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雷锋要多看两个“主流”

2019-06-11 08:45翟元斌
雷锋 2019年2期
关键词:童言小孙女学雷锋

翟元斌

从网上看到一篇题为《“雷锋过时论”新说》的博文,有些话不得不说。博文中说:

元旦这天晚间,我与家人谈及2018年这一年,我父子两人通过网络及其他途径,购买承载有雷锋文化元素的各类资料投入了一万三千多元。一旁的小孙女听了脱口而出:“现在还买这些东西干吗?这都过时了。”真是童言无忌啊。人家都说我小孙女天资聪颖,说话不逊于成年人。她的“过时”一语,让我惊叹,让我深思三天还不会完。

我少年时代与雷锋结缘,到了老年更有情结。在家庭中我以雷锋文化立家风,也以儿子能和我一样崇尚雷锋文化而欣慰。在三代人的家庭里,儿子能把雷锋文化接力传承,那第三代我的孙辈是否能像我父子两代一样传承下去呢?是否正像我周围人说的置些“家业”后代还能享用,这些纸质的雷锋资料到时候不要被子孙当作废纸卖了……我一直鄙视周围人的这些议论,但孙女的一句“过时”话,让我陷入了忧虑的深境。

在一个祖辈、父辈两代人热衷于雷锋文化的家庭氛围里,一个年仅八岁才上二年级的小学生觉得雷锋“过时”,那其他没有雷锋文化家庭氛围的孩子呢?

周围人为什么说我的雷锋文化“资产”传不过三代?这绝不是愚人说瞎话,恰恰证明了“雷锋过时论”的某种社会存在。

首先,要肯定这篇博文的本意是唤起人们忧患意识,不陶醉于学雷锋活动表层化的热闹场面。

不过,有些地方还需要跟博主商榷。

第一,怎么去分析判断学雷锋活动当中的主要倾向问题。“雷锋过时论”是不是当下学雷锋活动要解决的主要倾向问题。

对于学雷锋活动当中的一些主要倾向问题,怎么去梳理,怎么去看待?有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我以为分析判断的最基本的基础,应该要看两个“主流”。一个是主流意识形态,另一个是主流民意。确立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观察分析问题的基础和方法之后,再来看,老师所提的“雷锋过时论”,既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也不是主流民意。

主流意识形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官方主导下的意识形态。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雷锋精神永恒”宣导之下,不存在所谓的过时论的政治、文化生态。从第二个主流来看,对雷锋的尊崇、追随、热爱是民意的主导方面。这里,我们不妨用数据来说话,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共有3278万名志愿者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到2017年6月30日,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的志愿者人数为4242万名,仅半年时间就新增志愿者964万名,增长率达29%。据共青团中央指导下的中国注册志愿者信息系统“志愿中国”统计,2016年志愿中国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突破4700万名。据全国妇联的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注册巾帼志愿者超过1000万名。

这是宏观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雷锋志愿服务发展势头强劲 ,没有“过时论”的数据支撑。

我们再来看看微观调查。

2017年,对长沙市几所高中学生的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学生对学雷锋活动的支持度81.5%,不支持9%。高中生思想活跃,世界观正在形成,他们对雷锋在取向上是正向的,何况少儿单纯、善良,天然地亲近雷锋。

综合以上的分析,所谓的“雷锋过时论”没有立论依据。

我们是否能够从老师所提供的孙女“童言”,得出“过时论”结论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不妨试着分析解读“童言”本意。我们没有身临其境,也不知“童言”的语境,仅就字面所表达的意思来看——

童言:“现在还买这些东西干吗?这都过时了。”

我提醒成年人注意,“童言”是针对爷爷买的“东西”,表达的不认同态度,而不是针对“雷锋”。

“童言”恐怕有两层意思:一是按照她的眼光来看,爷爷买的这些东西,不够时尚,老套过时。另一层意思,可能在爷爷收藏文化的熏陶下,以为从收藏品的价值来说,花大价钱,应该买一些升值空间更大的东西。此外,无从了解爷孙之间的互动关系,有没有存在一种可能,孙女对爷爷资金投向没有向自己倾斜,流露出一丝抱怨?呵呵,开个玩笑。但是不管怎样,我以为,小孙女的这种感慨,本意不是说雷锋。

“童言”本意不是说雷锋过时了,爷爷为什么把“童言”作为“过时论”的依据?爷爷应该思考,问题出在哪儿了?

我们再把话题拉回到“过时论”,是不是当前学雷锋活动存在的主要倾向问题层面?关于“过时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以及后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当中,出现过的论调。应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趋于全面,“过时论”已经破产。

第二,从当下社会生活当中存在的一些不如意的现象,是否可以导出“过时论”呢,这也是不成立的。因为,第一,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思想文化的统领、政策引导、法律强制、道德的规范等,雷锋精神教育与效仿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雷锋精神不是、也不可能包治百病,社会治理需要全方位的联动。第二,全社会成员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的进步是一个过程,学雷锋也是一个过程,人们成为雷锋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因噎废食。第三,就雷锋精神的结构来看,雷锋精神是有层次的,人们根据自己思想觉悟高低的不同,选择接受相应的层面与雷锋精神对码,应该理解和宽容。比如,现在人们纠结的“老人跌倒了该不该扶”现象,有的人扶了,社会必须赞扬;有的人躲开了,对这种选择,也应该体谅,他可能有他的顾忌。在跌倒的老人面前,他没有选择去扶起,不等于他遇到其他扶困济贫之时,不伸出援助之手。

最后,我想说,老师提出这个话题讨论的意义是积极的、应该肯定的。问题在于,分析观察问题、研究解决问题要确立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不能以偏概全,特别是不能先入为主,選择性地寻找自己立论的依据。

猜你喜欢
童言小孙女学雷锋
除非在小朋友的监护下
学雷锋
黄鼠狼的秘密武器
我家有个小精灵
竹兄弟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小公园里的“电影”
蹭饭
陪小孙女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