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大学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路径探析

2019-06-11 18:24毕姣娜
科学与财富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术大学区域

毕姣娜

摘要:创业型大学是一种新型的大学组织形态,是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产物,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需要提升科研成果转化力,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建独具特色的创业文化,更好地促进创业型大学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区域社会经济;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召唤,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策的大格局下,大学作为动力源承担着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使命。当前我国创业型大学尚处于建设的初期阶段,亟待政府和社会各界与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创业型大学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创业型大学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

1.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证与人力资本支持

大学的基本只职能是培养人才,创业型大学围绕“人才培养”进行人力资本的输出。创业型大学主要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能将科技研发成果通过自主创业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生产力,创造出有相当科技含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业型大学的健康发展将为社会提供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弥补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供需缺口,解决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2.通过知识资本化,提升区域社会发展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创业型大学倡导知识资本化即学术成果的转化,将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来管理,以知识的有效转化与合理配置为出发点,以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为目标。[1]创业型大学通过三种形式来实现知识资本化。第一,高校学术成果内在价值的外化。第二,学术成果与社会结合。第三,学术成果与学科知识的及时革新。创业型大学能够以知识的创造应用为支点,将学校产出的科研成果迅速地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当中,增强知识的流动性,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创新经济绩效和区域创新能力。

3.多样化的内容与形式,拓宽社会服务职能

创业型大学秉承“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通过多样化的内容与形式为高校增益。大学是一个由学院、科系、科研中心、教学部等组成有机整体,建立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新型合作模式,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主动服务并有效地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2]一是加强校企联合,实现互惠互促。二是转让技术成果,助力企业发展。三是创办科技园区,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转移速度。四是开展咨询服务,为政府、企业、公司等提供专业咨询,密切与区域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创业型大学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过程中存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高的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实现知识创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担起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创新的重任,是创业型大学建设的目标之一。[3]其次,我国的创业型大学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业型大学是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的日常运行之中,使之真正落到实处,并变成高校的自觉行为。[4]最后,创业文化建设薄弱,创业教育开展不足。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的软实力,对一所大学的发展起着凝聚办学力量、规范办学行为和激励办学意志的重要作用。

三、创业型大学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路径

1.合理配置资源,提升科研成果转化力

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创业型大学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创业型大学就是把学术成果转化为学术资本,高校要大力激励师生将学术成果转为学术资本进行市场开发,可以获取一笔办学经费用来支撑学术项目的完成。[5]创业型大学围绕学科搭建国家级、省级和学校三级合作创新平台,形成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内部基础设施,即大学科学技术产业园、研究所以及创业孵化基地等机构,创建创新合作委员会、产业研发联盟等组织。创业型大学应构建以国家、省级平台为依托,以培养创业人才跟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目标,以学术成果的转化为导向,以围绕学科建设打造打造全新驱动发展的载体,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创新大学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构建有助于创业教育的各项制度,为创业型大学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创业型大学的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制度,转变传统单一的以科研成果为评价标准的高校评价体系,制定灵活多样的评价制度。其次,建立健全院校责权统一的二级管理体制。再次,建立健全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形成良性互动的民主管理运行机制。最后,积极优化并转变大学管理部门的职能,使其效能得以提高。创业型大学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学术成果转化的产权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创业型大学的科研开发、创业教育、科学管理等活动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3.创业型大学要构建独具特色的创业文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大学的按照文化层次結构分为四类:一是创业物质文化。二是创业精神文化。三是创业制度文化。四是创业行为文化。在创业性大学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依据大学和区域的特点构建独具特色的一体化创业文化。大学内部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创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业文化氛围有助于鼓励学校师生共同创业,赋予每位成员认同感,一旦认同,将激发师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潜能,驱使他们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4.创业型大学探索并形成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模式种类多样、灵活多变,各大高校所拥有的创业教育资源不同,各个国家采取的教育模式也不尽相同。美国创业型大学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可分为聚焦模式、磁石模式、辐射模式等,不同模式也有很多变式。我国在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时首先要依据高校自身的发展特点,依托地区特色开展创业教育,不断探索并形成符合高校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通过主修课程计划、辅修课程计划以及学位计划等形式,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正规化课程之中,辅之以相应的制度保障。创新教育模式,不断探索并形成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鹤.基于多方互动的创业型大学发展路径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8(3):85-87.

[2]张卫国.三螺旋理论下欧洲创业型大学的组织转型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37(3):53-58.

[3]王凯.基于“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创新创业型大学:概念内涵与现实路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5):110-117.

[4]陆珂珂,龚放.“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业型大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2018(11):1-6.

[5]董志霞.国外创业型大学与营利性大学异同辨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3,7(6):84-88.

猜你喜欢
学术大学区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学术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