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新”正当时:消费主义热潮下的“轻文明”转向

2019-06-11 11:54田壮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消费主义日常生活室内设计

田壮

摘    要:近年来,以日式风和北欧风为代表的“小清新”风格在我国的室内设计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以小而美、清丽脱俗、剔除繁杂的设计引发了一场美学上的风潮。窥探“小清新”风格走红的背后则是日常生活被消费主义热潮袭卷下的结果,一方面体现出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对文明之“轻”的转变与追求;另一方面由于小清新风格的符号化与泛滥化,其设计元素难免沦为商家与媒体的传播利器,难逃过气之命运。

关键词:室内设计;美学风格;消费主义;日常生活;轻文明

1   前言:“小清新”为何?

莫兰蒂色调、白色小方砖、棉麻抱枕配以柔和的灯光和清新的绿植,共同构成一个典型的“小清新”风格的室内空间。近年来以此配方为装修模版的设计风格愈发流行起来,特别是在八零后九零后为主的年轻消费群体中颇受欢迎。与洛可可、巴洛克风格为代表的“大浊旧”风格截然不同,小清新风格摒弃繁复的、历史性的装饰元素,更强调设计中的实用性、功能性与舒适性。其代表风格中的日式风与北欧风均是现代主义设计的拥趸,不仅主张功能与形式在设计上的统一,更强调设计中的人情味与自然性。

1.1  日式小清新的渊源

以神道教与禅宗的为传统宗教信仰的日本国,其空间设计中则处处渗透出对自然的膜拜,对自然景观的崇拜,以及对四大皆空、无为观念的延承。“桂离宫”作为日式空间美学的典范,其灵动与紧凑空间设计,源于自然的细节构造;融入庭院环境的建筑空间;抽象的几何建筑形体”共同构成了典雅精致、洗练静寂的空间风韵来,这是对“涩”之美的最佳诠释,意与浮夸华美之风相对,追求一种简素而考究、精巧而不矫饰的天然残缺之美与谦逊之美,可谓是日式小清新风格的鼻祖。

此外,由于日式传统美学与其极端有限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生存空间特质两相叠加的作用下,日本现代空间设计共同表现为紧凑、极简、微型化、多功能化等特点,风格上则外化为纯白、轻盈、纤薄 、通透等语言特质。由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主创的sanaa建筑事务所可谓是日本现代建筑设计的小清新代表。其代表作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New Art Museum)是高度抽象化并压缩到极致,全无多余的装饰元素,空间风格与结构、材料融为一体,踪迹难寻,却以一种更具冲击力的“性冷淡”意境将体验者包围。

1.2  北欧小清新的传统

与日本式的小清新不同,北欧风格的形成与本地区深入骨髓的社会民主制度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北欧地区的现代设计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那时正是这里推行均富思想的社会改革时期。作为世界范围内社会福利制度最完善的地方,北欧地区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反映在设计上就是大众化、平民化、高水平化三方面的特点。

这便不难理解北欧设计的第一准则——民主设计,美惠众生。与意大利法国设计的奢华之风形成对照,北欧设计的首要宗旨便是生产平民大众都可以消费得起的产品。在民主思想的指导下,北欧设计师所追求的首要准则并不是美观,而是功能良好,价格低廉。能为大众普遍钟爱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专门销售平板包装居家用品的宜家公司,是北欧民主设计的典范。宜家的设计很有特色,不仅家居产品的设计极富现代感形式新颖,还将大部分家具设计成拼装式的,由消费者购买后利用宜家提供的工具自行安装。这样的设计便于平板式包装和批量运输,在制造、包装、运输等环节大大降低产品的成本,以便让大众购买到价格低廉的设计产品。如今宜家家居已在全球52个国度入驻了424家店铺,仅在中国大陆地区就已入住26家店铺,如此巨大的覆盖率可见北欧小清新风已是深入人心了。

“自然有机,温暖人心”是北欧设计的第二个特点。白夜与极光是北欧地区自然风光的注脚,空灵飘渺如仙境的景色背后则是北欧人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由于高寒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自然资源,形成了他们重视本地自然材料的設计传统,而这种传统早已深深地埋入本土的手工艺制品中并延续至今。北欧的现代设计作品便是传统手工艺、自然材料和现代用途的高度统一,对现代主义理念的批判性承继与重视人文关怀的态度便孕育出北欧地区的有机自然主义风格来。玛丽亚别墅的出现则是阿尔瓦阿尔托在自然主义风格中的成功尝试。别墅与大自然的对话存在于他在室内空间中一次次对周围森林空间的光影、色彩、韵律的引入与模拟之中。阿尔托对自然和传统的引入使别墅具有仿佛从泥土中成长出来的生命力,给人以一片农夫劳作的联想。

追根溯源,不论是日式风还是北欧风都在设计史上同属一脉,归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滥觞,则必延续“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准则;同时,秉承国际主义风潮下“少即是多”的设计信条,这两种风格又成为“性冷淡”风格的代名词。此外,日式风与北欧风融合各地区的民族意蕴与审美哲学,生发出各地域风韵与民族特点的设计风格来。

2  “小清新”走红的背后

纵观日式小清新与北欧小清新的设计特点与原则,不难看出,这两种“小清新”并非一种流行的时尚风格,而是根植于地域文化孕育出的设计主张与审美意识。反观当前流行于我国社会中的“小清新”设计风格,并非根植于本土文化生长出的设计风格,实为一种舶来品和快销品,却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中极速走红。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引发的这股“小清新”的热潮呢?

