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督与公司避税行为之间的关系

2019-06-11 05:49吕相宜
财讯 2019年9期
关键词:公司治理

摘 要:如今的信息时代,媒体的监督与报道似乎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公司的各个方面。之前的研究数据证实,在公司治理与避税的行为中,媒体监督通过报道产生的压力可以发挥重大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影响公司的行为。本文从媒体监督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媒体正、反面报道与公司避税的关系以及媒体报道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监督与公司避税行为呈负相关关系,且媒体反面的监督报道对于公司避税行为的抑制效果更佳。

关键词:媒体监督;企业避税;公司治理

纳税是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规避的问题。大部分的企业都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税收筹划手段规避税收成本,以减少这一成本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提高企业的真实盈利水平。从公司治理、政府监管到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运作等避税影响因素的研究均很成熟,但有关媒体等公众监督方式对企业避税的作用还少有涉及。

一、公司避税行为介绍

传统研究观点认为,公司规避税收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公司的净利润,当避税后的收益大于成本时,公司价值便得到提升。而公司避税的原因在于公司两权分离时存在有自利动机的内部人员借助规避税收的行为获取利益。近几年来,研究文献开始从代理观的角度进行讨论,即在一个统一标准的委托代理框架下研究公司的避税行为,并重点关注由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问题带来若干问题。

当两权达到高度分离时,会出现效率低下、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矛盾以及相关代理问题的产生。公司通过非公开交易的方式实现避税的同时,也为高层管理者的机会主义提供了充分条件。同时,有研究认为公司的税收规避行为与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投资效率、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以及政府的征税强度等因素有关。而无数的实践则证明,公司规避税收的行为只能在良好的治理环境下发挥作用,最大程度的增加股东财富。

二、媒体的作用分析

(1)媒体的信息中介作用

在国外,媒体常被称作第四种权力,独立于原有的司法权、行政权、立法权以外。而在现有的资本市场中,媒体的作用更多是成为公司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中介。媒体在上市公司对外公告的信息发布过程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能够将信息传递给经验丰富或经验不足的投资者。与此同时,媒体也可以将信息传递给公司高层管理者、公司外部监管者以及其他类型的市场参与者。

(2)媒体监督的公司治理作用

1.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虽然媒体监督影响着公司管理层执行满足市场预期的盈余管理决策,媒体监督的提升却降低了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因此由媒体监督的公司,治理作用总体表现在抑制管理层主观的盈余操纵行为。而媒体又将其划分为含有一定信息量以及完全不含有信息的消息,含有一定信息量的媒体监督信息与盈余管理决策呈负相关关系,而完全不含有信息的媒体监督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

2.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媒体的正面报道能够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负面报道的影响则不明显。这时候,媒体监督的水平越高,上市公司的权益成本与债务成本便可以更加有效地减少。而对于债务成本来说,媒体信息对上市公司权益成本的影响更甚。

3.媒体监督的作用机制

媒体监督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种:声誉机制和市场压力机制。

1)声誉机制。首先,媒体监督能够促进市场监管部门完善市场机制,起到震慑上市公司、增强公司综合治理能力的作用。其次,管理层需要帮助公司树立优良的社会形象与声誉,更要注重公司员工的未来发展。最后,公司本身的公众形象可以避免在处理公共关系的过程中出现其他问题。媒体监督使管理层的声誉成本和法律处罚成本提高,公司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而减少。

2)市场压力机制。对于市场压力机制,研究者认为:给管理层制造压力的是媒体监督在公司治理中对信息的关注,这种压力促使管理层通过控制盈余的方法来满足市场对公司的预期。他们还发现,媒体监督对于公司长期盈余信息传递的效率有明显提升作用,而这是公司管理层所要面对的市场压力之一。

三、媒体监督与公司避税行为之间的关系

媒体监督与公司避税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媒体监督独立于市场与上市公司之外的外部环境,能够通过信息传播和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等方面提升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市场外部监管者和投资者可以根据媒体信息更加深入了解公司的收入构成、整体的运营情况以及主要成本费用构成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管理层使用复杂交易程序来规避税收的难度。

(2)市场外部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媒体的信息披露更快地了解公司管理层在规避税收的操作中是否存在着寻租等非税收成本行为。这些行为能够降低投资者对股价的心理预期,从而减少公司管理层以提高股价作为条件,强迫公司大股东给管理层施加压力,用以维持当前股价的平稳。

(3)在对媒体监督的作用机制分析中我们可知,媒体通过利用声誉机制与市场压力机制来影响上市公司的行为,以达到更好进行外部治理的目的。故而,媒体监督加强了公司管理层声誉的影响力。在有媒体监督关注的环境条件下,管理层会因害怕形象受损而更加关注自身声誉,而避税的声誉成本也会随之提高。市场压力机制则是指媒体监督的巨大舆论压力导致政府或公司行政部门介入并完成监督的作用。

前文中介绍,因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公司管理层与内部人员在规避税收背后掩藏着隐形的自私机会主义行为,如转移公司资产、主观投资低效、高额在职消费、掩饰公司有关负面消息等,而媒体监督则能够引起相关行政监管机构对以上问题的关注,从而使公司管理层不再避税寻租。而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间接收益便有可能转化为成本。这时候,受媒体监督,关注度较高的公司,因为遭受到巨大舆论压力,公司的行政部门在对管理层违规处罚时就可能更严格。

四、媒体监督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媒体对公司的监督关注度越高,公司规避税收的程度也就越高。而媒体监督与公司治理之间也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避税行为需要良好的公司治理予以配合,从而保证避税行为最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想要合理地规范公司的避税行为,媒体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外部监督工具,

(2)本文发现,公司的避税程度与公司相关财务方面的媒体监督关注度呈正比关系。而非财务方面的媒体监督关注度与公司避税行为并没有明显的关联性。这说明相对于非财务方面的媒体监督报道,财务方面的报道规范治理效果更明显,给管理层带来压力也更多。

(3)股东与公司管理者、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媒体的监督报道下更容易减少。故而,研究媒体监督信息不对称与代理冲突两个方面的问题也能够得出对公司避税影响的结论。

当今的媒体时代,互联网、社交网络的出现使得信息传递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因此,在新媒体与大环境融合的情景之下,媒体监督以及其他相关的外部环境如何影响公司避税与治理作用同样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 才国伟,邵志浩,徐信忠.企业和媒体存在合谋行为吗?——来自中國上市公司媒体报道的间接证据[J].管理世界,2015,(7):158-169.

[2]孔东民,刘莎莎,应千伟.公司行为中的媒体角色:激浊扬清还是推波助澜?[J].管理世界,2013,(7):145-162.

[3]李培功,沈艺峰.经理薪酬,轰动报道与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J].管理科学学报,2013,16(10):63-80.

[4]李培功,徐淑美.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共识与分歧[J].金融研究,2013,(4):196-206.

[5]刘欣华,吕萨萨.管理者特征对上市公司避税行为的影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4):49-57.

[6]卢文彬,官峰,张佩佩,邓玉洁.媒体曝光度,信息披露环境与权益资本成本[J].会计研究,2014,(12): 66-71.

[7]逯东,付鹏,杨丹.媒体类型,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J].会计研究,2015,(4):78-85.

作者简介:吕相宜(1994-),女,满族,甘肃省天水市人,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7级会计硕士,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税务筹划。

猜你喜欢
公司治理
内控建设、公司治理和产权性质
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协调
财务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室内装潢宜俭朴宜居宜习宜养生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双重股权结构的利弊分析与立法建议
我国家族信托的法律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浅析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