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温度对肉鸡生产性能 的影响

2019-06-11 11:01王晶晶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9年4期
关键词:雏鸡死亡率温度

王晶晶

摘 要:种蛋质量、孵化场环境卫生、孵化温度和育雏措施对保持肉鸡最佳生产性能至关重要,文章着重阐述孵化温度和湿度对7日龄雏鸡死亡率的影响。

关键词:孵化;温度;雏鸡;死亡率

过去8年,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家禽饲养中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少。这种转变导致7日龄种鸡群和肉鸡群死亡率增加或发生变化。

这种死亡率的增加表现为典型的细菌感染。这种感染与孵化场的卵黄囊感染/脐炎或感官评价较差的雏鸡无关。事实上,雏鸡看起来健康且有活力,但内部却隐藏着危险,表面上看不出来。

1 死亡率

为了降低雏鸡的早期死亡率,养殖场对引入的种蛋质量、孵化场环境卫生、孵化温度和育雏措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然而,这些方法通常不会改善雏鸡7日龄死亡率。以上因素都很重要,为了保持最佳的生产性能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

我们用试验来评估孵化温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孵化温度与雏鸡相对出雏体重(雏鸡出雏体重占蛋重的百分比)呈正相关,而雏鸡产量又跟7日龄死亡率和7日龄体重相关(图1、2)。

从历史上看,使用巷道式孵化器的经验法则是雏鸡出雏体重等于蛋重的三分之二,即67%,孵化18 d时体重减轻12%~14%。

如今,由于许多箱体式孵化器的风门在 7 d~9 d关闭,因此转蛋时重量损失仅为初始蛋重的9%~10%。

关闭风门有助于控制孵化器中的温度均匀性以及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提高绒毛尿囊膜的发育,但较高的湿度水平会导致蛋重损失较少。

我们通常不会在孵化器中对此进行补偿,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雏鸡相对出雏体重。

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宁愿从第1天或第3天打开孵化器的风门(2%~5%),而不是第7天或第9天,以便在孵化前18 d达到至少11%的出雏体重损失。

当某些器官(心脏、肺等)的发育达到关键时期时,供氧期必不可少。在孵化后期为了降低蛋壳温度或为了达到所需的重量损失水平而将风门打开过大,可造成通风过度并导致孵化器内温度变化过大。

较低的孵化温度可导致出雏晚的雏鸡剩余卵黄较多,雏鸡重量和雏鸡相对出雏体重较高。较高的孵化温度会导致出雏早的雏鸡剩余卵黄较少以及雏鸡相对出雏体重较轻。孵化温度和出雏时间都会影响雏鸡剩余卵黄的百分比。

2 雏鸡相对出雏体重

雏鸡相对出雏体重是温度和湿度的副产物。出雏晚的雏鸡卵黄过量和雏鸡产量水平较高可能是由于孵化温度低或水分损失不足。未被吸收的卵黄较容易受到细菌污染,尤其是在应激水平下更易感。如果接触更多的细菌,那么由于饲料和饮水中细菌的繁殖可以导致更高的死亡率。

使用二氧化碳控制的箱体式孵化器时,由于孵化器的前半部分在孵化中通风最少,因此可以减少重量损失。这会导致非常高的湿度水平,一定程度上在孵化器中可明显看到水分并且从门下方流出。

这些高湿度水平的风险可导致蛋壳上产生细菌负荷,其可以穿透蛋壳进入蛋白。

即使存在细菌,雏鸡仍然可以出雏。但任何应激因素,如出雏时过热或出现冷风、雏鸡处理、运输过程或在农场中,都可能导致继发大肠杆菌病或败血症等。

在农场,雏鸡可以获得饲料和饮水,因此细菌负荷会增加到一定程度,导致雏鸡在第2~5天死亡。我们绝不是批评箱体式孵化器,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在孵化早期阶段设法达到高二氧化碳浓度和关闭风门的作用。

我已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在整个生产周期中,无论是种鸡水平还是肉鸡水平。我们坚信,达到理想水平的雏鸡相对出雏体重可以反映第7天的死亡率以及无应激环境。