从经济发展现状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极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中国逐渐进入了加尔布雷思所描述的“丰裕社会”。在中国,富足生活的标准配置从“三大件”进化到“有车有房”,只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昨日匮乏和贫穷的记忆还没消退,中国就一脚踏进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随之而来的,便是消费主义的兴起:人们开始不仅仅为了功能与需求去购买一件物品,更多的情况下则出于欲望的驱使;消费行为想要换取的不是商品物质本身,而是商品背后的符号意义和精神价值。

如果说曾经的“欧式洛可可”与“美式田园风”是中国步入丰裕社会之初炫耀型消费者追求的符号,那么“小清新”则是我国在彻底进入消费主义社会之时所追逐的全新符号。二者都是出于对身份、地位、财富等社会身份的渴求,以符号的占有来进行身份形象的重构。但前者代表的群体是改革开放之初先富起来的群体,他们急于炫耀与展示自我拥有的财富,急于与其他群体拉开差距。于是,以皇权为符号代表的洛可可风格和以新兴资产阶层为代表的美式风格,就成为中国第一批新贵的身份宣言与消费符号。相较之下,“小清新”的消费群体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并未经历过“计划经济”阶段,也从未受困于物质生活上的短缺。他们所追求的消费符号则更强调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指向性。正如里思曼所说:“今天所需求的,既不是机器,也不是财富,更不是作品:而是一种个性。”与众不同和良好的审美品味才是这个群体的消费目的。而“小清新”风格的最大特点便是融合了各地区的民族意蕴与审美哲学,这种美学风格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极大地满足了小清新们的消费心理。

其次,从社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现状来看,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高速时期,人口大潮正以最快的速度从乡村向城市奔涌而来,大都市中的生存环境愈发拥挤,高密度化住宅区只能以牺牲容积率的方式将更多的人口塞进面积有限的鸽子笼里。偏爱小清新风格的消费群体多数生活于大都市中,受高昂房价之困,往往蜗居在面积有限的小户型中,空间的有效利用与多样化用途成为居住空间的首要需求。以功能性、舒适性、极简风为特点的小清新风格则在审美原则与实用功能上迎合了这一群体,日本与北欧设计中的多功能化、模块化、组件化的家居产品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的首选。通过家具多样化的组合形式可以满足年轻人日常生活的多种空间需求,“一屋多用”已是常态。此外,对于租房一族的年轻人来说,宜家家居设计的低廉价格和拼装式家具更是迎合了他们频繁搬家、用毕即弃的生活习惯。

在消费主义社会的语境中,“小清新”的设计风格一方面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取向赢得了年轻消费群体的认同,另一方面则以功能为先的现代主义设计内涵满足了城市蜗居者的生活需求。可以说,“小清新”设计风格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帮助这个新兴的消费群体进行符号的重组与身份的重构:“它们”创造着一种生活的艺术,审美化后的日常生活又创造了“他们”。

3  “轻”文明的转向

然而,在消费主义与社交媒体的夹击下,小清新的设计风格难免沦为一种快销品式的流行风格与时尚潮流。莫兰蒂色调、白色小方砖、龟背竹绿植、棉麻抱枕这些元素早已成为“小清新”风格上撕不掉的标签,标签化后的设计风格则难逃过度消费的命运。从十八线城市中疯长出的北欧风“一元店”可以瞥见,小清新风不仅是红了也彻底地泛滥了。泛滥之后便是更新与替换。消费主义时代下,消费者的需求日新月异,他们渴求的是一种新奇的、多变的、流动的感官刺激与体验,而非亘古不变的经典设计。

从小清新的泛滥和消费社会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整个设计领域与日常生活的风向正在吹向一种更“轻”的未来,一种“轻文明”的意识形态正在萌发、生长。

这种“轻文明”的转向,与大众媒体、消费社会的发展脉络相融,表现为一种轻浮的、多变的、流动的流行文化转向。“小清新”的设计风格只是这“轻文明”流行文化与时尚热潮的冰山一角,它只是在這个时代中“及时地”抓住了消费者的胃口,满足了他们“此刻”对愉悦和乐趣的需求。但是,对于“轻文明”时代下这些毫无忠诚度的消费者而言,享乐的“时刻”不会太久,一种设计风格或一件设计产品的保鲜期在这个时代正在无限缩短。

“美好之物是轻盈的,一切的神圣皆以灵巧之足奔跑。”诚如尼采所述,“轻”的概念开始逐渐地挤占我们日常生活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文明的发展正以无法喘息的速度向前极速奔跑,玲琅满目的商品、稀奇古怪的体验、前所未有的感受正将我们的身体与思想全部霸占。无疑,“轻文明”的发展风向让设计师们有了更多的施展之地,但要警惕在追逐“美好之物”的同时不要丧失了对于“神圣之责”追求。

参考文献:

[1] (美)帕崔西亚.J.格拉汉姆著.日本设计[N].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2] 建筑素描SANAA专辑.《建筑素描》中文版编辑部编[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

[3] 王受之.白夜北欧-行走斯堪迪纳维亚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6.

[4]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编著.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5] (法)让·波德里亚原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 (英)迈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著.刘精明译.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7] (法)吉勒·利波维茨基著.郁梦非译.轻文明[M].中信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消费主义日常生活室内设计
王硕小说的消费主义特征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人造凶猛
最高衣橱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王晓燕室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