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先进典型性调研

2019-06-11 05:49胡冬梅
财讯 2019年9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现状分析

摘 要:众所周知,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而且各级政府进行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农村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为了响应十九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号召,特此对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相关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浅薄建议,并以在2018年2月5日获得县级先进村的四川省宣汉县花山村为例。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典型性调研;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一、前言

关于文化建设,十七届六中全会将会议议题确定为大力振兴我国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动力;而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并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还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关系着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满足,关系着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以,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是社会发展之需,符合时代进程。

就整体而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仍然相对滞后,还不能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轻文化重经济的思想未得以转变,偏远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农村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文化管理体制不完善等。为了更加充分了解农村文化生活现状,从而为农村文化建设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和浅薄建议。在四川省宣汉县附近村镇开展此次调研活动,希望共同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文献查询(借鉴国内外经验)与实地考察(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案例分析等)相结合,从而更全面对农村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二、现状描述

通过调查问卷与口头访问的方式,获得了以下宝贵的真实数据:

(1)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占63.64%的人们职业均为农民,只有占9.09%的人们职业为农村文化骨干;而在这些调查对象中,54.55%的人们文化程度为初中水平,且比例最大。

(2)由数据可得,对于家庭年平均文化生活支出,45.45%的人们在300-800元之间,300元以下的比例占36.36%。

(3)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国家出台农村文化建设相关政策了解程度,比较了解和听说过不太了解都占有45.45%。

(4)据数据显示,81.82%被调查对象的文化体育娱乐生活主要是看电视,其次是上网,而看戏(文艺演出)和跳舞、健身运动的比例为0%。

(5)关于本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的问题,约占45%的人们表示很少被利用,约占36%的人们则表示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6)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大多数人们主要通过街坊邻居了解村中各类文化活动信息,约占64%,比例最大。占45.45%的人们对农村文化生活不太满意,而满意者只占27.27%,形成鲜明对比。

(7)调查数据显示,约占45%的人们讲述其所在的乡镇没有文化活动中心,而且81.82%的人们认为现阶段有必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因为这样能够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水平。

(8)由数据可得,当条件不允许时,大多数人认为,是由于没人组织的原因阻碍了其参加业余文化活动。

(9)根据调查结果,有54.55%的人们认为村中应开展政府组织的送电影送戏下乡以及开展乡镇文艺会演等文化娱乐活动,并且有72.73%的人希望村中增添村级体育健身器材(球场、乒乓球台、秋千、吊环、健身设施等)公共文化设施。

(10)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大多数的人们认为打纸牌、打麻将等活动属于赌博行为,比例占到72.73%。对于农村文化建设中包含科学方面的内容,63.64%的人们认为本村封建迷信思想的严重程度为一般。

(11)当谈及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哪些时,有72.73%的人们表示应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其次有63.64%的人们表示要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这与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题与思想高度吻合与接洽。

(12)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占63.64%的人认为农村文化

建设应该靠政府和农民共同努力。并且人们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更多的涉及政治、经济、卫生健康、教育方面,只有约占36%的人认为应涉及体育方面。

(13)对于进行农村文化建设政府应如何做,大多数人表示应首先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和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如古镇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

