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策略

2019-06-11 08:54吴胜财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灌注桩

吴胜财

摘    要: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推动了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建筑工程项目创造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国内各地的建筑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增多,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主管单位和施工管理者应具备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注重管理方法、施工原材料、施工设备和工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工作实践中注重发现和总结问题,培训并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建筑工程争取利润收益。

关键词:现场施工管理;技术工艺;建筑工程项目;灌注桩;预制桩

1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若想得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认真做好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为此,则需要借助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与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建筑工程就必须将之前旧的体制进行改革,作为企业就应该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而且专业的施工队伍。

为了企业的安全管理可以得到发展,建筑企业就要在土建施工中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其建筑企业在行业中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土建的现场施工质量也可以得到提升,在外界可以获得良好的影响。只有将制度措施等落实到实处,发挥其监督功能,在行业中才会具有优势,企业才会获得其更多的经济利益,质量才能提高。

2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2.1  灌注桩技术要点

灌注桩施工技术的优势特色是,无需接桩,与其他基础施工技术相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干扰小,对建筑工程现场的地质要求低,因而被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广泛采用。建筑工程项目中,通常使用振动式或者锤击式的打桩、沉管灌注工艺,将预制钢筋、火瓣式的桩靴或者桩尖入土成孔,之后在桩孔基础上安装钢筋框架,实施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灌注施工作业的准备阶段,应仔细清理作业现场,清除杂物和垃圾,进行凿孔施工以获得泥浆和土渣,为后续的灌注施工提供便利。桩孔定位后,施工人员可凿出桩孔;凿孔施工作业中,应保持钻杆处于垂直位置,避免钻孔直径过大,影响施工质量。

2.2  预制桩技术要点

预制桩施工作业过程中,要依据贯入情况、桩身倾斜度和位移等具体情况,制定灵活、具体的施工策略与施工方案。如果在预制桩施工作业中,产生裂缝质量问题,则对裂缝进行技术检测,做出修补养护措施。

施工管理者在指导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桩与桩的间距较短,先轻轻打击桩身,进入土中1m~2m后,再实施全落距打桩。对桩身入土一米的打击速度和时间进行记录;当预制桩接近设计方案的标高,应以分钟为单位,对预制桩的下落速度进行检测,确保预制桩的承重载荷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施工管理者应对打桩速度进行监督和管控,避免间歇时间过长,保证打桩速率的稳定与均衡。

2.3  混凝土技术要点

混凝土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应对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加强检测,确保的附加剂、砂石、水泥等搅拌材料的科学配比,确保混凝土的配比强度符合国家施工管理规范的标准与要求。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施工中,还应当注意对内外温度进行测量和控制,防范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4  钢筋技术要点

钢筋工程主要用于对钢筋的综合性进行检测,要在相关技术保证下做好钢筋的除锈工作,根据工程建设的需求对钢筋进行科学绑扎,从而保证钢筋结构合理。第五,防水施工技术主要做好屋面防水工作,同时合理的选择防水施工卷材,以及对防水层进行加厚处理等,保证防水材料质量,以及采用分层铺贴方法提高防水效果。

3  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策略

3.1  安全管理策略

首先,科学的进行技术交底,会同工程设计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共同进行技术交底,保证对施工图纸进行透彻的研究。其次,围绕项目工程的结构特点,以及项目工程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人员安排设置,将具体的建筑工程现场重审任务安排给个人,发挥个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作用。最后,还要发挥监理人员的重要作用,注重在监理部门的督促安排下,有效查找施工管理中的漏洞,并且围绕着管理机制的建设,通过制度修订有效杜绝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3.2  进度管理策略

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角度来看,要不断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的进度管理,很多时候施工企业在工程开工前期会制定明确的统一规划,规划中涵盖施工材料、施工工期等内容。可是,施工规划的制定与具体的工程施工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则是对规划与实际施工中的差距做出的一种补充,从而促使施工管理工作能够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达到最佳的施工成效。此外,要不断地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力度,确保各施工工序做到有据可循,从而最大限度上提高建筑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强工程施工进度的现场化管理,这就需要从具体的工程施工状况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工程施工各阶段运用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同时做好施工现场管理的系统性监管,从而推动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施工管理机制的建立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时候,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必须的,但是在施工管理的時候,却大多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总的来说,管理体制的重中之重就是结合当前的标准以及程序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从而将存有问题的地方及时进行改善和解决。而就高层管理者而言,要全面而仔细的了解自身企业的质量体系,如此,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企业的团队水平。就相关责任的分配,一定要合理的进行配置,从而能够将责任在各个技术岗位上得以全面落实,避免责任不明的情况发生,如此,才能有效的激励管理层以及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使得他们的创造性也得以全面发挥。

3.4  绿色节能施工的策略

在绿色和谐的建筑工程理念下,充分的应用绿色生态技术已经成为施工管理的重要技术发展趋势。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考虑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的评估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其次,在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要保证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同时使用环保的材料减少建筑材料对周围的损害。最后,建筑工程施工还要做好后续的节能减排设备安装工作,切实将绿色屋顶技术、太阳能技术、雨污分流等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

3.5  5S管理策略

5S管理理念作为一种全新方法,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此管理方法具体包括整理、素养、整顿、清洁及打扫五大要素,满足当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要求,且在实践推广中逐渐成为热门管理技术。

其一,整理近段时间现场施工不需要的物品,将其移动至其他场地;其二,对于一些不经常使用的材料,工作人员要将其放在一些距离现场施工不远的库房;其三,对于一些经常使用的材料,为其选定专门的放置空间,整齐摆放材料;其四,对于一些偶尔使用的材料,工作人员需要将其放在库房中,并委派专门的人员看管。总之,在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中应用此方法,切实提升工作质量,工作人员依据所需合理调控建筑材料与工作计划,无形中提升了施工质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与质量的要求,为了给建筑企业增加利润收益,赢得经济市场的竞争优势,应当重视施工技术管理与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建立全面的施工管理机制,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完成施工管理任务与目标,促进建筑产业良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艾红云.探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9(1).

[2] 常全忠.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与成本控制分析应用探讨[J].经贸实践,2019(2).

[3] 李鹏.发挥甲方职责提高现场技术管理水平[J].山西建筑,2019(1):1.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灌注桩
道路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研究
灌注桩水下扩大桩头施工技术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水下浇筑混凝土旋挖灌注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探究
建筑工程中项目分包商管理方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