些鱼骨图案的地砖纹理显得更加清晰,一个小男孩拿了一把玩具短剑,开心地追逐着鸽子。每年7月2日和8月15日,锡耶纳赛马节就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城17个街区(Contrade,锡耶纳保留了中世纪以街区为中心的文化特色,每个街区都有自己的吉祥物)的参赛选手身穿中世纪的艳丽服装,骑马进行巡游。正式比赛通常会在傍晚进行,赛马一律不配马鞍,人声鼎沸的广场充满原始部族式的亢奋力量,让人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在参与一项活着的传统,而这一段来自遥远过去的记忆,仍将保留在人们未来的视野里。锡耶纳,以及整个托斯卡纳也是如此,作为意大利的文化心脏,它们跳动了数百年,生命力一如往昔。

Tips

托斯卡纳美食

亚平宁山区物产丰富,托斯卡纳的美食一直保持着多样性。

肉食

著名的佛罗伦萨牛排(Bistecca allafiorentina,也称Chianina Beef),原料产自基亚纳山谷(Chiana Valley),被认为是托斯卡纳品质最高的牛肉,T骨分量巨大,鲜美异常。

还有一种Tagliata,是将牛肉切片,配芝麻菜和干酪片,加橄榄油和迷迭香来提鲜。切成薄片的意大利熏火腿(Prosciutto)、萨拉米香肠(Salame)、炖牛肚(Trippa)和牛肚三明治(Lampredotto)也很受欢迎。

汤类

Ribollita是一种蔬菜浓汤,主要成分包括面包、白豆、胡萝卜、白菜、甜菜、甘蓝和洋葱,原料简单,味道却不错。Pappa al Pomodoro的主料是番茄和面包,加入新鲜罗勒、胡椒和橄榄油,浓稠度介于汤和粥之间,可以冷热两吃,尤其适合在夏天品尝。厨师会选用本地最好的特级初榨橄榄油来制作这道菜。

甜点

Schiacciata alla Fiorentina是一种松软的蛋糕,橘子味的,表面有一层白色的奶油。这种传统美食通常是在狂欢节的时候吃,当然平时也能吃到。

特产

托斯卡纳大区盛产葡萄酒,橄榄油以莫莱罗(Moraiolo)、莱钦诺(Leccino)和芳特阿诺(Frantoiano)这三个品种的橄榄果为主进行榨制。

10-11月间, 圣米尼亚托(SanMiniato)的白松露开始上市。

Tips

贵族大旅行

贵族大旅行是一种优雅的传统,也是一种教育仪式,有相对固定的标准行程。19世纪后半叶,这种古典的旅行方式逐渐被托马斯·库克所倡导的早期大众旅游替代。

时代背景

贵族大旅行始于350多年前,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首先,1660年,英国内战结束之后,查理二世国王回到伦敦,恢复君主政体,贵族的生活重归平静;此外,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使得欧洲其他地区——主要是英国富裕家庭的年轻人为之神往。

经典路线

大旅行通常是穿越欧洲中部抵达欧洲南部,止步于意大利拿波里到阿玛尔菲海岸一带,不会去意大利更南部的区域,也极少去希腊,因为当时希腊仍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整个旅行会持续数月到一两年,旅行者大都家境富裕,预算比较充足。旅行者会委托画家将他们漫游时的状态绘制成油画,旅行结束时,也会带回成箱成箱的书籍、艺术品、科学仪器和鼻烟盒、镇纸等小古董,然后把它们摆放在客厅、花园等处,有人甚至会为此建立一个画廊,画家为他们绘制的带有欧洲大陆标志性景点的油画就成为其中的标配。

法国段

在一个导师外加一群仆人的伴随下,年轻的旅行者从英国本土出发,越过英吉利海峡,穿过荷兰、比利时来到巴黎,停留一段时间。法语是17-18世纪欧洲精英的主导语言,是身份的象征,旅行者会在巴黎学习法语、交谊舞、击剑和马术,并与当地上流社会接触,学习其时尚礼仪和行为规范,这些都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同时也是他们将来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必要的知识储备

瑞士段

接下来旅行者会进入阿尔卑斯山区,在瑞士的莱蒙湖区、日内瓦、蒙特勒和洛桑逗留。日内瓦是宗教改革的摇篮,对一些年轻人信仰的形成影响深远,19世纪开始加入的登山课程也是这段旅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翻越海拔2400 多米的大圣伯纳德山口(Great St.Bernard Pass), 进入意大利北部。

意大利段

抵达意大利后,旅行者一般都会去都灵,但很少有人去米兰;接下来途经以制作小提琴而闻名的克雷莫纳,前往比萨、维琴察、帕多瓦和威尼斯,威尼斯的假面舞会将是这段旅程的一个高潮。在英国人心中,威尼斯始终散发着一种“颓废的意大利魅力”,浓缩着文化的往昔。

从威尼斯南下,经过博洛尼亚,要在佛罗伦萨待上几个月,参观乌菲齐美术馆,参加相关的艺术论坛,随后深入到锡耶纳和乌尔比诺。

在“永恒之城”罗马停留时间也会比较长,以访古探幽、游览周边的乡村为主。

最后前往拿波里(在那里学习歌剧)、庞贝古城和阿玛尔菲的各个小镇。

文化启蒙之旅

贵族大旅行也完善了英式礼仪文化。很多人都对英式礼仪尤其是英式管家赞赏有加,殊不知,欧洲上流社会的礼仪规范其实起源于意大利的乌尔比诺,英伦的礼仪正是经过了近200年贵族大旅行的打磨之后才日臻完善。从本质上来说,贵族大旅行既不是学者的探索之旅,也不是宗教的朝圣之旅,它更接近于帮助年轻人成熟的文化启蒙之旅。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英国统治阶级主要还是着眼于文化霸权,其次才是经济或军事力量的显现。

在时代冲击中消隐

1758年,歐洲一些国家开始陆续铺设短距离的铁轨。1836年,伦敦的第一条铁路开通。1939年,意大利的第一条铁路开通。

蒸汽机车的运用也使得大旅行更加便捷、便宜、安全,1877年,乘火车从巴黎到日内瓦,一等座位往返票价为5英镑17先令9便士。德国的一些地方也开始被纳入到大旅行的线路中。但19世纪后半叶,随着大型轨道交通慢慢普及,加上轮船业技术的改善,跨国界旅行的难度大为降低,中产阶级也可以负担得起更频繁的旅行,贵族大旅行逐渐被早期的大众旅行所取代。1841年7月,英国的托马斯·库克旅行公司开辟了第一条短途铁路观光服务,接待的第一批顾客是500个乘火车往返参加戒酒集会的人,单程距离11英里(约18公里),票价每人一先令。10年后,这个旅行公司组织了15万人去参观伦敦世博会。

尽管半个世纪前就已逐渐消隐,但在目的地的选择和文化形态的分类等方面,贵族大旅行对于目前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旅行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意大利旅行
嗨,我不是意大利面
意大利面“变魔术”
意大利 Disse 幽默与荒诞的漫画
意大利秋日森林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