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应用

2019-06-11 08:54郝荣舟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应用要点技术

郝荣舟

摘    要:建筑安全企业必须要在施工中考虑到施工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施工之前对管线的顺序和位置进行综合规划,因此减少在施工出现管线衔接不当以及管线冲突等问题,文章主要就目前建筑机电安装过程中进行管线布置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应用要点

1  前言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增多,在安装过程中的问题也不断的产生,由于机电设备的多样化发展,机电系统的线路也非常的繁琐复杂,对于正常的实施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施工单位必须对于线路做出整理手段才可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实施,对管线进行综合布置和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手段,合理的安排线路分配和摆放可以有效的避免线路过多而引发的冲突和衔接问题

2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应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重要价值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是由机电总承包方利用各专业电子版施工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的位置进行综合优化及重新定位,在施工前对施工部位进行计算机“模拟安装”,以期减少施工中各专业之间的位置标高互相冲突现象,减少施工过程中因位置冲突导致的变更和拆改损失,最终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的一项管理技术。高大建筑工程给排水、通风空调、强弱电等专业设备、管线众多,空间布置复杂,如果不进行预先策划,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时,比较耗时费力[1]。通常还由于受到建筑空间的限制,导致建筑机电管线、设备的布置不合理,使用功能和维修空间存在缺陷,外观上也不和谐。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对机电管线在空间中进行综合布置,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线冲突、衔接不当等问题,使质量、成本、工期得到有效控制。

3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应用存在问题

其一,在施工过程中各个专业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往往各自为政,将管线随意布设,却没有考虑到是否会给其他专业的施工造成不利的影响,致使管线交叉和重叠的现象屡见不鲜,机电设备使用中管线发生故障的概率将会大幅度上升,管线维修相当频繁,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因而得不到保障。其二,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属于系统性的工程项目,涉及到的设备类型较为多样化,管线数量也比较多,对施工技术有着严苛的要求,而施工单位在进行管线布设方案的设计时通常是独立进行的,没有从整体全面的角度予以考量,那么以此为依据开展管线布置施工时管线之间的施工冲突就会在所难免了,还会大大增加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成本,削弱工程的整体效益。

4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应用原则

4.1  平面定位原则

管道平面定位应遵循:先大后小,先复杂再简单,先是关键部位,再是次要部分,先是主干再支管,先是风道,再到水管,再是电气管道,首先没有压力,再加上压力。各种管道的管槽在设置的时候应该进行统一的规定,购买部件的时候应该统一购买,避免出现因管道尺寸等不合理造成的浪费;要为后续工作考虑周全,考虑多种因素对管道的影响,让管道在平面定位时能够合理布置,提高空间利用率。

4.2  防止交叉原则

该原则是管线布置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采用综合平衡技术对各管线布置时需要防止交叉问题的出现,设计阶段若发现管线存在交叉问题,可以选用避让原则,即风管优先于水管、水管优先于电气管道、无压管道优先于分支管道、大口径管道优先于小口径管道、高温管道优先于常温管道。另外,管线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需从经济性、安全性等全面考虑,从技术安全角度出发,尽量增加设备管线维护空间,加快施工的进展速度,为建筑单位降低成本奠定基础。

4.3  排列原则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设计的排列原则是为了保证管路的正常使用。管线的排列必须便于管道安装、使用与后期维修,在进行管线排列时遵循了以下三点原则:①通风管路排列在建筑空间的上部,输液管路排列在建筑空间的底部;②具有保温层的排列在建筑空间的上部,不具备保温层的排列在建筑空间的底部;③热水管道排列在消防通道的右侧,冷水管道排列在消防通道的左侧。

5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应用要点

5.1  考虑吊顶、维修空间因素

在将管线综合布置技术运用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建筑吊顶表面标高予以充分考虑,同时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还需要预留出10cm以上的龙骨空间,进而可以合理布置吊顶的主次龙骨。而在该工程当中,施工人员在布置吊顶管线设备时,应切实结合吊顶实际分隔布置情况,在避免于龙骨相互交叉的位置上布置建筑机电设备的同时,尽可能在整块吊顶中部位置布置建筑机电设备,以此有效保障设备在安装后能够正常使用且不失美感。与此同时,为了方便后续的管线以及建筑机电设备的运维检修,各专业技术人员还通过参照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在吊顶位置处预留出了人工检修孔。

5.2  将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合理调

不同建筑的施工现场环境都是不同的,在建筑机电设备管线的布置规划上一定要多次进行现场考察,确保建立施工模型的准确性。在具体的施工进行中根据实际的情况考虑到维修空间的预留,控制管线的长度,管线间隔,防止为了节省空间而将管线分层布置,影响日常的检修。对于装饰吊顶也要充分考虑,主要是吊顶的标高和主次龙骨布置,布置合理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美感。根据环境的不同,管线的材质也要做好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现场的勘测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对具体的数据要多次进行计算,防止误差导致选材不合理,最后出现线路的故障问题。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制定好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5.3  不随意变更图纸内容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同一走廊几处相似剖面位置,在制作空间剖面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建筑图的吊顶要求进行,按照比例,将设于该断面内全部管线的外形画出。这与邵广义在《管线布置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领域的应用评价》一文中的观点有着相似之处。在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管线布置技术的必然原则进行设计,从而确保相对空间可与操作规范要求相符合,并符合后期的检修要求。在工作人员完成剖面图绘制工作以后,还需要现场复核同一走廊几个相邻断面内管线水平位置与标高位置,将阀门和部件安装操作空间预留出来。在绘制平衡图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对支吊架的选用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还需要针对安装的施工工艺与具体的安装流程等进行了解與分析,确保整个综合管线平衡能够在所安装顺序规定的范围内,必须要避免由于操作不恰当,导致后期对管线进行大范围的拆改问题的出现。在整个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在机房与局部走廊转角处,如果仅应用剖面图是不能完全地将管线布置与走向反应出来。那么在该种情况下,需要制作相应的管线模型,或者将三维图绘制出来,从而保证能够将管线的空间布局状态充分地反映出来。在平衡期间,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大型设备的进出场路线进行充分的考虑。

6  结语

合理、正确的运用管线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避免工程二次施工,加快工程施工的速度,应用管线技术配合工程的实施,可最大限度的增加设备的检修空间和使用空间。管线布置技术能够保证建筑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出于对增进建筑工程效益的考虑,管线布置技术是一项值得在建筑行业中推广的有效技术。

参考文献:

[1] 杨巧利,路希鑫.BIM技术在人防工程机电安装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7(S1):42~45.

[2] 高喜玲,张奚鑫.某综合楼通风空调工程BIM建模与深化设计[J].中国设备工程,2018(19):174~176.

猜你喜欢
机电安装工程应用要点技术
浅谈精装修住宅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视频监控系统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