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花

2019-06-11 20:43齐淑伶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红艳艳挑刺砍柴

齐淑伶

1960年春夏之交的一个傍晚,我们在院子里歇息,妈妈坐在小板凳上,怀里搂着小妹妹,我和弟弟偎依在妈妈的左右,听妈妈讲鬼狐神仙的故事。我听故事时精神不集中,眼睛总盯着大门,盼望爸爸从山上砍柴回来,能从兜里掏出一大把小酸枣。那小酸枣红得发亮,红得可爱,圆溜溜的,吃到嘴里甜丝丝、酸溜溜的。

妈妈的故事讲得正起劲的时候,爸爸出现了。他个子不高,身上背个大梯角,梯角上绑着两大捆柴火。他右手拿着把镰刀,左手拿着一把山花,放在胸前,那花就像燃烧的火焰。

爸爸迈进大门,面带微笑,拿着那把鲜花,呼唤我的小名。我跑过去,接过那红艳艳的鲜花,把鼻子贴在花芯上闻着那淡淡的清香。山花的花瓣呈细条形,叶子是淡绿色的,花梗底部还有根。我赶紧找了个大深碗,把花放在里面。

爸爸吃完饭,拿起一根大针,开始在油灯下挑刺(砍柴时柴火扎在手上的刺)。爸爸眼睛有点花了,要我来帮忙。我一看,吓了一跳,哎呀!这刺也太多了。我认真地挑刺,爸爸总说我挑刺快,还不大疼。我笑了,爸爸也乐了。再看那浸在碗里的山花,叶子已经不蔫了。我问爸爸:“山上这种花多吗?”爸爸说:“不多,天太旱,这花是在山頂上看到的。我很费劲才弄到手的,知道我三闺女爱花!”

第二天,爸爸依旧起早上山砍柴去了,带的干粮是玉米面饽饽,他没有带水的习惯。我看看那浸在碗里的山花,它也越发精神了。

第三天,爸爸又去砍柴,回家时带回来的依然是小酸枣。在那个年代,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很好的干果了。那碗里的山花,仍然那样红艳、精神。

1962年,我12岁了。一个春夏之交的早晨,邻家的嫂子要去上山砍柴,说让我做个伴儿,于是我带了绳子便跟着她去了。我们进山过了山神庙,又翻山越岭,在一个高高的山腰上找柴火。我原以为割柴就像在陆地上割韭菜一样,一会儿就可以撂倒一片,再捆上柴火就可以回家了。谁知,原来柴火是山上长的植物,要一根一根地找。我开始动手了,每割一根柴都很费劲——脚要踩稳,手要抓住柴火,再用镰刀用力砍,砍柴时手震得很酸,腿直打软,嗓子也干干的,渴得难受。

我抬头看看嫂子,她正在用力割一根粗粗的皂椒,只听“咔嚓”一声,皂椒倒地了,嫂子擦擦汗,乐了。于是,我也很费力地砍了几根小皂椒。突然,一只野鸡飞了过来,在山坡上吃了几粒草籽,我刚迈出一步,野鸡就吓飞了。我顺着野鸡逃走的方向看去,看到了几株山花。我爬过去,看到那红艳艳的山花迎风挺立,红得耀眼,花朵随风摇摆。我刚想伸手去摘花,结果脚下没踩稳,滑倒了。我往山下一看,哎呀!人摔下去,肯定会头破血流,没命了。我吓哭了,嫂子忙过来拉起我,埋怨我不该到这么陡的地方来。我望望那山花,一下子体会到了爸爸上山砍柴时给我摘山花的良苦用心。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生产队里分的农作物的秸秆是不够烧火做饭的。靠山吃山,爸爸每年都要请几天假到山上去砍柴。

一直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弟弟妹妹长大了,爸爸带着他们一起上山砍柴,砍的柴火有荆条、皂椒、白毛等。割柴火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进山后走得也就越来越深了,而大山也变得越来越秃了。

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土炕逐渐减少,大家做饭都开始用煤火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用液化气做饭,上山割柴火的人明显减少了。同时政府号召植树造林,大山也开始恢复了绿意。如今,习主席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保护生态环境,严禁用柴火烧火做饭。国家给每个农户补贴,进行取暖改造,人们做饭用燃气,取暖用电暖气。祖祖辈辈上山砍柴已经成为了历史,成为了人们的记忆。

现在,山上已经披上了绿色的新衣,山草、树木把山包得严严实实的,动物的种类也逐步增多了。

那红艳艳的山花也会在山上越来越多,越来越艳,无人打扰了吧!

猜你喜欢
红艳艳挑刺砍柴
小马砍柴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磨刀不误砍柴工
蜀葵花开红艳艳
放羊的故事
红艳艳的中国年
满山葡萄红艳艳
放羊的故事
挑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