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视阈下的规划变革

2019-06-11 11:54王莹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7期

摘    要:本文首先对于转型发展视阈下规划变革的发生进行分析,从而对于增量规划、存量规划和减量规划的特征进行研究。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对于城乡规划进行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而对转型进行规划则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增量规划;存量规划;减量规划

1  规划变革的发生

在当前的城市规划进程中,增量规划是其中的主要规划类型,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城乡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是地方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措施。经过了这些年来的改革开放,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已经实现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在众多的发展要素当中,土地的贡献率最高,而政府作为土地的拥有方,利用土地换取资本来有效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城镇建设用地能够得到供应。从客观层面上来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增加了城镇的原有规模,使得增量规划具备了合理性。但也会因为土地招商和政绩工程等需求制造出一些虚假的增量,这些并不是具有实质需求的增量规划部分。在对城乡进行规划过程中,土地兼并的现象较为多见,城镇化的程度常常会超过城镇人口水平,使得城镇人口水平会与其空间水平形成脱节现象。经济的发展使得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当前的财税体制当中,为各个地方建立了一个土地财政模式的发展途径,同时也使得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更快的得到完成,从而增加了城镇化的推进速度。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能够预见的且具有稳定性的城市发展途径。增量规划不但适应了政府的经营需要,同时也创造了改革开放的繁荣,但是随着城镇化发展达到了瓶颈,逐渐出现了低端产业、环境污染以及经济粗放等问题,使得人们对于增量规划进行了反思,并对其进行了改进。

我国在进行城镇化的进程当中,城市和乡村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且城市和乡村分别所使用的规划类型也各不相同。从整体的角度上来看,我国大部分城市仍然在进行着高速的城镇化发展,但是在一些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例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增量规划已经逐渐向着存量规划的方向进行转型。土地的制约是进行转型的一个重要原因,将城市的扩张式发展转变为内向发展。存量规划不再把土地扩张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而是更加注重对于功能的调控和资源分配的优化,把用地效率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规划内容则更多的变为产业升级和旧城改造。虽然经济增长仍然是存量规划的主要目的,但是存量规划更加看重城乡是否能够得到科学、均衡的高质量发展。

增量、存量和减量规划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事实上这三种规划方式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目前的规划目的仍然是保持城鎮的科学稳定发展,与增量规划和存量规划不同的是,减量规划则是要重点解决人口数量下降、经济衰退以及城市空间减小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提升公共设施的利用率来实现城市之间的集聚发展,从而提升城镇的效益。减量规划与欧美国家smart decline(精明收缩)的发展理念较为相似。应用减量规划的城镇类型包括人口迁移衰退型和扩张衰退型这两种。这两种类型的城镇都可以通过城市布局的减量和产业空间的调整来实现城镇的再度繁荣。我国总人口的增加幅度会在2020年左右得到放缓,这势必会对城市产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需要通过减量规划来实现城乡均衡。近几年来,人口流动所造成的劳动力减少和劳动成本提升已经对于某些制造业城市造成了影响,以往通过人口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式即将无法持续。这些城市必须通过减量规划来对于当前的增量规划进行合理修正。

2  增量规划、存量规划和减量规划的特征

2.1  增量规划

增量规划的特征在于对城市高速发展和扩张阶段进行正面的预测。也就是说,城镇的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不断升高。人口是进行增量规划时的基础,人口的增长促使建设用地的增加。从经济形态上进行考虑,,在城镇高速发展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能够维持经济增长,为了满足城市的经济发展需求,在增量规划当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是较低的。

2.2  存量规划

城市高速发展时期使用增量规划,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必将迎来城市的转型阶段,设施应采用存量规划更为合理。通过存量规划来更好的应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类要素的变化,实际上存量规划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之前增量规划的修改。一些地区人口规模已经饱和,如果继续进行增量规划,那么将会失去增量规划所具有的科学性。在存量规划中,人口结构规划才是重点内容,城市规划也逐渐向着旧区改造和城市内部更新的方向转变,从而提升城市的调控能力和品质,向高社会效益的方向进行发展。

2.3  减量规划

减量规划通常是针对经济衰退、人口规模减少的地区,减量规划的主要作用在于进行资源的整合和集约利用。对于一些过度扩张的城市,减量规划是较为适用的。很多矿业城市都属于过度扩张城市,这些城市的结构过于单一,一旦资源枯竭,那么城市将会快速的衰落。我国乡村的主要问题在于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差距。一些农村由于外流人口多大导致其成为了空心村,从而对于地方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减量规划则会对城市的投资和基础设施进行缩减,并帮助城市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减量规划也更加注重城市环境的治理并加强土地的重复利用和改造。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增量规划适用于经济高速发展,存量规划适用于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减量规划适用于城市经济衰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增量规划一度得到了繁荣,随着城市发展要素的改变,增量规划逐渐向着存量规划进行转变,而减量规划的出现则是衰退城乡的发展需求。这三种规划方式并无价值上的高低,根据城乡发展的具体需求来对其进行科学的利用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亚楠.基于新常态的城市规划的发展变革[J].江西建材,2017(22):30~35.

[2] 邹兵.增量规划、存量规划与政策规划[J].城市规划,2013(2):35~37,55.

[3] 邹兵.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理论解析与实践应对[J].城市规划学刊,2015(5):12~19.

[4] 王卉.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城市用地兼容性的概念辨析和再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18(5):45~54.

作者简介:

王莹(1984—)女,陕西省旬邑人,大学本科,城市规划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