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除草剂对恶性杂草野艾蒿的防除效果及对胡麻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9-06-11 11:55柳建伟岳德成王宗胜史广亮李青梅姜延军
植物保护 2019年1期
关键词:胡麻除草剂

柳建伟 岳德成 王宗胜 史广亮 李青梅 姜延军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测定了几种除草剂单剂和混用配方对胡麻田恶性杂草野艾蒿的防除效果及对胡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75%二氯吡啶酸SG+56% 2甲4氯钠盐SP、75%二氯吡啶酸SG+90%莠去津WG混配、75%二氯吡啶酸SG单剂对野艾蒿的株防效、地上部鲜重防效、地下部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3.24%~97.46%、9469%~96.77%和90.13%~96.40%,对靶标杂草野艾蒿防除效果明显且对胡麻无药害,胡麻产量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36.59%、4.14%和20.86%。48%灭草松AS虽对野艾蒿的综合防效较低,但其对胡麻无药害且胡麻蒴果数、千粒重较大,胡麻产量较空白对照增长61.27%。90% 2甲·草甘膦SP、82%草甘膦異丙胺盐AS、20%氯氟吡氧乙酸EC、70.5% 2甲·唑草酮WG、20%敌草快AS 5种除草剂对胡麻安全性低,不宜应用于胡麻田野艾蒿的防治。结合各除草剂处理后胡麻的药害、经济性状、生物产量、籽粒产量以及对野艾蒿的防除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胡麻田野艾蒿防除除草剂选择适宜度依次为:75%二氯吡啶酸SG+56% 2甲4氯钠盐SP混配>75%二氯吡啶酸SG>48%灭草松AS>75%二氯吡啶酸SG+90%莠去津WG混配。本文为胡麻田恶性杂草野艾蒿的化学防除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除草剂;野艾蒿;混配;胡麻

中图分类号:S 482.4

文献标识码:B

DOI:10.16688/j.zwbh.2018003

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为多年生草本菊科恶性杂草,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1],主要以地下根茎繁殖,其根茎具有许多潜伏芽,每个潜伏芽都能发出新株,新株再生长出新的根茎,在生产实践中单靠人工中耕不但很难达到理想的防除效果,而且地下根茎被截断后扩散,进一步危害作物生长[2]。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即油用亚麻,其具有耐瘠薄、喜阴凉、耐旱、耐寒等特点,是我国西北、华北等年降水量为300~500 mm旱作农业区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35]。近年来,由于胡麻连作普遍、土壤耕作次数减少且无防除野艾蒿的特效药剂,胡麻田野艾蒿的危害日趋严重。本研究选用不同类型的9种除草剂并进行合理混配,综合分析各除草剂单剂及混配配方对野艾蒿的防除效果、对胡麻的药害及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可高效防除胡麻田野艾蒿的除草剂单剂和混配配方,为胡麻田恶性杂草野艾蒿的化学防除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平凉市农业科学院高平试验站,该站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南部塬区,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海拔1 320 m,春季至初夏干旱多风,秋季多雨,冬季干燥,全年累计日照时数2 424.8 h,年均气温9.2℃,年降水量583.5 mm,年蒸发量1 384 mm,7-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0%左右。本试验所选地块平整,土层深厚,前茬作物为玉米,田间野艾蒿发生数量大且分布均匀。

1.2供试除草剂

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EC),美国陶氏益农公司;70.5% 2甲·唑草酮水分散粒剂(WG),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90% 2甲·草甘膦可溶粉剂(SP),重庆树荣化工有限公司;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剂(SG),美国陶氏益农公司;90%莠去津水分散粒剂(WG),浙江中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敌草快水剂(AS),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56% 2甲4氯钠盐可溶粉剂(SP),江苏健谷化工有限公司;82%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AS),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48%灭草松水剂(AS),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1个处理,包括7个除草剂单剂处理、2个混剂处理、人工除草对照(CK1)和空白对照(CK2)。除草剂施用量详见表1。各处理小区随机区组排布,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12 m2。

