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对农民获得感的提升效用

2019-06-11 05:49王浩磊吴霞
财讯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业互联网

王浩磊 吴霞

摘要:随着“互联网+”概念的进一步深入,跨界融合,与现如今社会中的各种行业和领域进行深度融合之后,也为各大行业和专业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新的平台以及新的机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达,也在不断与农业进行深度融合,这样的融合为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带来很大程度的帮助。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入融合,也令广大农民的获得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诚然,互联网为我们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程度的便利,建立在互联网平台基础上的农业,也在不断地蓬勃发展,展现出农业的新活力。农业是我国国本,是国家大计,广大农民又是农业的根本,让农民提升获得感十分重要。本文就“互联网+农业”对农民获得感的提升效用做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农民获得感;提升效用

随着农业的改革不断深化,农业信息化也渐渐走上时代的舞台和公众的视野。这样的成果,最先获益的必然是农民,是广大从事农业的群众。随着“互联网+农业”的不断实现,对于农民的生活生产都带来了巨大的成果和效益,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令生产的信息化和相关农业科技的普及化进一步得到了一个较好的落实和极佳的成果。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离不开时代的发展的,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各行各业有了更为宽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科技、信息等共享传播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进一步促进了相关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提升了人们的观念,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也提升了广大农民群体的获得感。

一、“获得感”的实际意义和延伸意义分析

(1)“获得感”基本实际意义分析

我国自古就以农业为国本,重视农业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的国家政策之一。广大农民群体过的怎么样是直接涉及到农业发展的。同时,农业发展也会自接影响到农民群体的满足感、获得感。正因为有这样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发展农业有效的重要指标就是,使农民获得感有所提升。 “获得感”一理念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其概指三方面,一方面是指提升广大农民群体的收入,收入提升了,生活水准和经济水平就有一个稳步上涨,从而进一步令农民从农业中真真实实的获得经济方面、生活方面的提升。

总的来说,只有将这三方面全面获得、全面达到,满足其根本要求,才算是令农民获得感有所提升。然而提升农民获得感是需要有一定的条件的,农民经济增长和精神满足也不是平白无故就有的,需要有一定的科技化举措。

(2)“获得感”对于农业与农民的延伸意义分析

如上所述,获得感就是不断提引农民的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满足感,农民获得感的提升因此也具备着较强的先决条件。想提升农民的获得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产增收,只有增产增收才可以辅助农业经济的不断上涨。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普及相关的农业科技就十分重要。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也在一定试点范围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成果,然而想令农业科技进一步的普及和广泛化却十分困难,正因为这样的困难,也让农业方面和农民获得感方面的提升出现了障碍。其原因也是因为我国地域辽阔,农业广泛,不同的地质情况、环境情况十分复杂,多样性的土地等方面情况进一步造就了相关科技的普及出现一定程度的困难。除此之外,农村地区往往交通不是特别便利,信息流通较慢,相关的农业技术支持没办法送到急需支持的农村地区,从而令该地的农民获得感提升,没有最基础的物质经济提升保障。

可以说,获得感的提升离不开农业科技、政府政策、农业信息等多方面的获得。然而大多数农村的交通不便利,信息发展不够,信息化技术的投入较少,这就进一步障碍了广大农民提升获得感,将这些途径进一步受阻。农民的迫切需求是刻不容缓的,更是不容忽视,不容轻现。应对这些问题,随着“互联网+农业”的进一步开展和普及,很多问题就在悄然间不断改善,对于信息等方面的迅速发展,也有着一个较好的提高。

一、“互联网+农业”的实际开展工作

(1)互联网推行举措分析

互联网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其实际投入影响到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又水浅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程度的帮助。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实际推广和使用,也对农村地区的信息推广、发达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帮助。随着互联网走进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农民的生活也有极大的改观,令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不再是道鸿沟。二者有着共通的联系渠道,不断获取最新的相关信息及资讯。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普及,“互联网+”词也在不断和农村、农业进行深度融合,从一定程度上改革了传统的农业模式。互联网进入了农村地区,“互联网+”也紧跟互联网前进的步伐,进行一定程度的深度变革,令传统农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发生一系列的改变。

(2)“互联网+农业”的实际工作开展分析

“互联网+”的概念并不仅仅是将互联网和某个行业相提并论,而是将二者的概念和领域进行深度的交融。将行业或专.业领域建立在互联网的平台上,用联网开启新的行业模式和新的运行模式,进一步将这些行业在互联网的角度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而该类模式的运作是离不开互联网的,所以进行“互联网+农业”的相关工作时,第一步就是冷互联网进行实际的普及。根据2016年的相关统计我们可以得知,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五十多,农村普及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多。这样的互联网普及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互联网+农业”的普汲,让“互联网+农业”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变成了唾手可得的事情。因我國农民人口众多,农业更是国家发展的重点,所以“互联网+农业”的进一步深入改革十分重要。建立农民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对于“互联网+农业”的认知,更是相关工作开展的最重要一点。

