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经费管理的探究

2019-06-11 03:09付彦琪赵洋
财会学习 2019年15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高等院校预算管理

付彦琪 赵洋

摘要:目前,高等院校是我国从事于科学研究的重要单位。近期,高校担负的科学研究项目和筹集的经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而增幅很大,同时也伴随腐败现象。针对在科学研究使用费用的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本文从科学研究从业人员的政治觉悟、科学研究使用费用预先估算管理体系、科研经费支出、科研经费结题管理四个方面进分析,提出对经费的应用和管理问题给出合法性,规制性的使用方案,从而推动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使用费用和操作管理过程的规范化。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规范化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国家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对科研事业经费投入不断加大。高校不仅是人才智慧的汇聚地还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国家对高校人才寄予了希望,政府拨给高校的科研经费每年都在持续增加,但是在高等院校科学研究费用的使用过程中,科学研究的成果和使用费用的管理问题层出不穷。近年来,为了科学引导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我国各级部门不断公布规范性政策文件,对高校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等状况仍非常突出。近年来,如何强化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和政府政策部门的宏观调控科学地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具有科学性高校科研创新活动和费用使用的保证系统,成为各级组织及高等院校进一步强化科学研究使用费用的重点[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国家科技飞速猛进的发展、大力倡导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高校获取的科研经费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12年高校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780.56亿元,2013年高校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856.7亿元,2014年R&D经费支出898.1亿元,2015年R&D经费支出998.59亿元,2016年R&D经费支出1072.24亿元,中共中央和各级财经组织每年不断提高经费的投资额度。5年间,2016年比2012年R&D经费支出上涨37%。(见图1)

随着高校科研经费持续增加,高校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归属意识薄弱,加之欠缺对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缺失,高校研究人员违反规定,滥用研究费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国家出台了若干科研经费管理意见,各个高等院校也相应制定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但是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科研经费违规违纪现象仍不能有效解决。

因此,厘清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并发现问题,探究其根,构思完善高校科研费用管理的政策办法,使之能够科学管理高校科研经费并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益,成为当下一项亟待解决并且有现实意义的研究内容。[2]

二、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使用费用管理中现存问题

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使用费用根据其财务的来源通道可以被划分为竖向、横向和自主筹建科学研究使用費用。竖向科学研究使用费用主要为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及各行业主管部门下拨的科研经费,而横向是学校与社会其他部门及企业进行科研合作所获得的科研经费。两者都纳入学校的统一管理,由学校统收统支。国家通过制定各项科学研究管理的政策文件,高校制定对应的规章意见,都是为了能够控制科学研究使用费用的合理支出,但是科研费用在经费使用过程中仍出现诸多问题。

(一)科研人员政策意识方面

首先,科研人员对国家科研管理办法、规章制度了解不透彻。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国有属性意识淡薄,教财[2005]11号文件明确规定,高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无论是资金支出方式,均隶属于学校,有财务处统一安排。[3]学校的财务主管部门需要统一管理其来处和高等院校的收入,然而科研人员普遍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费尽脑力申请下来的,应该归自己所有,绞尽脑汁收集各类发票进行报销,从而套取大量科研经费。但在报销科研经费时,财务人员无法审核发票所涉及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其发票真实性只能依靠科研人员自觉自律。其次,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宣传不到位。国家不定期出台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如果高校没有对其进行宣传,科研人员也无法掌握最新财务规章制度。

(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方面

科研项目申请过程中,科研预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科研预算需要对未来几年内科研项目实施方案做出精确的经费支出计划。科研人员要对劳务费、材料费、差旅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等将近十个项目进行预算。如果预算做的不全面,将会影响科研经费报销及科研项目的进展。

首先,现行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过于僵化,科研工作属于创新型活动,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很多方面的经费支出内容难以估计。现阶段的科学研究政策文件例如申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预估费用申请上报时,要精确使用年限以及预估几年内科学研究使用费用的可能支出的情况。比如差旅费,要在项目启动之初的预算表中,填写目的地,出差原因、天数、人数,这些难以估计,但又必须填写。在国家强化预算管理后,所有费用,从预算到实际发生必须完全吻合。

其次,科研经费预算由科研人员自己做,并没有专业财务人员对其进行指导。由于科研人员对国家会计规章制度、财务政策并不了解,在预算时经常是拍脑门做决定。如果老师们对预算作的不科学不合理,需要在项目申报成功之后,重新处理实际与预估经费之间的偏差。调整预算手续繁杂,会消耗老师们很多时间。

(三)科研经费支出方面

近年来,高校科研人员违法违纪使用科研经费的事件频频发生,象牙塔里的腐败造成社会不良影响,更是引起社会震惊。科研人员违法使用科研经费主要表现在报销虚假发票、虚增发票金额、以发放学生助研津贴、报销专家咨询费等形式套取科研劳务费等。套取助研津贴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在教财[2005]11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研究生助研津贴制度,通过将助研津贴直接转账到研究生个人银行卡中,以此保障在日常研究中,助研津贴的准确合账,但是高校科研人员的普遍做法是事先和学生说好,先把经费以助研津贴形式转入学生卡中,学生只留其中少部分,剩余的大部分经费再从学生个人银行卡中提取出来给老师。另外的做法是高等院校的老师以个人的名义注册公司,然后将科学研究使用费用转账至其所注册的公司账目中,把科研经费收入直接变成个人收入。

科研人员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问题主要包括,扩大科研经费用途、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结题时突击花钱。据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显示,违背专项经费管理政策及其他財务制度文件的问题普遍存在于高等学校科研支持的项目中,其资金数额以亿元为单位,另外,还存在一些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是经费使用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关联性不大,通过更换研究主题,利用出差补助,器材费和办公文具等费用报销或者夹账虚假报销等行为,其数值与实际花费并不一致,利用虚假发票抵账等等现象,都是科研经费报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科学研究经费结题管理方面

