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角下展览性建筑的空间设计研究

2019-06-11 02:30史萌王军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3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空间建筑

史萌 王军

【摘要】展览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审美观。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特点来创作。本文从地域文化视角入手,探讨建筑空间设计元素,希望能对未来展览性建筑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地域文化;设计材料;展览建筑

【中图分类号】TU2;G127 【文献标识码】A

一、展览性建筑和地域文化概述

展览建筑的构建,一方面可以提供人们研究城市和社会文化的平台,一方面也是区域科技和经济水平的全面表现。现代建筑中经常出现人与传统地域环境结合不够紧密、城市和建筑的地域特色不够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设计师提高专业素养,使连接地域性和文化性的展览建筑发挥重要作用。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通过体力、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并且使之不断得到发展与升华物质及精神的全部成果,分为物质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所在区域的经济、政治、风俗习惯、艺术审美、宗教等方面。不同的历史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使,相近地区的地域文化也具有明显的不同。随着建筑全球化的发展,地域文化还会受到全球政治经济等的影响,推动建筑全球化和地域性的融合发展。

(二)展览建筑的形式

展览建筑是供搜集、保管、研究和陈列、展览有关艺术、文化、历史、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实物或标志之用的公共建筑,它可以容纳多人展览活动的建筑场所,有服务和教育的功能。现代展览建筑的范围广泛,包含博物馆、纪念馆(图1)、美术馆(图2)等。展览建筑因其定位的不同所展现的展品的范围也有所区别。例如,红军纪念馆所展出的藏品,使参观者可以重视抗战的历史,深入了解那些艰苦奋斗的历程,可以反省自身,提升民族荣耀感。

展览性建筑经历了古代形式、近代形式、现代形式和当代形式,古代形式以中国曲阜阔里的孔庙为代表,它由孔子故居改造而成。近代形式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机械化改革的过程中产生,例如上海徐家汇博物馆、1929年西湖博物馆。现代形式是在二战后经济复苏时期发展起来的,例如1989年卢浮宫扩建、2000年泰特博物馆等。当代形式即21世纪初延续至今的展览建筑,这一时期的建筑更加注重对空间的精神表达,出现了大量的地域风格明显的展览建筑。例如,2004年苏州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馆,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技术的巧妙结合,还有上海世博会中的众多展馆作为科技尖端水平和文化特征的综合形式,向世人展现各国独特的魅力。

二、地域文化视角下展览性建筑的空间设计

(一)展览性建筑边界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展览建筑从以往传统展示以展厅为中心空间的功能设计理念发展为关注参观者的体验感受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设计思路。

空间的大小是有多个边界来界定,将相邻空间区分开来。清楚的空间界限可以产生强烈的领域感。空间的界定是由顶界面、地界面、立界面三个围合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空间,共同围合的空间完型最强,随着界面数的减少空间完型度也会随之降低。我们日常中通过五感去感知和体验空间的范围,因此,在展览性建筑的空间设计中要注意对人体感知的研究。在地域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风俗习惯和审美特征都所有不同,应结合各地的特色空间设计时考虑人们认知感受空间的方式,以此减少预计效果与实际成果的差异。

(二)地域文化视角下展览性建筑的空间设计

在展览性建筑空间的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利用当地的文化因素、自然因素和当地建筑自身因素三方面。建筑是一种传承历史生活的文化体现,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是地域文化发挥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中要时刻把握对当地历史、风土人情以及在传承文化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例如,孟良固战役纪念馆的建立是为了铭记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英雄烈士们。设计师通过对历史背景诸多细节的深入分析后,将立面设计为堆成的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一种图形,它的选用一方面表达了战士们强大的战斗力和给百姓们带来的依靠感,另一方面也是对“崮”字外轮廓的呼应。在表面规划中采用的挂板是由子弹壳和红色的十字骨组成,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属反射出绚丽的光芒。

人们的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还有精神财富。在生活中由传统习俗、经济和社会结构构建成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人文因素也呈现地域性的特征。人文环境因素要体现在建筑之中,就需要整合城市每个角落所体现的历史文化挖掘文化起源,分析当地人文特色,将城市的个性标签得以发扬,增强当地居民对本地文化环境认知感和自豪感。中国哲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些哲学思想在建筑中表现为“天人合一”的设计观。例如山东省博物馆,将基本图形圆形和方形结合在一起,方形棱角分明、圆形柔和唯美,二者的融合使建筑体现出刚柔并济、和谐统一的美感。

自然环境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和根基。有些地区土层的特质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设计。在不断的探索和实验的建筑设计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具有适合当地气候和地质的建筑形态。例如,北方四合院的设计,根据日照的特点,各个房屋间的距离相比较大,窗户的设计主要是面向内部打开,以此来保证大部分房间的日照时间和抵御严寒。而南方合院的设计,各房屋间的距离较近,留下天井的设计来避免刺眼阳光的照射和保证通风的要求。但是,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利用当地自然环境因素,而且要与周边地理地貌相融合,例如植被、水体、丘陵、山脉等也要充分尊重,力求表现出建筑与环境和谐的景象。

最后,还要注重对当地建筑文化的研究,一座建筑的建成離不幵构造方式。例如,建川博物馆就是结合了现代和传统建筑的特点。同时空间的构筑也通常采用当地的材料,因地制宜,因地选材,不仅可以节省建筑成本,还可以更好地融合周围环境。

三、总结

展览建筑是代表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将文化因素、自然因素和当地建筑自身等三因素相互融合,以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城市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朱亮.世博背景下展览建筑的时代特征[J].华中建筑,2013(12).

[2]刘文婧.“莫比乌斯环”空间与展览建筑空间的契合[J].建筑与文化,2011(1).

[3]许赟.建筑漫步——从空间运动的角度解读柯布西耶[J].建筑与文化,2012(12).

[4]吴焕加.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5]谢炜,桂寅.城市规划建设类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特点、实践问题与推进策略——基于上海市J区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0(1):128-135,180.

[6]乔艺波.演进的价值观:城市规划实践中公共利益的流变——基于历史比较的视野[J].城市规划,2018,42(1):67-73.

作者简介:史萌(1990-),女,汉族,山西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王军(1990-),男,汉族,山西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空间建筑
《室内空间设计》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SOHO模式下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婚庆展示区效果图》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刘鑫、叶满波、刘颖空间设计作品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