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教育视角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育人工作研究

2019-06-11 03:37李高杰
教师·中 2019年4期
关键词:育人

李高杰

摘 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在帮助其完成学业的同时,通过有效的资助育人體系,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文章从资助育人的内涵出发,探索构建“全程、全方位、全员”的“三全”资助育人体系,以统筹资源,形成合力,切实解决育人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迎接新挑战。

关键词:三全教育;家庭经济困难;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2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1-0025-02

一、引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目的是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背景下,对资助育人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实际经济困难,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的综合素质提高机会。因此高校开展资助工作必须紧抓育人的根本,将育人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解决为谁育人、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等问题,健全资助体系,提升育人质量。

二、育人工作要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

高校育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围绕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特点展开,分阶段地开展围绕学生、关注学生、关心学生等工作。

(一)将资助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高校应通过新媒体、宣传材料发放、宣传员到班级到宿舍,以及利用假期社会实践组织师生团队到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开展政策宣传活动,让家长减轻心理负担,让学生提前了解国家政策,努力学习,同时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贫困学生的关注与支持。通过培养学生,解决经济困难家庭的问题,可促进社会公平,为国家、社会、学校带来正面的宣传效应,同时通过在校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宣传,可使大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培养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如北京大学到边区中学开展宣讲活动,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传播“正能量”;四川大学打造“走出去”的专职队伍,利用专职教师和阳光资助宣传员,到各院系及贫困地区中小学、乡村,宣传资助政策,采集资助数据,策划组织资助育人主题活动。

(二)系好大学“第一粒纽扣”

辅导员应利用好新生入学前的时间,提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重点关注建档立卡学生,将高校资助资金、资助政策、学校育人计划等送到家庭,使家长与学生放心到校。通过迎新绿色通道、发放大礼包的形式,将励志成才宣传册、精神读物、大学适应手册等育人理念传达给学生,为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创造条件,系好大学的第一粒纽扣。

(三)开展动态成长管理

学生在校期间,辅导员应该通过经常与贫困学生谈心谈话、座谈会、学生消费信息获取等多渠道、多维度的途径与方式准确掌握学生信息,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电子档案,针对不同家庭情况、地区、年级、需求的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实行针对性的育人措施。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多以物质资助为基础,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和社会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和感恩意识;同时为学生提供技能提升平台,开设舞蹈、声乐、绘画、摄影等课程,开拓其视野,提升其综合素质。针对高年级学生,通过鼓励其参加专业课题项目,创新训练计划、实习平台,担任学生组织骨干等形式,提升其实践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要进行针对性教育,要培养学生不懈奋斗的意识。

(四)助飞成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毕业时主要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找工作面临的经济压力,二是对就业去向可能存在迷茫,三是找工作时欠缺经验。因此,针对学生在毕业时遇到的问题,高校应开展就业补贴、有针对性的就业咨询、就业技巧训练营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国家和学校对自己的关注,帮助学生开始一段新的成长。

(五)追踪关注、感恩回馈机制

高校在学生毕业以后,首先应该持续追踪学生成长,在力所能及的方面给予关注,使学生对母校产生归属感,这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其次应挖掘学生毕业后的成长成才典型,邀请他们返回母校,为学生开展讲座,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故事,感恩回馈母校。最后收集学生对母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建议,这便于学校不断完善育人体系,更好地服务学生。

三、育人工作要贯穿学生成长全方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培育不能局限于学校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可以利用评奖评优机会、实践育人平台、综合素质培养等形式,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综合能力等进行全方位教育,促进受资助学生全方位成才。

(一)利用评奖评优机会,把握多项育人环节

奖学金和荣誉称号是国家和高校为了表彰学生在学习上的认真努力、综合素质上的全面发展、生活上的团结互助而设立的,高校要利用评奖评优的机会发挥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奋斗目标和价值导向,激励学生努力奋斗、认真学习、成长成才。

同时学校要结合学生评优评奖的各个环节,强化育人功能。在申请环节,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进行评奖评优答辩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在举行表彰环节时,要培养学生的榜样意识和奋斗精神;在发放奖学金环节,要加强学生的爱党爱国教育和感恩奉献意识;在表彰志愿服务等先进个人时,要培养学生的励志自强和责任使命意识。此外,要以表彰为契机,展示学生身上的优秀品质,引导受资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并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氛围。

(二)利用实践育人平台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

(1)以勤工助学为基础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通过完善高校勤工助学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化的岗前培训体系,丰富活动开展形式,创新管理和指导方式,切实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如建立部门例会制度,加强交流与指导;建立考核反馈机制,打破人人均等模式;系统培养学生岗位自信心、岗位技能、岗位职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校内助学岗、家教、校外实习等不同形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以社团为抓手,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将受助学生加入公益社团进行统一管理,使公益社团成为经济资助、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有效载体。以公益社团为载体,开展美育、能力等技能培养,从人际关系、综合素质到社会责任对困难学生进行引导。开展志愿公益服务活动,向社会传递关爱帮助正能量,如南京大学反哺学社开展的小巷总理、家风传承等活动,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感悟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

(3)以创新创意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比赛和配备导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如北京大学为学生提供优才拓展项目,学校提供资金,为受助学生提供校外甚至国外学习成长机会。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平台、机会,促进学生长知识、长见识、增才干。

四、育人工作要全员参与

(1)发挥高校教师和管理者育人的本质,使他们树立育人的责任意识,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教育和服务学生,使学生在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师德师风中增长知识修养,在优质的服务中感受温暖和教育。如辅导员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学生存在的困难,从而采取措施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实际需求;高校教师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存在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等问题,及时进行帮扶;后勤管理人员优化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也可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导师制,向学生分享成长经历。

(2)发挥学生团队作用,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局面。充分发挥大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的作用,促进共同成长。学生之间的交流能产生非同辈人完全不同的效果。利用宿舍、学生组织、同乡会等搭建学生间互帮互助平台,有利于受助学生消除在参与集体活动时的畏惧心理,加强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提升受助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团体合作意识,最终形成共同进步的局面。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深入挖掘社会育人功能,鼓励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高校建设中来。首先随着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许多有社会责任心和爱心的单位及个人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因此要深入挖掘社会奖助学金不同于国家奖助学金的育人功效,对学生产生励志、感恩和不断进步的导向作用。其次,要邀请优秀校友和有志于高校建设的社会爱心人士,到校为学生开展讲座,让他们分享成长故事、就业创业经历,开导学生等,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成长。最后,要统筹社会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参观学习、实习实践机会,使学生在社会实习实践中抓住各种机会开阔眼界、锻炼自己,提升实际工作能力,从而实现育人功能。

五、结语

三全教育模式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育人工作是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是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来培养人的最好回答。高校应该通过全程育人,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实际需求,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通過全方位育人,培养受助学生爱国爱党、自立自强的品质,使其感恩意识、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通过全员育人,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学生团体、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海岸.论高校社会助学金的育人功能——基于S大学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05-107.

[2]泽仁卓玛.试论高校社会奖助学金的育人功能——侧重于四川大学的考察[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7):29-31.

[3]李小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育工作研究——以北京大学资助育人工作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3(3):35-36.

[4]汪育文,贡国芳,胡 勇.地方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72-76.

猜你喜欢
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兼爱育人谱新篇 奋楫扬帆再出发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育人以“礼”·传承美德
一校一品 劳动育人
实施“四三三”育人工程 提升“三全育人”质量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十年送刊路 十年育人情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