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建设

2019-06-11 05:49曹艳慧
财讯 2019年2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

曹艳慧

摘要:随着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特别是集团企业的广泛开展,内部审计制度建设越来越受关注,特别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在组织架构设置、审计实施过程、审计结论应用存在不独立的现状,文章重点从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加强内部审计的过程管理、推动内部审计结论的有效使用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建设

内部审计,顾名思义,是相对于“外部审计”、在企业集团内部开展各种评价、监督工作。与外部审计关注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不同,内部审计更多关注的是企业内部存在的风险、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促进企业健康规范发展。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首要原则,为了更好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内部审计效果,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建设至关重要。

一、当前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建设难点分析

(1)内部审计在组织架构上的不独立

内部审计要保持其独立性,首先要在组织架构上拥有独立性。然而,就目前大多数企业而言,内部审计并没有实现在企业组织架构的独立,这主要体现在部门设置的不独立与负责领导的无权力。首先,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上缺少独立性,当前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普遍做法是把审计部门设置在某个部门(财务部、纪检部、人事部)之下,也就是说审计部门不仅不是一个与企业其他部门平级的部门,而且在人员的配置上也没有专门的人员配备,而是有所属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兼职。更有甚至,不少的企业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所谓的内部审计工作只是由企业临时抽调组成的内部审计小组进行审计。其次,内部审计隶属关系不合理,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隶属关系和领导层次的高低。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和权威性越高;反之,则越弱。

(2)内部审计过程中的不独立

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涉及企业的各个下级单位、各个部门、各项业务,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这也给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是资料收集方面对被审单位或部门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因为人力、时间的限制,目前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多是要求被审单位或部门提供审计需要的相关资料,然后审计部门再针对这些资料进行审核、检查,虽然这样的操作更加快速、效率也更高,但是却无法保证审计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各个单位、部门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分内的工作,对于内部审计部门多是应付态度,甚至为了不暴露部门内部存在问题,存在提供虚假信息的现象,这些都会造成内部审训头真。二是内部审训专业人才配备不到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开展离不开专业的执行人员,而目前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是从行政部门、财务部门抽调过来,这些人对审计工作的认知、审计知识的掌握都比较欠缺,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开展。

(3)内部审计结论的不独立

相比外部审计,内部审计说到底更多是企业内部的自纠自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给企业的内部审计结果公开、使用带来相应的阻碍,导致内部审计结论被篡改、曲解,不能真正发挥其企业内部监督的作用。一方面,内部审计结论不真实,如果是外部审计,因为不存在利益关联的问题,审计部门可以毫无顾忌的给出审计结论,但是内部审计却不容易做到这样,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还是不能完全脱离于其他部门之外,甚至存在利益往来的现象,也会导致内部审计部门在出具审计结论时避重就轻,极大地降低了内部审计结论的真实性,削弱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另外一方面,在内部审计结论的使用上缺少独立性,内部审计结论的公开与执行通常要经过企业管理层的审批,这就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只拥有出具审计结论的权力,却没有审计结论的使用权,存在审计问题被掩盖的现象。

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建设的对策

(1)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什么样的机构位置直接决定了其作用的大小,企业的内部审计要维持其独立性,那就首先要解决它的机构设置问题,这是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建设的重要基础。首先,要设置独立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企业要从根本上认识内部审计的目的和意义,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防控、运营效率提升、管理目标实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内部审计部门设置纳入到企业治理结构的整体规划当中。为了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够隶属于任何其他的企业职能部门,也不能与其他职能部门合并设置。只有内部审计部门平等、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才能真正规避彼此之间的利益关联,才能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不受其他职能部门的影响。其次,要配备具有实权的内部审计领导。因为内部审计的特殊性,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被授予相应的权力,因此企业要通过管理层领导的直接负责来赋予内部审计部门相应的职权,最好是与董事会领导相挂钩。不管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还是企业内部审计的职权分配,都是在为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开展提供必要的组织支持。

(2)加强内部审计的过程管理

首先,在资料的收集上要采取多种收集方法。为了确保审计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审计部门不能单纯的依靠被审单位或各个部门自觉提供资料。在被审单位或各个部门提供审计资料的基础上,内部审计部门要运用相应的方法对资料进行补充、验证,比如通过实地走访、访谈了解被审单位或各部门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只有在资料的收集上做到客观、全面,才能为后续有效的审计分析提供良好的基础。其次,要构建一支专业内部审计人才队伍。一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而能够运用专业的审计方法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二是在职业道德方面,要增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因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能否客观的进行审计,直接决定了审计结果的科学性。试想,如果审计工作人员不遵循专业伦理、丧失职业道德操守,那么企业的内部审计只会停留在形式上,甚至发展成掩盖企业内部问题、包庇违法犯罪的保护伞。应该说,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管理,本身也是内部审计机制构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建设的关键环节。

(3)推动内部审计结论的有效使用

如果内部审计结论不真实,那么内部审计就毫无价值;如果内部审计结论不被使用,那么内部审计结果只是一纸空文,通过相应的措施推动内部审计结论的有效使用,也是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建设的应有之义。一是,要确保审计人员在内审时免受威胁,这就要求企业不仅仅在内部审计部门设计上是独立的,在内审人员的绩效考核上也应该是独立的,即内审人员的绩效考核不是由其所审计的部门来做。只有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内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利益关联,才能更好的保障内审部门客观、真实的反馈各个部门存在的问题。二是,要赋予企业内审部门公开、执行审计结论的权力。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发现潜在风险的利器,也是企业完善其内部管理的重要机制,企业的内审部门不应该只是一个调查分析问题部门,更应该是一个风险监管完善的部门,它应该具备通过审计结论的执行去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职责与权力。

三、结语与展望

综上所诉,内部审计至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要重点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建设。只有保证了内部审计在组织架构设置、审计过程实施、审计结论应用等方面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公正性和客觀性,才能体现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完善、经营效益实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玥.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J].今日财富,2016(16)

[2]宋家玮.浅谈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问题及相应建议[J].广东经济,2017(12)

[3]马顺欣.当代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8)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