图3和图4显示了在2日龄和7日龄打开风门的测试模式和“正常孵化模式”的试验结果。

在早期阶段增加孵化器中的空气循环,转蛋时(孵化18 d)水分损失会显著增加。图3显示了较高的重量损失,导致雏鸡相对出雏体重下降。

在同一天,试验中的雏鸡被运送到种鸡生产公司而副产品运送给肉鸡生产公司。这两处的7日龄死亡率有一定差异,较早打开风门的孵化模式第7天死亡率较低,因为缓解了高湿度水平。

对于大多数肉鸡孵化场而言,雏鸡运输到肉鸡场不会产生大量的运输時间(4 h内),而父母代和祖父母代种鸡孵化场可能会有时间滞后,从雏鸡输出到交付客户需要24 h或更长时间。

因此,我们认识到,对于较长时间的运送,雏鸡需要晚出雏或“更新鲜”,以便它们不会脱水和出现高死亡率。

我们对从肉鸡孵化场运送到养殖场需要 6 h以内的建议尝试将雏鸡相对出雏体重提高到66%~68%。对于长途运输,我们建议将雏鸡相对出雏体重提高到68%~70%。

这些雏鸡在运输过程中会损失体重,但到达农场时雏鸡相对出雏体重应该仍然接近66%~68%的肉鸡目标。出雏期(从第1羽雏鸡出雏到出雏日)通常为24 h~30 h,因此雏鸡重量和雏鸡相对出雏体重总是存在差异,但我们可以通过测量雏鸡的平均重量以确定雏鸡产量来监测这一点。

3 哪些雏鸡更有可能影响第7天死亡率

低温通常会导致雏鸡第7天死亡率较高。因为雏鸡出雏晚会有较多的剩余卵黄,如果暴露于如过热或过冷的应激/气流等应激因素下,会诱发大肠杆菌等的继发感染。

高温会导致雏鸡提前出雏,并增加因过热和脱水的应激风险。表1显示了我们通过监测出雏时间对第7天体重和死亡率的影响而开展的工作。

取出前12 h出雏的雏鸡死亡率显著增加。

取出时,只有1.3%的雏鸡出雏,但雏鸡重量反映了高雏鸡相对出雏体重和非常高的第7天死亡率。

正如我们在许多早期试验中所看到的,这种相关性仍然与早出雏雏鸡有关系,早出雏可以获得较好的第7天重量和较低的死亡率,而后出雏的雏鸡则相反。

4 结论

以下是我对实现最佳雏鸡产量的七点建议:

对于运输时间相对较短的雏鸡,雏鸡相对出雏体重在66%~68%之间。

对于长途运输,雏鸡相对出雏体重在68%~70%之间。

到孵化18 d,调整孵化模式,使体重减轻11%~13%。年轻鸡群的体重损失会较少,而老龄鸡群会有较高的体重损失。

在孵化早期阶段避免过高的湿度。理想情况下,在孵化开始时,相对湿度最大值为65%,在孵化结束时,相对湿度最小值 为40%。

避免应激因素,特别是在雏鸡处理区、雏鸡存放室、运输和农场。孵化1日龄雏鸡需要21 d,在雏鸡输出后1 h内我们会多次将其暴露于不利条件和应激中。过热通常与通风不足或雏鸡放得太近导致空气流通少有关。冷风是另一个常见的应激因素,由雏鸡存放室的风扇直接吹到雏鸡身上导致。另一个因素是在农场卸载雏鸡,卡车没有迎风停车,因此雏鸡会暴露在冷风中。

在雏鸡出雏第1天的任何时候,泄殖腔温度应保持在40.0 ℃~40.6 ℃,以保持雏鸡处于舒适区。在41.0 ℃时,雏鸡会开始“气喘吁吁”,这是另一个应激因素。

记录这些测量结果,看看您的第7天不良死亡率结果是否与超出这些参数的范围相关。□□

原题名:The impact of incubation temperatures on broiler performance (英文)

原作者:Mark Foote (Cobb欧洲公司孵化专家)

猜你喜欢
雏鸡死亡率温度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雏鸡饲养管理的重点工作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基于Lee—Cater模型对我国高龄男性死亡率的预测
基于Lee—Cater模型对我国高龄男性死亡率的预测
恶性肿瘤死亡率
温度与情绪大作战?
测个温度再盖被
食醋可防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