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中国灵魂的世界人

2019-06-11 07:27范胜武
华人时刊·校长 2019年2期
关键词:师生课程学校

2018年5月8日,海淀区在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举办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民办学校举行。研讨会以“全人·未来”为主题,全面展示了学校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成果。本文为范胜武校长研讨会主题发言精要。

探寻“全人教育”理念

我校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世界公民,并且把“中国灵魂”放在第一位。在实践中,我们努力做“有滋味”的教育,做“精致”教育,做“慢”教育……就此,我们提炼出了“全人教育”理念。

“全人教育”不等于“没有缺点”,更不是“完美主义”,而是倡导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释放自己的潜能,从而实现做“完整的个体”和“最好的自己”。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精英教育、国际教育、个性教育、全人教育,开展差异化办学,并把“全人教育”作为最终落脚点。

管理上推行“扁平化”,校长聘任三个学部及服务部门主任、副主任,每个学部主任聘任自己的任课教师、年级组长等,逐级聘任,层层负责。我们把课程、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合并成课程与教学中心,模糊了教育的权责边界。并成立了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和新闻中心等,让服务更加到位,让一线教师更有充足的精力去研究教学。

创设个性化课程和教学

基于不同学段学生发展需求,我们设计了特色鲜明的课程“立交桥”。1-5年级教育生活的全方位重构,重点体现课程的全面性;6-9年级彰显个性的选课走班,重点体现课程的选择性;10-12年级国际课程本土化的AP课程,重点体现课程的自主性。

我们还根据培养目标设计了十二年贯通课程,如艺术审美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世纪演说家”课程、电影课程、研学课程、礼仪课程等,每一类课程按学段组合起来都能自成体系。

学校采用小班化教学,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个体,进行个性化学业辅导和生涯指导。全校实现WIFI全覆盖,我们线上开发数字资源、数字课程或APP,线下研究学习路径,把学生分成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三类,依据孩子的学习风格,给出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

学校注重过程性激励和诊断式反馈,实行小学积分卡制度、中学愿望券制度等,并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定性与定量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抛弃冰冷的分数评价。

培养更“全面”的师生

我们以“把关定向”“选才育人”“文化建设”为核心任务,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在习总书记提出“四有”教师的基础上,积极培养有风度、有深度、有温度、有气度的“四度”教师。

为此,我们每年暑假都有封闭式专题培训,开办针对师生和家长需求的世纪讲堂,把卢勤、罗援、李宁等名人请进学校引领师生成长。教师们把课题与项目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引擎和解决问题的抓手,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项目研究。学校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年度考评方案、学术积分方案,用业绩和学术双轮驱动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学校从理想、道德、素养三个方面,积极为学生成長搭建“立体舞台”。通过理想教育让学生从小立大志,通过道德教育为学生划定成长红线,通过艺术节、主题运动会等素养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国际理解。很多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五(5)班的曹天健9岁出书,游戏少年李昕冉以AP全球统考7门学科全5分的成绩敲开美国名校的大门……

孕育开放包容的文化

关于教室建设,有人提出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心理空间的三层次说。我校教师的办公室就是教室,师生在一起工作、学习,师生在心理上建立起了信任、亲密的人际关系。

学校所有的规则都来源于学生和老师,大家共同商议我们应该遵守什么,不限制条数和标准,只要能落地就行,每学期还可以根据情况改变。

学校每个角落都有图书,我们努力营造教师和学生读书的浓厚氛围,适时利用各类节目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师长、同学和身边的每个人。我们也追星。我们建立了四个名人班,中央文献研究室授予“周恩来班”,雷锋杂志社授予“雷锋班”,国家汉办授予“孔子班”,原总装备部钱办授予“钱学森班”,师生身边榜样都是模范人物。

我们每年接待100多个国内外参访团,每次来访都是督促我们成长、与世界同行交流的机会,助力学校打造兼容并包的“全人教育”文化。

(作者系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执行校长)

猜你喜欢
师生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麻辣师生
自行车的发明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