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旅产业规划中的融合创新
——以庄子文化产业园为例

2019-06-11 08:21石凤玲
人文天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产业园庄子文化产业

石凤玲

《史记》太史公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蒙城,商称“北蒙”,周称漆邑、漆园、楚北地等,后称山桑、蒙县、蒙郡,唐天宝元年定名为蒙城,延用至今。庄子为吏之漆园故城,遗址在今蒙城县城东北三公里,与今县城隔涡河相望。根据《史记》记载及其他相关资料佐证,庄子故里在今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目前,该县县城北部已在历史旧址的基础上建成庄子祠,如何进一步扩大庄子故里的影响?如何将这一宝贵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本文以庄子祠为起点,计划将其打造成为庄子文化产业园,并以庄子文化产业园为例,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旅产业规划中的融合创新。

一、前提:庄子文化现代化与产业化的可能性

庄子文化的核心在于“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包括认识论、人生观、宇宙观、修养观、社会政治观、生死观等多方面的见解,能够在现代社会找到合适的融合点。

首先,庄子文化中包含的人与自我的心灵智慧(致虚守静、幸福人生),人与自然的生态智慧(回归自然、保护生态),人与社会的生存智慧(促进和谐、消弭战争),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浪漫与智慧的特质,具有全球视野和现代价值。事实上,老庄道学正日益得到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与认同,展现出超越时代、民族和国界的强大生命力。

其次,庄子文化不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层面。以老庄道学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道家文化,涵盖了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建筑、园林等在内的艺术形式;包括生物、天文、水利、物理、管理等在内的科学形式;也包括医药、饮食、武术等在内的养生形式。这些道家文化中的艺术、科学、养生等元素,可以助力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背景:宏观视野中的优势和聚焦蒙城后发现的问题

既然庄子文化的思想精髓具备现代化的可能,表现形式具备产业化的可能,接下来分析庄子文化产业园的项目背景,即其所具备的优势和所面临的问题。

(一)宏观视野中找寻优势

上文提到庄子文化具备全球视野和世界影响力,因而本文宏观地从国际、国内、安徽省和亳州市四个层面来分析庄子文化产业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背景。

国际层面,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可发现,其崛起之源在于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传承、发达的经济与科技、成熟的产业体系三个方面。与之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晚,但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大。因此,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中国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可依托的最大优势。

国内层面,首先,发展文化产业符合我国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需求。其次,纵观国内城市发展可以看出,中心城市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增强。蒙城县地处六大文化产业集群之外,创意产业链受经济发展水平及教育、人才水平所限,需寻其他办法进行突围。因此,蒙城除了自身的修炼,还要对外积极寻求联合与互动。

安徽省层面,目前安徽省文化产业整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竞争力偏弱。其中,皖南产业基础好,皖北文化底蕴深,须采取不同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和方向。例如,皖北适合依托深厚的传统文化,着力于产业园与生态旅游、旅游地产、商业地产共同发展,侧重旅游景区或休闲度假区的打造。

亳州市层面,道家文化资源是亳州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中最浓郁的一抹亮色。亳州市各道家资源都处于初级开发阶段,联动开发潜力大。蒙城争取率先起步,引领道家文化项目区域集聚。

总之,从宏观视野看,庄子文化产业园具备四大发展机遇:一是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产业立足世界的主打牌;二是文化产业园符合国内产业发展的趋势,有政策支持、广泛关注度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三是文化旅游是皖北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思路;四是亳州道家文化资源虽然深厚但开发不足,蒙城可争取率先发展。

(二)聚焦蒙城后发现问题

庄子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必须依托其所在地蒙城,因而我们进一步聚焦蒙城,从与产业园发展相关的文化、旅游、产业和城市发展角度来分析。

文化方面,有历史但无传承。虽然庄子故里在蒙城证据确凿,但蒙城围绕庄子及庄子文化所做的工作有限,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

旅游方面,有资源但无产品。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蒙城县人文旅游资源占主类4/7、亚类10/14、基本类型25/30,单体56/69,但是各历史遗迹未形成有价值的旅游景点或景区。

产业方面,通过对比安徽省部分旅游强县与蒙城县旅游业发展情况可以发现,蒙城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与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匹配。再分析蒙城整体产业发展情况,农业产值在GDP中仍占较大比重,工业的主导地位尚未确立,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对较低,文化产业近乎空白,产业结构尚存在较大的优化调整空间。

城市方面,有建设但无特色。一方面,蒙城县以城南新区和开发区“两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拓展开发区,建设新城区;另一方面,蒙城的城市形象也在“皖北水乡”和“庄子故里”两者之间摇摆不定。但是若定位前者,则存在着一批同质化对手,如“皖北水乡,和谐颍上”“皖北水乡,淮上江南——魅力利辛”“皖北水乡——五河”;若定位后者,也有争抢者,如“河南民权——天下庄姓,根在民权”“山东东明——庄子文化旅游示范区”。此种困境体现出蒙城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与庄子文化之间缺乏关联度,不利于体现庄子文化的存在感。

三、思路:打造“文、旅、产、居、贸”复合型产业平台

庄子故里在蒙城,目前又有庄子祠这一载体,整个蒙城及庄子文化产业园接下来的发展思路应该是:通过旅游先行,广聚八方瞩目;文化延展,做实庄子故里,最终达到扩大庄子文化影响力的效果。庄子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也必然会进一步促进文旅产业和园区的发展。

