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武术文化与新时期广东精神的契合性探析

2019-06-11 11:07孙波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武术时期广东

孙波

一、研究目的

本文以广东武术文化及新时期广东精神为研究对象,从地域历史文化的视角出发,借助岭南武术文化、新时期广东精神文化内涵等理论展开分析,结合广东地区地区内与武术相关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分析广东武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新时期广东精神等内容,探索广东武术文化与以“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的契合特征与发展规律,提炼出广东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而全面展示广东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核。

二、研究方法

本文运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

三、研究结果

(一)广东武术文化的历史溯源

广东武术源远流长、枝繁叶茂,既是南派武术的优秀代表之一,同时又是岭南武术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机主体。广东武术具有与内地武术明显不同的特点,自成体系,属于所谓的“南拳系统”。广东武术文化具有地域性、移民性、交融性、多样性、适应性等显著特征。

本文是在“岭南武术文化”的成果基础上进行的分析和研究。

(二) “广东人精神”与新时期“广东精神”

得益于得天独厚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广东,在继承了古代百越先民“锐兵任死”的民性后,逐渐将先民们“好相攻击”之俗演进为岭南地区早期的“好武之俗”,是故早有“粤人好技击”的说法,因此随之孕育出了广东先民们思想开放、勇于进取、敢于开拓的果敢精神,勤劳、善良、朴实、进取的广东人也世代秉承着“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广东人精神。

2012年5月9日开幕的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大会报告中首次公布了新时期广东精神,即“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标志着新时期广东精神正式诞生,这是建设幸福广东、突出文化引领的又一壮举。

(三)广东武术文化与新时期“广东精神”的有机契合

1.“厚于德”是广东武术文化发展的情感认同和来源基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士有百行,以德为首”的古训时刻警醒着我们要崇德、尚德、立德。因此,崇尚道德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百家争鸣,道德为大。

本文探讨的“武德”指的是惩恶扬善、见义勇为、锄强扶弱、尊师重道、仁义孝悌、武林义气等积极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其始终是广东武术文化体系中不断广泛推崇的重要道德标尺。可以说,广东武术在道德层面所崇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于每一个习武者而言,都是一种人格的教化。

广东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原统治的边远地区,南越少数民族不断侵扰,加之当时武举制的盛行,广东历史上出现过众多以译吁宋、朱可贞和冼夫人为代表的古代武将、科举武将和巾帼不让须眉的岭海武林女将等。其中著名抗倭女英雄冼夫人武艺高强,以边陲番族历事三朝,为人明大体、识大义、安抚百姓、绥靖地方,毕生致力于维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实现百姓安居乐业为己任,她审时度势,反对地方割据,极大地促进了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团结,成为爱国典范,功勋卓越、功绩彪炳。蔡李佛拳是清末岭南武术最大的拳种流派,影响最为深远,声名最著。“蔡”指蔡福、“李”指李友山、“佛”指陈远护,因三人均与佛门有关,故此拳名为“蔡李佛拳”。后世之人无不为以冼夫人、陈享为代表的众多古代广东武者身上展现的爱国尚德、勇敢顽强、尊师重道、乐业奉獻的优秀传统文化所鼓舞,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广东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从侧面印证了“粤人好技击”的民风民俗,这也正是“厚于德”新时期广东精神的最好佐证,在今天看来,对于习武之人仍有极大地引领意义,是对广东武术文化的情感认同和来源基础。

2.“诚于信”是广东武术文化的价值整合和践行路径

中国人所谓的“处世”,首先是要“做人”,即立身处世首要以德律己,以诚待人。从人际关系的视角来审视广东武术的精神内涵,不难看出“宽容仁爱、诚信待人”是一种社交礼仪,更是一种处世精神。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的广东,众多的习武者都是普通人,且各种武术流派机会结社,制定各戒约均是靠诚、信来明确成员的义务和责任。是故“行必果、言必信、诺必诚”就成了广东武术文化伦理文化中三条重要的行为准则。在新的历史时期,广东武术被赋予了新的社会文化价值,广东武术文化的行为文化反映的正是广东人民尚武崇德的精神状态和道德面貌。故而,宽容立世、诚信待人的广东武者在批判、改造和汲取外域武术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正在一步步践行着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广东精神,这也是“诚于信”的新时期广东精神的一大亮点,是广东武术文化的价值整合和践行路径。

3.“敏于行”是广东武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归宿和原生动力

广东是近代南派拳术的兴盛要地,近代广东人以武术作为锋利武器,在中国大地上最先举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以武术来说,其锻炼的不仅仅是身体,更是能培养习武者直面困境的勇气、应对挑战的沉着和永不屈服的斗争精神。近代的广东地区风雨飘摇,动荡不安,广东武术恰在此时闪耀出不同于其他文化要素的光芒,在风起云涌的时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三元里抗英斗争、寸金桥起义、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革命运动的爆发和广东精武体育会、两广国术馆等民间武术社团的相继出现,都无不彰显了广东武者们敢为天下先、勇于拼搏、勇于创新的大无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新中国成立后,具有深厚民间群体基础的广东武术率先在国内恢复并盛极一时,同时充当着与香港、澳门乃至国际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故而敏行实干、敢为人先的当代广东习武之人们的鲜明特性在“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中得到了极有力地印证,是广东武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归宿和原生动力。

四、研究结论

广东武术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广东武术文化与新时期广东精神二者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和贯通性。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厚于德”是广东武术文化发展的情感认同和来源基础;2.“诚于信”是广东武术的文化价值整合和践行路径;3.“敏于行”是广东武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归宿和原生动力。

猜你喜欢
武术时期广东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粤来粤美”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