三、分析

(1)问题

综合以上对调查问卷的整理与描述,了解了不同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与看法。通过查找和分析相关的资料文献,结合实际生活状况,发现以下问题:1.与当今文化程度水平的发展趋势相比,农村人们的文化程度水平整体上偏低。2.每个家庭年平均文化生活支出较少,可见农村人们进行文化生活的频率不高。3.人们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国家出台对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政策的了解尚有欠缺。4.人们的文化体育娱乐生活主要是看电视,说明其文化体育娱乐生活比较单一,且严重忽视看戏(文艺演出)跳舞与健身活动。5.整体而言,一些地方的文化基础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很少被利用或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的问题,导致资源浪费。6.人们了解村中各类文化活动信息主要是通过街坊邻居,形式单一,方式传统,传播性不强,且其对农村文化生活的满意程度不高。7.大部分村镇缺少文化活动中心,但是人们强烈认为应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说明文化建设相关内容与人们对其的追求并不匹配。8.在一些村镇中,当条件不允许时,主要是没人组织的原因阻碍了人们参加业余文化活动,说明村镇缺少带头人,忽视了乡镇地方文化活动的发展,导致村镇与城市的差异较大。9.人们希望村中开展政府组织的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乡镇文艺会演等文化娱乐活动,并且希望村中增添村级体育健身器材(球场、乒乓球台、秋千、吊环、健身设施等)公共文化设施,说明了人们对更好地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给予极大地希冀。10.对于文化建设中的科学方面,人们能够意识到打纸牌、打麻将等活动属于赌博行为,本村封建迷信思想嚴重程度为一般,说明农村文化建设在科学方面也应当引起重视。11.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按被照调查者比例大小排序,主要有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加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增加政府经费投入等。12.对于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人们认为政府和农民应该共同努力,应更多的涉及政治、经济、卫生健康、教育方面,忽略了体育方面的发展,说明一些村镇对体育发展的不重视,没有达到完整全面地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1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多数人们希望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发展农村特色文化,说明人们思想意识比较高,但据走访发现,一些地区并未付诸实践行动。14.对于文化建设中的教育方面,在走访中发现,一些村镇学校设备设施尚未齐全,学习平台单一,学习方式仍然比较落后。加上村镇条件艰苦,师资力量较城市弱。15.对于文化建设中的图书馆方面,仅有镇上学校或者县里有公共图书馆,而村镇并未设置或者说仅有少量图书可供使用。

(2)原因

对于农村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以及问题,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思想意识、人才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地分析:1.经济方面:经济是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一些村镇由于经济欠发达,农村公共文化资金投入不足,自然难以跟上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进程。2.政治方面:近年来,国家充分重视文化建设方面,也有许多利于文化建设方面优惠政策,但政策从中央到地方,经过一些系列的传达过程,对于不同地方不同区域,政策难免会一波三折,人们也缺少对政治的关注。3.文化方面:自古以来,人们都重视经济建设,而忽略了文化建设,故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村文化产业滞后、文化活动稀少,这是先天原因。4.社会方面: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与进步,对精神方面地追求正逐渐超越对物质方面地追求,目前的文化生活水平已满足不了人们对其的需求。5.教育方面 :虽然国家目前已在大力发展村镇的教育事业,但是“教育大计,百年为本”。对于村镇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6.思想意识方面:总体而言,人们的思想意识已经大大提高,但仍有一些人们思想意识认识不足,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7.人才方面:多数村镇人们文化水平偏低,加上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匮乏,文化工作者队伍不稳定以及当地政府文化部门未能很好的履行领导文化建设的职能,导致农村文化建设未能很好发展。8.体制方面: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是前几年比较炙手可热的词汇,即使目前情形有所缓解,但落后的农村轻视文化、发达的城市重视文化,仍对农村文化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3)对策

1.村镇要大力发展本地经济,不能仅仅依赖政府的政策优惠与经济扶持进行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自力更生”。2.倡导人们关注国家政治的发展方向,关注有利于本村镇发展的有利机会,抓住时机。3.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加大农村文化产业兴建力度,发展村镇文化活动。4.重视村镇教育发展,继续加大对村镇教育的扶持和帮助,完善教育设施设备,提高村镇教育水平。5.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让人们从轻视文化建设到重视文化建设的过渡。6.政府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履行好领导文化建设职能,各司其职,注重村镇文化建设。7.引进高素质有能力的人才,适当提高乡镇文化工作者待遇,稳定文化建设者队伍。

四、結论

文化建设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在我看来,农村文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村镇人们的文化程度水平整体上偏低、进行文化活动的频率不高、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政策的了解欠缺、思想上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农村公共文化资金投入不足、政府文化部门未能很好的履行领导文化建设的职能、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匮乏以及农村文化产业滞后等。我们需要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创新,探索多种有效途径,从多层次多方面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能充分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当然,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互帮互助,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简介:胡冬梅(1997—),女,汉族,四川达州市人,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