1.4田间实施方法

3月下旬整地、施肥(尿素20 kg/667 m2、磷酸二铵15 kg/667 m2)后播种胡麻,播量5 kg/667 m2。施药前人工拔除其他杂草,保持小区内杂草仅为野艾蒿,待胡麻株高约5 cm时施药,用水量为45 kg/667 m2。药剂施用量配制采用二次稀释法,即用小烧杯将药剂完全溶解并充分搅拌后定容,施药时以小区为单位吸取所需体积。施药当天、施药后1 d,以后每隔3 d系统观察胡麻药害症状(包括植株萎蔫、枯死、生长发育迟缓,胡麻叶片畸形、发黄、出现斑点等)。施药后45 d全小区取样进行防效调查,计算各药剂对野艾蒿的株防效和地上部、地下部鲜重防效。胡麻成熟后从试验小区中分别随机选取30株测定植株的株高、有效分茎数、蒴果数、果粒数,计算其3次重复的平均值。将小区内胡麻全株收获后晒干称取胡麻生物产量,计算3次重复小区的平均生物产量并折算成单位面积生物产量。胡麻收获后将3次重复小区的胡麻分别脱粒,将经过干燥和清选获得的籽粒称重,计算小区的平均产量并折算成单位面积籽粒产量。种子晒干后取样测定3次重复的千粒重并计算平均值。

防治效果=(CK-PT)/CK×100%,其中CK为空白对照区杂草株数(或鲜重);PT为处理区杂草株数(或鲜重)。

使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并采用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除草剂处理后胡麻的药害症状

如表2所示,不同除草剂处理后胡麻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药害症状。20%敌草快AS 3 000 mL/hm2处理1 d后胡麻就出现严重的药害;20%氯氟吡氧乙酸EC 750 mL/hm2、70.5% 2甲·唑草酮WG 750 g/hm2、90% 2甲·草甘膦SP 1 500 g/hm2处理12 d后胡麻株高明显低于对照,且后期恢复缓慢。82%草甘膦异丙胺盐AS 4 500 mL/hm2处理30 d后胡麻植株停止生长。75%二氯吡啶酸SG 80 g/hm2、48%灭草松AS 3 000 mL/hm2、75%二氯吡啶酸SG 80 g/hm2+90%莠去津WG 1 050 g/hm2、75%二氯吡啶酸SG 80 g/hm2+56% 2甲4氯钠盐SP 1 050 g/hm2处理未对胡麻产生药害。

2.2不同除草剂处理对野艾蒿的防除效果

表3表明,从株防效来看,药后45 d,75%二氯吡啶酸SG+56% 2甲4氯钠盐SP(97.46%)、75%二氯吡啶酸SG(94.04%)和75%二氯吡啶酸SG+90%莠去津WG(93.24%)的防效最好,显著高于其他药剂;70.5% 2甲·唑草酮WG的株防效最低,仅为3.5%。

从地上部鲜重防效来看,75%二氯吡啶酸SG+56% 2甲4氯钠盐SP处理(96.77%)、75%二氯吡啶酸SG处理(95.90%)和75%二氯吡啶酸SG+90%莠去津WG(94.69%)处理的防效较高,三者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20%氯氟吡氧乙酸EC(89.40%)、82%草甘膦异丙胺盐AS(86.46%)、48%灭草松AS(54.32%)、70.5% 2甲·唑草酮WG(29.49%)和20%敌草快AS(2.08%)的地上部鲜重防效;90% 2甲·草甘膦SP(91.03%)处理与75%二氯吡啶酸SG+90%莠去津WG、82%草甘膦异丙胺盐AS和20%氯氟吡氧乙酸EC没有显著差异,但低于75%二氯吡啶酸SG+56% 2甲4氯钠盐SP和75%二氯吡啶酸SG。

从地下部鲜重防效来看,75%二氯吡啶酸SG+56% 2甲4氯钠盐SP混配处理对野艾蒿地下部鲜重防效最高,为96.4%,与75%二氯吡啶酸SG+90%莠去津WG混配处理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药剂;75%二氯吡啶酸SG+90%莠去津WG、75%二氯吡啶酸SG、82%草甘膦异丙胺盐AS、20%氯氟吡氧乙酸EC、90% 2甲·草甘膦SP对野艾蒿地下部鲜重防效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48%灭草松AS、70.5% 2甲·唑草酮WG和20%敌草快AS;70.5% 2甲·唑草酮WG和20%敌草快AS对野艾蒿地下部鲜重防效低于5%。

