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历程、问题与解决对策的研究

2019-06-11 05:49李俪平
财讯 2019年9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摘 要:普惠金融旨在为社会各阶层提供适当的金融服务,从而使更广泛的群体参与到金融市场当中来,让各个阶层都能享受到金融带来的好处,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普惠金融发展历程的介绍和对普惠金融概念的解释引出普惠金融,继而阐释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研究发现,提升商业银行服务水平,鼓励金融创新,加强立法,普及金融知识,完善风险评估体系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普惠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一、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公益性小额信贷。20世纪90年代,最早出现的普惠金融模式为小额信贷,主要目的是扶贫,这样做能帮助减缓农民的贫困,是普惠金融的本质的表现,也是扶贫的一种新的尝试。

第二阶段:发展性微型金融。2000-2005年,此阶段的普惠金融的形成了有规模的金融体系,正规的金融机构也参与其中,其主要手段为介入小额信贷,自此,我国的普惠金融又迈上了新台阶。

第三阶段:综合性普惠金融。2006-2010年,此阶段银行业也参与到其中,提供支付借贷等金融服务。这也是普惠金融从“自然生长”向“非自然生长”的转变,将普惠金融与银行系统接轨,更好的规范普惠金融的发展。

第四阶段:创新性互联网金融。2011-2015年,在此阶段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并推动金融业,形成了更便捷的新型金融业务。

二、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普惠金融也在迅速发展和成熟,并产生了诸多问题。事实上,普惠金融是否真的普惠在众多研究中有诸多质疑的声音。普惠金融的一大目的就是消除金融排斥,而在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

(1)区域普惠金融发展不平衡

城乡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分布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银行,ATM机等覆盖率明显低于城镇。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其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大大的侵蚀了普惠金融的效力。

(2)普惠金融发展缺乏健全的制度规范

我国针对普惠金融发展的规章制度虽然已经提出,但还未提升到法律层面。许多针对小为企业贷款的文件不够明确,导致企业无法切实的享受到政策带来的优惠,那么普惠金融的效力也无从体现。在信用评估方面,难度也很大,搜集信息难,信用评估没有基础。

(3)金融排斥带来的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

实践中经常会由于中小企业稳定性差,承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出现金融排斥,即商业银行会变相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使普惠金融作用力受限。

(4)普惠金融要求的数据分析能力高,部分商业银行难以达到

众所周知普惠金融面向的是广大社会群体,受众广,人员庞杂,数据难以收集和处理,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手段进行分析和处理。但是部分商业银行的数据处理能力并不能达到期待水准,各个企业的发展情况参差不齐,缺乏符合企业实情的数理模型以解读数据,使普惠金融的分析难上加难。

三、結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普惠金融的发展给我国的宏观调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辩证的对待普惠金融,深刻的认识到普惠金融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对于以上提出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四个角度着手解决:

(1)普惠金融区域协同发展

政府应高度重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及群体,因为在任何经济震荡的阶段,受损失的往往是这些社会底层阶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予以平等对待,并积极主动的研发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供广大社会群体选择,让金融工具不再是社会上层资本社会的专属产品。其次,应普及金融知识,恰恰是因为对金融行业的不了解才让广大低收入群体对金融产品避之不及。

(2)加强普惠金融基础建设,完善体制

制度是基础,只有完善法律才能让中小企业能享受到税收优惠,且有法可依。其次,要提高对中小企业的包容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才是普惠金融的最终落脚点。

(3)提高商业银行服务效率,鼓励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应该为不同的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谋求共赢。在科技不断创新的浪潮中,银行业务被大大的挤占了,商业银行应该积极主动的另谋发展,进行金融创新,以探寻新的出路。

(4)建立中小企业数据库

要想切实的为其谋福利,必要的数据分析不可缺。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面向此群体的数据库,中小企业的数据获取困难,这给信用评级带来了阻碍,也提高了银行的业务成本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

参考文献

[1]蒲玉亭.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时代经贸,2018,(30):82-84.

[2]耿庆峰,万清.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评析[J].北方经贸,2018,(07):94-99.

[3]何宁.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价格的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18,(10):82-92.

[4]孙英杰,林春.普惠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11):70-80.

[5]王伟,朱一鸣.普惠金融与县域资金外流:减贫还是致贫——基于中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01):98-108.

[6]李海燕.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5):103-108.

作者简介:李俪平(1996—),女,汉族,辽宁丹东人,学生,金融硕士,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专硕,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