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信息素迷向丝对不同果树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

2019-06-11 11:55李晓龙贾永华窦云萍刘晓丽王春良李锋
植物保护 2019年1期

李晓龙 贾永华 窦云萍 刘晓丽 王春良 李锋

摘要2017年在宁夏果园开展了性信息素迷向丝(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长效迷向丝,有效成分占30%)对为害不同果树的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研究。试验地共5.5 hm2,栽植有成龄苹果树、梨树和李树。试验区按树种设置3个处理区,3个对照区。处理区在边缘区域每株树平均悬挂3条迷向丝,内部区域隔树悬挂,每树悬挂1条迷向丝,悬挂高度为距离地面2 m。调查各树种全年诱蛾量、诱蛾下降率、蛀果率等指标,研究迷向丝对不同果树上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分析苹果、梨和李树分区域集中栽培下梨小食心虫为害特点。研究结果显示:3个处理区的诱蛾下降率均达96%以上,果实膨大期蛀果下降率均达50%以上,成熟期蛀果下降率均达57%以上,说明性信息素迷向丝对3种果树区域的梨小食心虫防控效果明显且稳定;不同果树区域梨小食心虫发生高峰期一致;梨园中诱捕的梨小食心虫成虫最多,说明其具有寄主选择性;李园蛀果率明显高于苹果园和梨园,李果实成熟采摘后成虫诱捕量减少,同时期苹果园与梨园成虫诱捕量增加,说明梨小食心虫具有迁移为害特性。

关键词性信息素;迷向丝;果树分区域集中栽培;梨小食心虫

中图分类号:S 436.62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16688/j.zwbh.2018017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属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又名梨小蛀果蛾,简称梨小。该害虫寄主范围广,适应能力强,对梨树、苹果树、枣树等北方主要果树为害严重[1]。

迷向防治是利用高浓度的性信息素弥散干扰,阻断并延迟害虫交尾,从而减少下一代虫口数量[2]。Witzgall等[3]、翟小伟等[4]、魏玉红等[5]对性信息素迷向防治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进行了研究;张国辉等[6]、涂洪涛等[7]利用迷向丝技术对梨小食心虫进行防控,效果显著;孙钦航等[8]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器进行了桃小食心虫预测预报试验,证明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发生期和发生量存在明显相关性。

2012年至今,笔者对性信息素法防控果树鳞翅目害虫进行了系列研究,2012年发现,采用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复合式膏体迷向剂涂抹树干,最佳处理组的诱蛾下降率达到94.8%[9]。2013年,笔者对膏体迷向剂对梨小食心虫防效进行了扩大性试验,确定了复合膏体迷向剂的最佳处理方式[10]。2015年,笔者对不同密度监测诱捕器对金纹细蛾Phyllonorycter ringoniella (Matsumura)的防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一定悬挂密度条件下,监测诱捕器可同时起到监测与防控作用[11]。

1材料与设计

1.1试验材料

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梨小食心虫长效迷向丝(规格:长11 cm,宽0.3 cm,厚0.2 cm; 材质:PVC管状材质;包装:50条/袋;有效期:18个月;田间持效时间:180 d)、性诱芯(橡胶诱芯)、船形监测诱捕器。梨小食心虫迷向剂主要成分为:顺式十二碳8烯醋酸酯(A)和反式十二碳8烯醋酸酯(B),迷向剂总含量30%。诱捕器组成:诱捕器上下盖,支撑悬挂架,黏胶片,诱芯悬挂架。

1.2试验地点及规模

试验区位于宁夏银川市河东生态园艺示范中心,海拔1 120 m,年平均气温10.1℃,年日照时数2 905.7 h,年降雨量200 mm,试验地地势平坦,沙质土壤。试验对象:15年生苹果园,栽植品种有‘美国八号、‘嘎拉、‘富士,树高4 m左右,株行距3 m×4 m,试验面积2 hm2,其中1.3 hm2为试验区,0.7 hm2为空白对照区,果实套袋栽培,于采摘前15 d左右摘袋。15年生梨园,主栽‘大果水晶,树高3.5~4.5 m,株行距4 m×2 m,试验面积2 hm2,其中1.3 hm2为试验区,0.7 hm2为空白对照区,果实套袋栽培;15年生李园,主栽‘尤萨,树高3~4 m,株行距2.5 m×3 m,试验面积1.5 hm2,其中1 hm2为试验区,0.5 hm2为空白对照区。果树品种布局:以处理组梨园为中心,北侧为苹果试验区,东侧为李试验区。梨园对照区位于处理组梨园南侧,中间设有硬化路面隔离,隔离宽度20 m,苹果园与李园对照区位于处理组梨园西侧,隔离带宽度80 m。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3个处理区,3个对照区,一种投放方案。

处理方法:将迷向丝捆绑于主干距离地面2/3高度处主枝上的一或两年生枝条上,处理区边缘每棵树均匀绑缚3条迷向丝,果园内部按照行或列隔树绑缚1条迷向丝;每公顷平均使用迷向丝600条,苹果园处理面积1.3 hm2,梨园处理面积1.3 hm2,李园处理面积1 hm2。

对照区:不绑缚迷向丝;3个对照区总面积1.9 hm2;

整个试验及周边区域全年进行统一病虫害防控。

1.4监测诱捕器悬挂

于2017年4月1日悬挂梨小食心虫监测诱捕器,悬挂高度均设置为主干距离地面2/3高度树枝上。

将各处理区及对照区域内平均分设3个重复区,在每个重复区中心点悬挂诱捕器。

1.5防治效果评价方法

1.5.1诱蛾量调查

4月3日起,每8 d调查1次诱蛾量,分析各区域誘蛾量差异,诱蛾全年增减趋势,诱蛾下降率(迷向率)。

诱蛾下降率=对照区诱蛾量-处理区诱蛾量对照区诱蛾量×100%。

1.5.2蛀果率调查

在果实膨大期与成熟期分别进行蛀果率调查,统计蛀果下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