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评书形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06-11 10:09杨飞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2期
关键词:评书形式历史

杨飞

[摘           要]  用评书形式来演绎历史非常成功,将之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有诸多可取之处。借鉴演义历史、百家讲坛等优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评书形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总结评书形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期待能够对今后的历史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评书;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166-02

评书形式演义历史非常成功,《杨家将》《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作品受到大众的热烈欢迎,非常成功。评书,即一人借助折扇、醒木等道具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演说历史及现代故事的曲艺形式。这种本来就受人欢迎的曲艺形式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电视网络传播媒介相结合,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将评书形式应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必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历史课中融入评书技巧的意义

评书在国内最早源自于唐朝,但其创立的时间是源于明朝末期、清代初期。换言之,评书是一種传统的艺术形式,以剖析方式补充历史,造就人们形成正确“三观”,让人们的情操得以提升,可见评书的教育意义巨大。同时,评书文字形式特殊——口头学。有着丰富的词汇,且幽默,激发听众的兴趣。一直以来,我国所追求的是一种“标准化”教学方式,无新意,单调且乏味,导致学生求知欲望大大下降,特别是历史教学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初中历史本就应该是有趣的,但事实却是学生没兴趣,害怕学历史。分析其中原因发现,问题出在教师方面,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机械对教材讲述,未能深入发掘。教师单一、无聊的教学方式,一节课“一说到底”,对学生强硬灌输知识、无交流、无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激发。久而久之,让学生开始抗拒历史。其实,历史知识不无趣,而是教育者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创新度不够。因此,对历史教师来说,需深深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努力学习新教学法,改变现有教学困难,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建设性创新。

当前形势下,已有不少青年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把评分开工融入课堂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找寻一种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不断追求的。教师要对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特点进行了解,紧紧抓住学生好奇心,自然会吸引学生,并努力提升至学习中。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将评书技巧融入教学中,意义重大。

二、评书形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中采用评书形式为学生带来极大的新鲜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起一定的促进作用。评书方式,以课堂互动作为基础,将课本知识为素材来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好方法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想要学生真正学好、掌握历史。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多融入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技巧。

(一)评书形式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每个人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十几岁的青少年学生。这些学生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历史人物和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运用评书形式讲历史人物,更能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更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运用评书形式讲历史事件,更能渲染气氛,引领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鲜活的场面。学生一旦进入这些人物和故事,就会对其探源究本,自发地去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

(二)评书形式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

评书要求演员场上能演,语言口语化,既生动又形象,再加上动画、幻灯品、影音资料的剪辑,形成了语言立体化效果。这样,历史不是仅仅停留在说教上,而是由教师“演”出来,循循善诱,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让学生欲罢不能,既传授了知识,又调解了课堂氛围。

(三)评书形式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有利于传授历史知识

中小学学生受电视剧、电影、小说的影响较大,甚至一些“戏说”“传说”在中小学生的脑海里成了“真实”。一方面,源于电视剧、电影、小说对中小学生生活的冲击力和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也跟我们的应试教育有关,它引导着教师将历史课变成了考试课,使之变的功利性较强,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评书形式应用于历史教学,恰恰将二者加以调和,一方面,增加了趣味性和生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传授了历史知识,保证了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四)评书形式更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教育

历史教育对个人而言,就是以史为鉴,服务人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对一个民族和国家而言,就是增强民族意识,热爱并服务于祖国。影像记录资料、历史剧和演义小说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教育的导向作用很大。对比影像记录资料、历史剧、演义小说在历史教学应用中的利弊:影像记录资料不可能完全呈现历史,历史剧很容易模糊历史的真实,教师操作和控制的客观条件受限;评书形式尽管缺乏影像记录资料的视觉冲击,但它以简便、易控、灵活的方式更容易为历史教学服务,再加上其语言的技巧和魅力更容易触摸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的情绪,从而更易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实现历史教学的功用。

三、评书形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评书语言的应用

评书语言口语化,融入了相声等特点,再以现代教学手段为辅,说起历史人物来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讲起历史故事来,娓娓动听,扣人心弦;中间有叙有议,有析有评,动情处,使人感人落泪;昂扬时,使人血脉贲张;析理时,使人心服口服;发问时,引人低睡沉思。如讲《红军长征与毛泽东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时,要结合地图,穿插毛泽东诗词,说在毛泽东领导下粉碎国民党三次“反围剿”过程,红军发展到12.7万,学生沉浸其中,不忍下课;说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占上风,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广昌保卫战等一系列失败,30万红军仅剩10万,学生不止叹息,甚至咬牙切齿;谈到血染湘江,学生脸色骤变,紧张如置身战场;四渡赤水出奇兵,巧取遵义召开会议,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学生欢颜立现,掌声一片;提出问题,为什么毛泽东能够成为党的领导,学生得出答案自然而然;持续引导,为什么毛泽东能够打胜仗?课上余音,课下绕梁。

(二)评书方法的应用

评书的方法和技巧有许多,光评述笔法就有明笔、暗笔、倒插笔、伏笔、惊人笔、补笔、掩笔七种。这七种笔法的使用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掩笔(又称“扣子”)给观众造成的印象最为深刻,每次说到最后的“且听下回分解”,都抖出一个个的 “扣子”,将观众胃口高高吊起,从而吸引观众一次次连续收听或收看。将掩笔运用到历史课一方面容易吸引学生,另一方面更容易利用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自主利用课下时间探个究竟。更重要的是这也符合了笔者的“一堂课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大答案不如给学生一个充满好奇和兴趣的问题”的素质教育课堂理念。还有初中学生时空观念不强,适当引入评书笔法可以形象生动地解决说明问题,比如,做东西方比较时引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式形象导入。

(三)评书形式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和应用

现代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方便快捷的信息传媒,很容易实现计算机的全球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也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课堂。评书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弥补了视觉效果的缺陷,集知识和趣味于一体、融高雅和通俗于一身,将评书艺术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纪连海老师正说清朝大臣、易中天教授评《三国》、王立群教授读《史记》都体现了评书、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课堂的良好效果。

四、评书形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注意

(一)评书形式引入历史课堂教学应注意度

评书毕竟是一种曲艺形式,我们借鉴引入历史教学要有选择性,有目标性,引用得当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引用不当只能成为哗众取宠的摆设,所以我们将评书引入课堂要把握好度。笔者认为这需要教师从四个方面去考虑: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符合教材内容的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能否发挥教师的特点;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评书形式引入历史课堂教学应注意量

历史教学不是说书讲故事,历史课堂也不是百家讲坛,评书形式引入历史教学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尽管它的语言、方法、技巧能够要像 “且听下回分解”那样吸引人达到余味无穷绕梁三日的效果,但是我们也应注意量。量的使用上,一方面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授课中,笔者尽管以评书主线,但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接受知识,还是采取了学案学导、谈话、说书、评论相结合的方式,而且关于“两种命运和重庆谈判”部分还穿插了学生的情景模拟表演。同时笔者在历史教学中逐渐引导学生由听历书评书到编历史评书再到说历史评书的演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培华.巧用评书播讲艺术激发课堂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53-54.

[2]瞿学霞.淺谈初中历史的“趣味教学”[J].新课程(中), 2017(4):145.

[3]李树勇.反映现实生活,歌颂真善美 现代评书创作探索之路[J].记者摇篮,2017(2):36-37.

[4]杨津涛.评书中的“历史”:认真你就输了[J].青年博览,2014(21):22-23.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评书形式历史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在渝举办系列活动
To Be Continued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网络评书,能否让评书重新繁荣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