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9-06-11 05:49王小宇
财讯 2019年9期
关键词:养老保险改革

王小宇

摘 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双轨制到单轨制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当前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的流动,增强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的风险意识。此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对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具有较大的影响,对社会保险体制的完善提出新的要求。例如改革时探索什么样模式,如何整合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风险和缺陷,怎样测算并制定科学、常效、可行的改革措施与政策。

关键词: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一直是“特权”保险,即政府养老,个人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這种模式不但制约了人才的流动,而且抑制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待遇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对于社会公平的实现起到了抑制的作用。

(1)改革有助于实现社会人才的流动

碎片化、地域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了许多年,所产生的影响是持续性的、长期性的。基本养老制度若是与医疗制度不统一,更是会对社会流动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对城乡、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形成制度阻隔。针对如此状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平稳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推进机关事业职工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促进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人才流动。

(2)改革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公平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正在逐步地完善,制度覆盖面也在逐步地扩大,要实现不同类型不同人群养老保险的全覆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为如何实现公平,而这也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一直是“特权”保险,个人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不仅如此,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退休后所领取的养老金却是远远地高于企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而这也造成了养老保险方面的不公平。所以这种“特权”保险制度,迫切需要改革。使所有人平等的享受公平的退休待遇。

(3)改革有助于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分成三大方面,即为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又分成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职工养老保险又分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补充性养老保险在当下体现为企业职工的企业年金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职业年金。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则体现为个人账户,即为养老保险缴纳中的个人缴纳部分。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这三各方面构成了养老保险体系的三大支柱,而改革出台的年金制度完善了养老保险的体系,对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的后续问题

(1)改革缺乏配套制度规定

1.国务院出台《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了要建立统账结合的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阐释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要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相一致。该决定是制度的调整和重构,需要建立并完善相关配套的制度,才能得以顺利变革。但是自该政策实施以来,地区之间的差异,机关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差异,导致保险制度也存在差异,加之单位职工身份的转变、经历的转变、都实际影响政策的具体落实。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地细化,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地精算,只有建立完善的精算制度,才能有利于养老金收支平衡。

2.职业年金的投入运营同样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在改革过程中,职业年金是最关键的设计之一。只有精细的制度依据,才能进行合理的投资与运营。而年金的运营需要以安全性作为基础,在控制高风险的投资项目比例下逐步尝试新的投资方向,实现年金的保值与增值,倘若没有了制度测算依据,就很难达到提高职业年金的投资收益率,资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就无从谈起。

3.养老金待遇水平的测算需要精准的制度支持。改革后,人们普遍关心的是自身待遇水平的调整。这就迫切的需要健全的精准制度才可以得以实现。对于改革过程中新的计发办法、新的实施细则,新的指数标准以及新的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都是精准测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这些问题的精准的制度支持是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2)改革解决财务持续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由原来的财政养老转向社会统筹养老模式。这一巨大转变过程中,财政将会承担巨大的经济负担。由原来承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费向缴纳全部在职人员养老金的单位部分转变。此外,财政在承担缴纳在职人员养老保险费20%的单位部分外,还要承担社会养老基金入不敷出时的兜底。随着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加深,财政的负担会更多。例如: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赡养率约为43%,有学者预计到2040年将达到50%,而这些养老保险的经济缺口将全部财政承担。为此,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发展是后续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只有更为深入细化的改革,才能实现顺利地改革。

三、结语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这一改革有助于促进社会人才的流动、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助于促进公平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这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为此需要相关部门和全社会人员的共同努力,要对改革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处理。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改革,促进建成符合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发展需求的新制度,为社会提供稳定可靠的养老保障。

猜你喜欢
养老保险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