尽管政府相关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但是科研经费拨款滞后的现象依然存在。为了使科研项目能够正常顺利进行,科研人员不得不挤占挪用其他的课题经费,这样会造成此课题经费结题时有大量结余,同时带来了课题结题时不真实会计信息的风险。

分析科研课题结题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缺失:一方面是高校科研课题结题不结账。高校科研经费结题时,经常有大量的科研经费滞留在账面上。根据审计署2004年对18所重点高校的数据进行审计的可知,其中有17397项目分布于13所高等院校,违规使用科学研究费用结账,共计约高达3.69亿元的科研账面结余资金仍使用在已经结束的研究课题中。另一方面,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若干意见》显示完成并验收项目成果之后,剩余经费应返回科学研究主办部门负责管理,但是高校并没有制定出结余课题经费的管理办法,大量结余经费滞留在账面上这样会使结余经费被课题组随意“消费”,科研经费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第三方面是结题时突击花钱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把课题经费清零,科研人员绞尽脑汁收集发票,以各种名目报销经费,同时产生了违规报销的现象。

三、强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费用管理策略

(一)对科学研究费用的财政资金性质正确的认知属性

首先要加强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属性的认识,科研经费是国有财政专项拨款,根据教财[2005]11号文件显示,不管是任何渠道筹集的高校用于科学研究的使用费用,都被认为是学校的资金属性,全部归学校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确保高校科学研究的经费被专门使用。学校应加大对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及国家财务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文件内容深入人心,加强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的认识,对高校科研人员使用科研经费进行正确指导。其次,加大对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高校可以定期举办财务大会,对科研人员进行财务规章制度普及、通报批评近期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腐败案件,对本校科研人员敲响警钟。

(二)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系统体系

在科学研究费用使用管理的过程中,其预估费用在管理过程中承担重要的角色,规范合理的科学研究预算为日后科研项目顺利执行、经费支出规范化、项目结题审计奠定基础,从科研经费源头把好关。

首先,高校科技部门和财务部门需要共同参与预算编制。预算编制需要从实际出发,围绕本课题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预算。预算编制并不简单,因为预算编制人员既要有课题专业性知识,又要了解国家财务政策和学校财务规章制度,还要熟悉相应科研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所以科研人员在编制预算时需要在科技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指导下进行,建立项目责任人、科技组织和财务端口共同管理的体制。高等院校内的科学专家,或者相关的咨询机构及各级职能部门对编制成功的预算初稿进行评审核查,尤其是务工费、器材费以及外部协调和业务招待等项目严格检查,提出核查说明。根据核查意见,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对相关预算进行修正,行程初稿后经学校统一集合管理对其预审评价,合规后定稿及向上级汇报。[4]

其次是灵活管理科研预算,高校应该定期对预算进行评估和调整。科研预算编制是由各个部门协同完成的,高校成立科研管理委员会,由科技部门、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等部门组成。例如每个季度或每半年高校科研管理委员会对科研项目进行评估,对各科研项目进展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比对。在评估过程中,如果发现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有偏差,那么科研管理委员会有权力对此科研项目进行再评估,继而决定是否需要调整预算。

(三)加强对科研经费支出的管理

从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若干意见》经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到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央及地方政府不断出台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一系列办法。作为科研经费的基层管理部门,高校财务部门应根据国家出台的这些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适用于本校研究项目使用费用的相关政策文件。目前,高等院校应该建立相应的科学研究使用费用的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比例、审批权限及成本核算等[5]。同时,通过规范科研经费报销流程,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应用到实际报账中,来杜绝科研经费报销腐败现象。如财务部门可以按照一定税率计提税费,严格控制助研津贴的肆意发放,来针对套取助研津贴的腐败现象。

(四)加强科研经费监督检查力度

针对科研经费违规使用滋生的腐败现象,首先,我国应制定并出台科研经费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大力度惩治违法违规使用科学研究费用的相关科研经费的科研人员。到现在为止,我国已经公布一些针对失信研究人员的惩罚方案,譬如,如果研究成果未达到一定深度,不具有研究价值的项目将处以最短1-7年暂停申请资格的处罚。但实际上,往往会从宽处理,震慑作用不大。因此,除了科学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应有更为严格的惩治措施。

其次,高校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控,高校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应发挥其部门的职能作用。依照经由财政部公布的有关于财务内部控制的规范和办法,高等院校应该强化科学研究建立并优化科学监督管理机制,加大约束力度。高校财务部门应制定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会计人员报销科研经费时应严格把关。高校审计部门需要对科研经费的支出定期审计。另外还要抓重点审计,尤其对劳务费、设备费和试验外协费等,同时对科学研究使用费用中违规违法的相关责任人定责。

最后总而言之,做好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高校自身不断努力做好的同时,更要各级政府和研究主要监管部门的大力协助科研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6]。解决现阶段高等院校在研究费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规章制度的完善,定责任,增效益,以此期待高等院校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谢珊珊.新政策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探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6,27 (5):48-53.

[2]孟庆书.高校科研经费支出规范性研究[J].会计之友,2012 (12):125.

[3]姚震.高校科研经费内部会计控制初探[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2,15 (3):93.

[4]张丽,张明慧.高校科研经费的协同监管机制构建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7,28 (2):56.

[5]于涛,陈金刚.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16 (2):77.

[6]刘晶晶.N大学科研经费管理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高等院校预算管理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
不要把院士的科研经费变成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