蒙城发展庄子文化的起点和落脚点都应放在庄子文化产业园上。庄子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如何实现创造性与落地性兼顾?如何培育园区文化产业体系,构建蒙城新型产业平台?如何以产业驱动文化,调整城市化建设路径,使庄子文化真正成为蒙城名片?必然要从其面临困境的文化、旅游、产业、城市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文化方面双管齐下。意识形态属性和市场属性两条腿走路。挖掘庄子文化的全球视野下的现代价值,实现庄子文化的具象表达和创新应用。二是旅游方面内外兼修。园区自身旅游与服务蒙城旅游发展两手准备。打造以休闲体验旅游为主导的升级型旅游区,同时成为蒙城县未来旅游发展的集散与服务中心。三是产业方面从无到有。基于文旅融合培育产业,基于文旅产业融合三产。以文旅融合为切入点培育产业,产业形成后再联动三产以优化蒙城产业结构。四是城市方面由点及面。蒙城城市品牌与庄子文化品牌共舞。突出庄子文化产业园对城区乃至县域布局的整合,建立庄子文化与蒙城城市之间的品牌连接。最终将庄子文化产业园打造成“文、旅、产、居、贸”复合型产业平台。

四、路径:外部区域联动、内部产业构建到落地项目策划

(一)园区撬动城区,外部联动四步走

未来的庄子文化产业园即今天的庄子祠位于涡北片区的核心区块,县城重要道路庄子大道北部东侧。对接蒙城旅游总体规划,园区是蒙城北部历史人文旅游环线上最重要的一个节点。对接安徽省旅游总规和亳州市旅游总规,作为庄子故里的蒙城要与作为老子故里的涡阳实现联动。基于以上内容,本文提出园区撬动城区,外部联动的四步走。

1.从园区到片区,统筹涡北片区发展

作为涡北片区的核心区块,园区的建设应当为整个北部城区的建设奠定基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统筹考虑北部片区整体的城市设计,以本土文化为魂,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路径。

2.从节点到轴线,激活城市文化中轴

园区位于庄子大道北部东侧,沿庄子大道向南分布有城市广场、集市、博物馆、城规馆、城市公园等设施和空间,设想可以通过对这些节点的整合以及对沿街建筑和景观的改造,并引导和注入各种文化产业的内容,最终使现有的庄子大道形成一条真正的“庄子文化大道”,成为城市的文化中轴。统领该中轴的思想元素不必局限于庄子文化,老庄哲学、战国争霸、百家争鸣这些主题是庄子文化存在的现实基础和文化背景。另外,在城市中植入庄子文化及相关文化的文脉,在整个城市而不仅仅是园区中全面突显庄子的存在感。

3.激活环线,以此为支点撬动北部历史人文旅游环线的建设

对接蒙城旅游总规,本园区将成为北部历史人文旅游环线上最重要的一个节点。目前,该环线上的各项目点,有内容无实质,希望通过本园区的建设激活整个北部环线的打造,而随着北部环线的成型,亦将更突显出本园区在全线的统领地位。同时,园区也是连接城市与乡村旅游的节点。本园区应具备旅游接待与集散功能,并考虑为远期发展留有扩容的余地。对接工业蒙城、宜居蒙城、人文蒙城“三大蒙城”发展目标任务,成为蒙城最具人文气息之所在。

4.谋求与涡阳联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金三角中的重要一极

联合老子故里涡阳,实现老庄文化旅游的联动发展。另外,蒙城地处中原腹地,是华夏文明早期的繁荣之所,位于多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间,以中华传统文化带动产业提升是该地域城市的共同诉求,其间固然有竞争关系,但又何尝不可联合发展,以规模化的集群效应占据国内文化产业版图的一席之地。因此,未来可与山东曲阜三孔、河南嵩山少林寺联动,共同搭建中原地区中国传统文化金三角。

(二)文化构建产业,产业体系三圈层

如前文所述,庄子文化及道家文化的元素适于支撑现代旅游休闲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庄子文化产业园未来发展的核心思路也是打造“文、旅、产、居、贸”复合型产业平台。那么,传统庄子文化元素具体该如何与现代文旅产业进行融合创新?庄子文化可解读为“显道”“问道”“行道”,与之相对应,可以构建出三圈层的文旅产业:核心圈层是以文化体验带动旅游产业升级;第二圈层是以学术交流为契机推动教育产业;第三圈层是在前两个圈层的基础之上,以旅游为平台招商引资,以教育培训为产业输出人才,推动特色商业、养生度假、文创产业和商贸会展的发展。通过这三个圈层的构建,最终打造成以旅游业、学术交流、教育产业为主导产业,特色商业、养生度假、文创产业、商贸会展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落地9大功能分区,策划多个项目

在产业构建的基础上,综合对园区的用地条件、水系统条件、农用地条件、宅基地现状、交通条件等进行分析,我们最终在“三核、两轴、两带、五片区”的空间结构之下,将庄子文化产业园细分为9大功能分区,并结合9大功能分区各自不同的主题和载体策划了多个项目,具体内容见表1。

结语

我国历史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与时俱进是必由之路。一方面,要将传统文化的内在思想理念进行现代化转化,使其符合现代人的思考方式,同时跨越国界,具备全球视野;另一方面,抽象的思想理念要想具备生命力,必须将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外在形式元素进行产业化调整,既因时因地制宜,又要符合广阔视角下的产业发展趋势。

表1 庄子文化产业园9个功能分区及项目

猜你喜欢
产业园庄子文化产业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探讨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