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筑项目建设中PPP模式的应用研究

2019-06-11 07:16汪璇
科学与财富 2019年9期
关键词:公私合营PPP模式项目管理

汪璇

摘 要:自从我国进入到社会现代化国家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以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无论是在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方面,还是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上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为了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升,现阶段引入PPP模式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旨在通过该种模式的建设项目来减轻政府在经济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提升方面的压力、对于社会中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从而有效提升政府和相关企业的投资管理效率,使得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和企业进步能够走上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PPP模式;项目管理;公私合营

前 言:PPP模式是社会公共机关与社会私人部门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生产或建设出基础设施及服务目标的合作模式。在合作关系建立以后,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要参与到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之中。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对PPP模式持有鼓励态度。现阶段这一合作模式已经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市政工程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通过对PPP模式应用于工程项目实践以后的社会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一模式可以帮助政府部门解决公共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也可以为私人投资基金提供一定的方向。可以说,PPP模式具有着有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1 PPP模式的概述

1.1 PPP模式的含义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中文直译为政府和社会合作伙伴关系,指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域,通过项目招标的方法从社会投标企业中,选取在有关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等业务方面能力突出的社会投资者,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到这些项目的建设中来,通过对其服务质量进行评估考核,然后政府支付相关的费用。

1.2 PPP的特征

PPP项目在国内来说,更多的作用是其给予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上的资本合作的新模式。与传统融资建设模式相比,PPP项目有以下几个特征:共担风险和共享利润、合作期限长和资金量大、依赖政府政策的支持。

1.3 PPP模式的分类

根据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在PPP项目中所承担的风险和利益的不同,将PPP项目分为以下三个大类。外包类,特许经营类,私有化类。外包类是指社会企业只负责项目工程当中的一项或者几项,通过政府向他们支付一定的费用来获得收益。特许经营类是社会企业参与到项目的整体或者部分投资,企业与政府在某一项目上是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模式。私有化类是指社会企业与政府通过契约关系,将PPP项目有公有项目转变为私有项目,社会企业负责项目的全部投资,拥有该项目的所有权,同时也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

2 PPP模式下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

2.1 专家打分法

专家打分法是PPP模式下的一种较为常用的项目风险评价方法。在这一评价方式应用于PPP模式下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以后,风险识别措施可以帮助人们确定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相关人员需要在完成风险调查表编制工作以后,利用各位专家的经验分析各种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对不同专家的意见等同处理的缺陷,在实际应用环节,相关单位可以在对不同专家的经验特长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为各位专家的评定分数设定权重值。

2.2 敏感性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法具有着衡量某个因素的变化对其他影响因素所产生的影响的能力。在PPP模式下应用这一风险分析方法,可以让人们确定一些对项目风险影响较大的因素。

2.3 概率与统计法

概率与统计法是借助典型化的概率分布函数对PPP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估计,并借助概率统计理论分析项目风险发生程度的数学分析方法。这种风险分析方式也建立在专家个人意见的基础之上,过于依赖专家个人意见的情况下,概率与统计法存在着难以对不同专家的判断准确性进行解释的缺陷,由于这一风险分析方式应用有数学理论,因而它具有着分析过程简单化的特点。

2.4 神经网络分析法

神经网络分析法是建立在人工智能化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风险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在一些历史资料不足的项目中具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2.5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影响评价指标的主要因素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借助模糊数学方法测定定量化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在一些风险管理规模较大的建筑项目中得到运用。

3 PPP模式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优化策略

3.1 改革创新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在我国现阶段的PPP模式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和私营企业相关部门的管理体系不完善,或者较为老旧造成一定的潜在危险,最终导致工程项目公司会承担较多的风险,而且社会群众也会对政府部门失去信任,造成一定的信任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在实际的建设项目落实过程中,借助信息化时代的背景影响来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最终使得工程项目的落实变得高效、科学。这一监管体系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到审计、施工、维护等环节机器之间的联系性,并要在确保PPP模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

3.2 注重对有效风险机制的建设工作落实

在PPP模式的建设过程中,建设项目往往会承担着大量的风险。为了有效促进政府和私营企业的风险被合理分配,必须要注重对有效风险机制的建立。也就是说,建设项目工程的私营承包商必须要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政府部门也必须在实际工作落实之前就明确风险承担的目标,从而有效地保证双方的经济效益的获取。

3.3 积极转换政府与私营工程项目公司之间的角色

对于PPP模式的实际应用过程来说,有两方面主要的参与者,第一个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另一个就是工程项目的私营承包商。因此,积极转换政府与私营工程项目之间的角色,使得主导权和辅助权能够维持一个平衡的关系,才能促进双方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建设项目的落实。

3.4 针对项目的不同阶段采取的相应策略

针对PPP项目风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企业内部构建一个较为有效、科学的风险防范流程来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的风险动态管控,管控的具体内容应当包含风险管理计划、预计会发生的风险事件、风险因素的识别、更新等,只有这样才能在项目真正出现风险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来降低影响。一是在项目的准备阶段。首先是建筑施工企业要对政府部门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做好深入研究,竞争性磋商的采购形式开展投标工作,提高中标率;其次是要做好项目公司的组织机构建设工作,选择适合项目标的的PPP模式的具体形式;最后是要做好融资结构的规划等工作,降低融资成本,从而减少准备阶段的风险。二是在项目建设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强化成本管理工作,在充分运用BIM技术减少实际施工与设计冲突的同时,进行工序优化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等,防止成本超支问题。三是在项目运营阶段要通过提高项目服务质量,稳定消费群体、重点关注政府部门在保证项目唯一性合同条款的落實等来切实提高项目的收益率,有效控制运营收益的不确定性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经济水平建设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建设,必须要将PPP模式应用到实际的建设项目中,这使得PPP这种常见的公私合营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方向的关注。因此,为了有效提升PPP模式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必须要在工作的准备工作落实前期,对工程项目的承包方进行承诺,确保业主的资产安全,并且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融资的成本和风险,确保PPP模式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能够保持可持续性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贡爽.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7.

[2]张磊. 合同治理对PPP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公私合营PPP模式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公私合营PPP 模式及国防案例分析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英国医院的公私合营
医疗领域公私合营不该急
凤凰集团的公私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