在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首先开展了“互联网小镇”,将互联网和农村的经济紧密联系。一方面利用互联网不断科普相应的“互联网+农业”的知识,利用“互联网+农业”来提升人们对于农业科技、农业技术的认知,进一步提升该类技术和科技的实际应用。同时,另外一方面互联网又与人们的生活深度融合,将淘宝、网购等电子商务带到农民的身边,为农民的农业产物带来更大的商机和机遇。这一系列的工作开展,令互联网真正地深入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之中,不断提引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质量,提升农民的经济收人。相关工作的开展具备着较强的实际意义和实际价值,有助于提升我国广大农民群体的获得感,真正意义上提高农民群体的经济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互联网+农业”对农民获得感提升的具体效用分析

(1)持续增加经济效益

增产增收一直是国家农业和广大农民想看到的事情,一方面增加产量可以提高国家农业方面的增长,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农民个体的经济得到一个较好的上升和提高。然而现代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我国现如今缺的并不是新型的农业科技,相反缺少的是广大农民群体对于农业科技的认知及普遍化的使用。这些问题.直困扰着农业的发展,令农民增产增收,经济稳步上涨成为一个新问题。如前所述,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农村地区的交通不够发达,信息流通不够迅速,农业支持不足。而“互联网+农业”这样的新型模式,极大程度地改善了这样的情况。由于互联网具备着较强的无地域性和无局限性,所有的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原本没办法接触到的,现在却能够一触即得。

在这基础上,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有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们的农业产物可以通过网络渠道、物流渠道直接送達消费者手中。这样一来,令农民的农业商机可能性越来越大,不断提升了广大农民群体的获得感,令经济持续的上涨,提升了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

随着农业经济不断上涨,直接受益的就是广大农民群体本身。从农民获得感的角度来讲,最直观的一点就是经济方面的增长。增产增收,才可以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提升是离不开相关的经济效益的,随着“互联网+农业”的不断深入,就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的相关农业科技的认知和应用。这样‘来,农民持续的增产增收就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持续增产增收,经济稳步上涨变成了一个轻而易举的事情,随着农业的不断进步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进而提升农业经济,加强广大农民群体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在提升农民获得感方面,“互联网+农业”最先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广大农民农业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物质经济收入,令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从该类技术的实际应用中,真真正正的“得到”了。

(2)提引农民的精神满足和精神感受

从前农村交通不够便利,农村的经济、生活、物质、精神、信息流通等方面的发展都十分受阻。这样‘来,让所有人都感觉农村是一个落后的地方,农民是十分“接地气”的一个社会群体,让农民精神满足和精神感受方面加大程度受挫。然而随着“互联网+农业”的不断深入普及,信息的便捷和信息的交流,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对于外界信息、外界资讯的获取情况,令农民也开始接上了“城市气息”。精神感受和精神满足十分重要,这样的信息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让广大农民的精神诉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同时令农民与时代接轨,与城市挂钩,让二者密不可分。在精神饱足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平等,有足够的信息获得量,就可以进一步令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满足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互联网的无地域化、无局限化,令原本偌大的世界也变得十分紧凑,让人们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天南海北通过网络就能了解。正因为这样,从一定程度上让农民了解了国家和世界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正因为该类技术的实际应用,才让农民的精神满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让农民的获得感有所提升。总而言之,该类技术的实际应用有着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令农业方面有一个整体的提升,令广大农民的获得感有效提升。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深入和落实,令农业的提高也变的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期待“互联网+农业”为我国的农业带来更大的实际效益,更有效地提高农民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苏岚岚,彭艳玲,孔荣.农民创业能力对创业获得感的影响研究——基于创业绩效中介效应与创业动机调节效应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6(12):63-75.

[2]李巨银,张红红.”互联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的作用[J]农民科技培训,2016(1):36-36.

[3]卢飞,张建清,刘明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J]保险研究,2017(12):67-78.

[4]唐有财,符平.获得感、政治信任与农民工的权益表达倾向[J]社会科学,2017(11):67-79.

[5]倪志良,贾占标,解萧语.相对剥夺、非农就业与农民幸福感[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38(12):64-74.

[6]李长安.让农民在互联网发展上有更多获得感[J]农村工作通讯,2016(11):48-49.

[7]程先勇.可持续生计与农民工城市化决策——以建筑业农民工为例[J]江汉论坛,2017(5):25-30.

[8]陈波,刘波.农村内生公共文化资源优化聚合与服务创新研究——基于场景理论的分析[J]艺术百家,2016(6):44-51.

猜你喜欢
农业互联网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张北“未来农业”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