2.3不同除草剂处理对胡麻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除草剂处理对胡麻的经济性状均有一定影响。20%氯氟吡氧乙酸EC、70.5% 2甲·唑草酮WG、90% 2甲·草甘膦SP、75%二氯吡啶酸SG、20%敌草快AS、82%草甘膦异丙胺盐AS处理后胡麻株高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对照(P<0.01或P<0.05),可见,这几种除草剂对胡麻株高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20%氯氟吡氧乙酸EC、70.5% 2甲·唑草酮WG、20%敌草快AS、90% 2甲·草甘膦SP和82%草甘膦异丙胺盐AS处理后胡麻有效分茎数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1),并且90% 2甲·草甘膦SP、82%草甘膦异丙胺盐AS处理后胡麻有效分茎数分别达到1.17个/株和1.06个/株,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1.01个/株和0.90个/株。由于以上除草剂对胡麻营养生长的强烈抑制作用使得胡麻自身的生殖生长得以加强,所以胡麻的有效分茎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20%氯氟吡氧乙酸EC、70.5% 2甲·唑草酮WG、20%敌草快AS、75%二氯吡啶酸SG+56% 2甲4氯钠盐SP、48%灭草松AS处理后胡麻蒴果数高于空白对照,但除了20%敌草快AS外与对照差异不显著,75%二氯吡啶酸SG处理后胡麻蒴果数最少,仅为3.26个/株。70.5% 2甲·唑草酮WG处理后胡麻果粒数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达到7.86粒/果,而20%敌草快AS处理后胡麻果粒数最少,仅为3.72粒/果,其他各药剂处理后胡麻果粒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20%氯氟吡氧乙酸EC、20%敌草快AS、82%草甘膦异丙胺盐AS处理后胡麻千粒重极显著低于75%二氯吡啶酸SG+90%莠去津WG处理(P<0.01)。20%敌草快AS处理后胡麻千粒重最小,为6.29 g,这与该药剂严重抑制胡麻生长、导致胡麻成熟期推迟有关。

2.4不同除草剂处理对胡麻生物产量的影响

作物生物产量受特有土壤和大气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除草剂的施用改变了土壤原有组分并干预土壤生态环境,这种改变和干预常对作物的生物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68]。表5表明:48%灭草松AS处理后胡麻折合生物产量为7 271.39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较人工除草对照增加28.19%,较空白对照增加73.58%;70.5% 2甲·唑草酮WG、75%二氯吡啶酸SG和75%二氯吡啶酸SG+90%莠去津WG混配处理后胡麻折合生物产量分别为5 007.50、5 353.89和4 819.44 kg/hm2,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19.53%、27.80%、15.05%,但较人工除草对照分别降低11.72%、5.61%和15.03%。75%二氯吡啶酸SG+56% 2甲4氯钠盐SP混配处理后胡麻折合生物产量为6 018.06 kg/hm2,较人工除草对照和空白对照分别增加6.10%、43.66%,由此可见,施用75%二氯吡啶酸SG+56% 2甲4氯钠盐SP和48%灭草松AS对胡麻生物产量有一定的正效应。

2.5不同除草剂处理对胡麻籽粒产量的影响

表6表明,参试除草剂对胡麻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减产程度在不同药剂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于20%氯氟吡氧乙酸EC、90% 2甲·草甘膦SP、20%敌草快AS、82%草甘膦异丙胺盐AS处理对胡麻株高、蒴果数、果粒数等经济性状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引起胡麻大幅减产,胡麻籽粒产量较空白对照降低40.20%~84.85%。48%灭草松AS处理后胡麻籽粒产量达到1 243.84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P<0.01),较空白对照增加了61.27%,该药剂对胡麻生长发育无影响,并较人工除草对照增加了857%。除48%灭草松AS外,其他供试药剂處理后胡麻籽粒产量较人工除草对照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其中82%草甘膦异丙胺盐AS处理后胡麻籽粒产量较人工除草对照减产89.80%,减产幅度最大,75%二氯吡啶酸SG+56% 2甲4氯钠盐SP处理后胡麻籽粒产量较人工除草对照减产8.05%,减产幅度最小。

