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地区发展普惠金融的现实阻碍分析

2019-06-11 05:49彭钰程
财讯 2019年9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金融

摘 要:农村乃一国根基,农业是所有产业的奠基石,研究农村地区如何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是必要而现实的。2017年1月25日发布的“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中,党中央明确指示了,要给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利用多种社会资源来提升我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金融是万业的“血脉”,发展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但自古以来,因为农村地区一切现实阻碍的存在,农村都是被传统金融忽视的一块“处女地”。本文旨在分析农村地区发展普惠金融的现实阻碍,浅层次的探究解决方法,提出观点,希望得出能加快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普惠金融;阻碍分析

农村金融和城市金融,在普及率,便捷性,功能多样性上一直有着巨大的悬殊,这造成了农村与城市金融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普惠金融的基本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服务的金融体系。2006年,焦瑾璞划首次在我国提出“普惠金融体系”概念,这个体系不是简单的扶贫,而是以政府援助和市场机制两个方面为内生动力完成的,在商业上是可以持续的。

一、农村普惠金融的概念

2006 年,焦瑾璞划首次在我国提出“普惠金融体系”概念,这个体系不是简单的扶贫,而是以政府援助和市场机制两个方面为内生动力完成的,在商业上是可以持续的。

我国农村金融有着其特殊性,农村基础设施相对城市缺乏,其中金融配套相比于城市更加是贫瘠,但农村作为国家的经济根基之一,同样需要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撑,因此国家提出了农村普惠金融的概念,希望更好的均衡农村与城市间的金融服务。

二、农村普惠金融的现状

据201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每万名农村人日平均享有89个提供服务的金融从业人员,享有2.54个金融基础设施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农村金融相当缺乏,据数据显示:我国行政村助农取款点62万个,普及率为64.37%:电话转帐服务点为55.1万个,普及率57.1%:农村保险服务点4.7万个,普及率7.1%,我国的农村普惠金融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农村金融较城市发展比较不均衡。

三、农村普惠金融的现实阻碍

农村金融服务欠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是市场和计划两种。同时,资源配置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平台上的,这个平台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平台的优劣对资源配置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章将从基础设施、缺乏盈利点、信用收集与生产回报的不确定性三个方面对农村金融欠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

(1)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缺乏,传统金融行业都需建设规模化的基础设施配套才能够开展相应的金融服务,例如银行需开设银行网点,设立ATM机,保险公司需要开设保险服务点,才能提供保险服务,但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巨大的土地成本和建设成本,但原本金融行业对于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量就较少,这就造成了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难以像城市地区一样普及建设,形成了基础设施缺乏的现状。

(2)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乏盈利点,除去少数政策性金融机构,例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也是盈利机构,这种天赋就赋予了金融机构需要自己造血创造盈利的使命,但农村地区生产值较小,农民财富积累较少,给予农村地区提供服务所创造的盈利较之于城市地区很少,除非有政策性的补给,在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划算的生意,这种马太效应又造成了农村与城市地区金融普惠差距的进一步增加。

(3)农村地区的信用数据难以收集,城市地区金融服务人员多,服务网点普及,金融交易密集,金融机构能够较好的收集到城市人口的信用数据。但农村地区原本就属于金融交易的稀薄地区,交易数据与人口信息难以采集,这使得信用数据的收集工作难以开展,加之农村的生产活动周期较长,农业活动受到自然条件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回报率存在着先天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金融机构对于农村地区坏账,可疑性贷款的担忧,这使得金融機构更加不愿意提供给农村地区贷款服务。

分析了上述原因之后,我提出用普及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的观点,希望能对破解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阻碍提供建议。

推进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符合国家要求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创新金融服务体系的号召。互联网金融较之传统金融,具有不需高成本前期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这使得互联网金融所提供的服务能够在农村更广泛的开展,用户只需借助自己的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即可享受到与传统金融所提供的相同的服务。也同样因为互联网金融不需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人力资源也较少的特点,互联网金融的成本较低,相对的盈利能力较强,更适宜在农村地区开展金融服务。最后,互联网金融可以借助大数据的原理,通过多种方法广泛收集信息,能够解决农村地区信用难以收集,生产难以预测的问题,让金融普惠更好的在农村开展。

参考文献

[1]朱迎,刘海二,高见.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实现农村普惠金融[J].新金融,2015,02:60~63.

[2]杨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研究[J].征信,2015,02:21-24.

[3]韩俊.加快建立普惠型的农村金融体系[J].教学与研究,2008,(12).

作者简介:彭钰程(1994/07/12--),男,汉族,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农业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农村金融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野下农村金融供给的优化路径研究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农村金融大变身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与测度:文献综述视角
新农村建设:最优金融支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