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总体性问题与应对策略探析

2019-06-11 05:48余雪文
财讯 2019年8期

摘 要: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特殊性,链式工具的盲目套用与硬嵌造就了绩效评估的总体性问题,如何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总体性问题,围绕创设评估工具、强化群众参与、推行实绩晋升等三个层面探讨了有效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链式工具;实绩晋升

作为一种政府管理的有效工具,绩效评估应当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之上,将解决社会矛盾、消除不平等根源设置为绩效目标,依托议行合一的管理体制与实绩晋升的行政文化彰显出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独有特色,进一步提高政府绩效的量化、计量水平,推进行政管理效率与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

一、现阶段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总体性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政府的绩效评估模式主要包含七种类型,分别由纪委、财政部、审计部等多个部门负责主管,秉持着西方实用哲学观点与寻找最大公约数的思想进行绩效评估关键流程的总结,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收集政府绩效信息——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五个角度进行目标分解——围绕分解目标进行具体指标细化——开展以月、季或年为单位的评估——从总体与分指标两个角度呈现评估结果——依据“一票否决”进行评估结果的再次判定——应用评估结果进行激励措施与管理指标的制定,以上步骤即构成了绩效评估的链式工具。

在此模式下,我国政府往往选择将链式工具直接应用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甚至部分政府受到时间、资源等条件的限制而将链式工具进行再次简化,例如只选取“目标分解——具体指标细化——开展评估——呈现评估结果”这一模式,只注重获取到绩效评估结果,却并未考虑到如何利用评估结果优化我国政府的激励与管理模式、提升绩效水平。同时,这种链式工具的生硬套用与嵌入虽然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政府获取到绩效评估的结果,但却忽视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辩护性、符号性本质,并不会真正体现出中国的国体、政体与行政文化本质,造成了地方政府的GDP崇拜、面子工程等问题,不利于政府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更不利于社会矛盾问题的解决。

二、基于当前政府绩效评估问题的应对策略探讨

(1)依据国家性质,创设评估工具

首先,政府应当着力解决经济收益与经济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将其与权利平等共同纳入到绩效目标与考核指标中,依托定期绩效评估考核各项指标的具体落实情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买房难”、“上学难”等社会不平等问题。其次,应当着力借助宏观调控手段扶持生产工具产业的发展,依托先进的电子技术、科学技术进行高精度材料、精密机床的研发,确保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先进生产力水平。最后,还应当大力推进生产力解放,将诸如小煤窑、过渡的房地产开发等落后生产力予以坚决淘汰,并将其纳入到政府评估体系与追责指标的建设范畴中,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解放与进步,扩充政府绩效评估的范畴。

(2)强化群众参与,实现直接民主

长期以来我国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因此更应当着力强化群众参与,选取群众代表共同完成绩效目标的设置。具体来说,政府可以委托其他省市地区的高校、研究所等第三方机构进行群众代表的随机抽选,选取公民的身份证号、户口本编码等信息作为数据源,还可以采用抽样选取法进行绩效数据的获取,避免政府产生绩效数据作假行为。在此模式下,可以真正使人民当家做主的实践得到有效落实,依据人民诉求进行政府绩效目标的确定,以此推动政府管理行为的实施。同时,人民群众既可以参与到绩效指标选取的过程中,又可以深入参与到收集绩效数据、制定绩效报告、使用绩效评估结果等各个环节中,真正实现了全民、全过程参与,践行了程序民主、行动民主与行政民主的精髓,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下直接民主的有效实现。

(3)推行实绩晋升,革新行政文化

首先,政府应当积极推行实绩晋升机制,实现绩效评估结果的量化与刚性化处理,深入绩效评估全过程执行问责,依据干部的实绩进行奖惩措施的科学选取,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估的有效性,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政府管理质量与水平。其次,应当着重将政府公务人员的德行纳入到绩效评价的范围中,设置细化的德行指标,运用调查走访、随机抽样等方式获取到群众的口碑数据,以此进一步提升政府公务人员的德行水平。再次,应当将自由裁量纳入到绩效评估体系中,推动依法行政和以德行政的相互融合,消除政府公务人员墨守成规的问题,依据完备德行进行刚性事宜的开展,进一步解决现阶段政府普遍存在的行政空转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最后,还应当依据行政程序执行绩效评估体系的全过程问责,严格整治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模式,实现对过程性违法违规问题的有力打击,进一步优化政府工作流程、完善责任底线的设置,从而在日常管理活動中更好的解决责任问题,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三、结论

总而言之,政府绩效评估的开展致力于真实反映国家现阶段的绩效特征,为公共管理与提高政府绩效提供借鉴依据。基于此,应当着力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政治体制、行政文化等要素进行绩效评估工具的合理创建,确保能够有效结合社会主义属性提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政府绩效的健康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于文轩,马亮,杨媛.政府绩效外部评估:现状评价、问题识别与前景展望[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6,(05):13-23+125.

[2]高树彬.面向服务型政府绩效管理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2.

作者简介:余雪文,1986年9月,女,广东韶关人,本科,中级会计师,政府绩效评价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