3结论与讨论

化学除草是当前农作物田间杂草防除中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化学药剂引起杂草生理异常导致其死亡,以达到杀死杂草的目的[9]。本研究结果表明,90% 2甲·草甘膦SP、82%草甘膦异丙胺盐AS对胡麻的经济性状影响不大,且对靶标杂草野艾蒿的株防效、地上部、地下部鲜重防效均较高,但由于其严重抑制胡麻生长,引起胡麻植株部分枯死并延迟成熟期,导致胡麻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大幅下降。20%氯氟吡氧乙酸EC对野艾蒿的株防效、地上部、地下部鲜重防效均达到80%以上,然而该药剂对胡麻产生药害,致使胡麻经济性状指标值低于其他处理,造成胡麻严重减产。70.5% 2甲·唑草酮WG对胡麻仅产生轻微药害,尽管该药剂对胡麻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并无影响,但其对野艾蒿的株防效、地上部、地下部鲜重防效均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20%敌草快AS对胡麻产生严重药害,且对野艾蒿防效甚微,导致胡麻严重减产。因此,上述5种除草剂对胡麻的安全性低于其他药剂,不宜应用于胡麻田野艾蒿的防治。75%二氯吡啶酸SG、75%二氯吡啶酸SG+90%莠去津WG混配、75%二氯吡啶酸SG+56% 2甲4氯钠盐SP混配、48%灭草松AS未对胡麻产生药害,对野艾蒿的株防效、地上部、地下部鲜重防效、胡麻经济性状、生物产量以及籽粒产量之间存在差异,其中75%二氯吡啶酸SG、75%二氯吡啶酸SG+90%莠去津WG混配、75%二氯吡啶酸SG+56% 2甲4氯钠盐SP混配对野艾蒿的防效均在90%以上,48%灭草松AS对野艾蒿的株防效、地上部、地下部鲜重防效分别为39.90%、54.32%、60.24%,但其处理后胡麻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最高,这主要是由于灭草松对靶标杂草野艾蒿营养生长的强烈抑制作用导致野艾蒿植株低矮,在与胡麻的生长竞争中处于劣势,将野艾蒿的危害控制在胡麻受害阈值以下所致。因此,对各除草剂处理后胡麻的药害、经济性状、生物产量以及籽粒产量并结合除草剂对野艾蒿的防除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胡麻田恶性杂草野艾蒿防除除草剂选择适宜度依次为:75%二氯吡啶酸SG+56% 2甲4氯钠盐SP混配>75%二氯吡啶酸SG>48%灭草松AS>75%二氯吡啶酸SG+90%莠去津WG混配。

参考文献

[1]邢福,杨允菲.松嫩平原野艾蒿无性系种群根茎的年龄结构分析[J].草业学报,2004,13(1):2125.

[2]李璞,龚庆维,李联芳,等.草甘膦、百草敌对野艾篙地下根茎杀伤力的研究[J].杂草科学,1989(4):911.

[3]祁旭升,王兴荣,许军,等.胡麻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5):30763087.

[4]赵利,党占海,张建平,等.不同类型胡麻品种资源品质特性及其相关性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5):69.

[5]王士强,胡银岗,佘奎军,等.小麦抗旱相关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1):24522459.

[6]汤树德,李汉昌,石晶波.化学除草剂对土壤中微生物生态和物质转化过程的影响[J].土壤学报1984,21(1):95104.

[7]刘惠君,詹秀明,刘维屏.四种酰胺类除草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5,25(5):611614.

[8]张爱云,蔡道基.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的影响[J].农村生态环境,1990(3):6265.

[9]吳文君,高希武.生物农药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3153.

(责任编辑:杨明丽)

猜你喜欢
胡麻除草剂
春季麦田打除草剂“十禁忌”
常食胡麻可益寿
张鸿鹄《决战胡麻岭》
除草剂对花生的危害及防止对策
胡麻情结
玉米套种胡麻产量优势试验研究
不保灌区穴播胡麻种植密度试验
2015中国植保市场除草剂畅销品牌产品
微肥配施对旱地胡麻出苗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玉米抗除草剂新种质创制项目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