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2019-06-11 05:49郑石林
财讯 2019年9期
关键词:融资资金成本

郑石林

一、前言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能否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政府逐渐推出了一系列试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但并未取得显著的成效。因此,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融资对策,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的界定

顾名思义,中小企业就是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2011年6月18日,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按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及资产总额三个指标对各行业中小企业进行了界定。

三、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发展资金主要依靠自筹资金。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资金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居民储蓄存款和存贷差绝对额在不断上升,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作为国民经济最活跃的中小企业却备受融资困绕,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股东投入和内部留存收益。

(2)外部融资过分依靠银行贷款。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外部融资过分依赖银行贷款。我国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资金与其所创造的产值与其所极不相称,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超过20%。

(3)间接融资的保障体系不完善。由于我国贷款担保机构不健全,运行机制、风险补偿机制没有效解决,担保作用有限,我国信用体系缺失,目前的信用评级不利于中小企业,金融业的自身整合和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使间接融资渠道不畅。

四、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方式

(1)内部融资。内部融资来源于企业的留存收益,主要由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决定。同时,内部融资不需要支付融资成本、不会影响股东的控制权,因此是一种首选的融资方式。但由于绝大部分企业留存收益有限,内部融资方式筹集的资金量不大,故往往不能完全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

(2)外部融资。外部融资包括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两种。股权融资主要包括:一是吸收直接投资,吸收直接投资融资成本较低,限制条件较少,但融资量有限,还会影响到股东的控制权;二是发行股票权证,发行股票、认股权证等可以融集大量的资金,但是程序复杂,要求较高,会稀释股东控制权。

债权融资主要包括:一是银行贷款,银行贷款融资速度快、成本低,但财务风险较大,限制条件较多,融资数量有限;二是发行债券,发行债券可融集大量资金,但成本较高、程序复杂、要求较高;三是融资租赁,融资租赁融资速度快,租金还可税前扣除,但租金成本较高,固定的租金支付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五、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由于融资方式多种多样,但每种融资方式都各有特点。中小企业在融集资金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外部因素,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1)融资环境

1.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是指那些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其运行状态。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我国社会安定团结,执政基础稳固,经济体制及方针政策也经历了长时间的考验,而法律体系也在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整体政治法律环境良好。

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包括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经济政策等。我国经济保持平稳的发展势头,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机会。长期来看,总体经济环境向好。

3.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包括科技体制、技术水平、技术政策及发展趋势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先进技术的依赖度越来越大,而先进技术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由国家引领的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及投入,也将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指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和能力的因素,包括行业状况、产品周期、竞争者状况、供应商状况等。企业内部环境对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具备良好的治理结构、若干成熟的产品、稳定可靠的供应商的企业,将对企业的融资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2)融资成本。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融资成本是企业融资决策的关键因素。融资成本的高低,不仅决定了企业融资支付的成本,还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及未来的偿债能力。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应充分考量企业对于资金需求的紧迫度、资金预期的收益率、融资可能引发的风险等因素,只有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才考虑采用相应的融资方式,这是企业进行融资的前提。

(3)融资规模。企业融资规模的确定,根本上还是收融资成本的影响。在融资成本可以承受的情况下:一方面取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潜力,对于发展潜力良好,未来预期投资收益较高的企业,应尽可能地扩大融资规模;另一方面也受经营者风险偏好的影响。风险喜好者偏爱扩大融资规模、风险厌恶者偏向于缩小融资规模。因此,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经营者的个人能力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等,来确定合理的融资规模。

(4)融资期限。企业在保证清偿能力的情况下,要根据融资的用途和自身的风险性偏好,在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两种方式之间进行权衡。一般而言,根据资金用途确定融资期限。如用于补充企业的流动资产,则应选择各种短期融资的方式;如用于长期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則应选择各种长期融资方式。另外,从风险偏好角度来看,厌恶风险的稳健型多采用长期融资方式,以较高的融资成本控制财务风险;偏好风险的激进型多采用短期融资方式,以较高的财务风险控制融资成本。

六、结语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每种融资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根据自身不同发展阶段和对资金的需求来确定融资方式,以更好地规避融资风险,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猜你喜欢
融资资金成本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哲理漫画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