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统·传承音乐

2019-06-11 05:36王秀芝
北方音乐 2019年1期
关键词:浙东编者青少年

【摘要】由奉化溪口中学张蕾老师撰著的《浙东传统音乐欣赏校本课程》于2017年7月在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旨在学校教育中普及地方音乐知识,弘扬地域文化精神。以浙东地区传统音乐为例,作者站在保护传承弘扬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通过对浙东各地区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音乐特色的研究与分析,引导青少年积极关注参与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对于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精神与自身艺术修养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传统音乐;音乐文化;《浙东传统音乐欣赏校本教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浙东传统音乐欣赏校本教程》一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明了的排版,引导青少年学习本土音乐文化。全书包括绪论、五个单元二十四节以及后记构成。绪论部分,简述了传统音乐是什么,以及其重要性。全书主体部分由浙东传统民歌、浙东传统歌舞、浙东传统戏曲、浙东传统曲艺、浙东传统器乐五个单元构成,每一单元下的章节单独列出,每一章节排版简洁有序,模式基本一致,开篇是对这一单元总的音乐类型的阐述,紧随其后的是五个板块,第一板块“知识点导读”从地域、风俗、人物、社会关系的概括性叙述中体现出内容的民族性、民间性,即音乐文化来自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劳作。第二板块“体验与赏析”标识出具体音乐类型并附上图片,使读者能在形象的画面中理解领悟音乐,也使内容更具吸引力。第三板块“学习与表现”,该板块严格按照了音乐课程教学标准,将音乐学习过程细分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选曲这三大块,使学生在熟悉的教学模式上更快的掌握内容。第四板块“拓展阅读材料”这是对各类音乐知识点的补充,内容会涉及到音乐人简介,民间故事传说,哲学家音乐见解,文化故址等,既有趣味又不失内涵。第五板块“课外实践活动”是对这一节知识点的强化和延伸,虽文字不多,却字字精准,是本节课程的升华,在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编写理念。最后作者还附上了后记,阐述了该书的写作理念,编写过程,出书成果表达了对指导老师,领导,民间艺术家,及专家们的感谢。全书既有编排的创新又有传统教学模式保留,是一本优秀的音乐欣赏校本课程。

一、框架明确,结构清晰

翻书阅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目录篇,目录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绪论,第二是具体内容,第三是后记,简洁明了的三个部分给人减少了视觉压力,让人有着进一步了解书本内容的冲动。放眼望去从古至今的书籍中,有不少编者追求排版新颖独特的,但是无论其如何变化终究是以基本结构为基础的,用于青少年学习的教材中,本书的编排恰到好处,这既是编者的有心亦是读者的有幸。第二部分作为全书的主体部分是作者编书的精华之处,这一部分用了大标题与小标题两个层次展开,大标题是这一单元的主题,概括了这一单元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小标题则是这一主题下的各个分支。在本书中,编者通过缜密的思考与筛选,在每一个大标题下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传统特色,让人一目了然。翻阅书中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在每一节内容的排版与形式都是一致的,都分成了“知识点导读”“体验与赏析”“学习与表现“拓展阅读材料”“课外实践活动”五个部分,这样的结构使读者在阅读时有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深入拓展的过程,这与青少年的接受能力与逻辑发展方式相适应。

在一定意义上,与其说这种精巧的结构设计是满足现有音乐教育、音乐欣赏课程理念的诉求,倒不如说是编者们对青少年在传统音乐教育上的良苦用心。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本书书名为《浙东传统音乐欣赏校本课程》,顾名思义,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浙东地区的传统音乐。本书在内容的安排上共分成:民歌、歌舞、戏曲、曲艺、器乐五大块,编者选用的这五个内容较好地展现了浙东地区的传统音乐特点。以第一单元第一节舟山民歌为例,简单地看一下编者的内容安排。民歌通常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类。本书在介绍民歌部分,依据地域音乐特色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选取了有代表性渔歌与号子,并对每一种民歌类型都从其由来、现状、发展几个方面做了介绍与说明。在曲目欣赏部分,编者的运用了文字图片相配合的排版,使读者在品读文字后能对该作品有更深刻的印象。本书在教学部分运用了标准的教学模式,明确提出教学目标,标注出重难点,这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辅助作用。在教学选曲上编者也是有所斟酌,曲目虽有多有少,但对于该节内容的契合度来讲却是多而不繁,少而又精,每一曲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每一曲附上的完整的谱例也为歌曲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阅读拓展部分材料的内容是对本节教学的延伸,在了解一定的民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对这个传统音乐传承人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并附上人物图片,由此可见编著者的细心。全书没有深奥的长篇大论,没有华丽的语言辞藻,但是依旧让人爱不释手,因为编著者用朴实的文字,精简的段落,来编写本书内容的方式犹如本书所讲述的传统音乐一般无需装饰,独具韵味,这样的编排也显示出编著者精细的编写理念、个性的音乐追求和独特的审美理念,也是该书区别与其他书籍的显著特点。

三、深浅适度,通俗易懂

本书的第三大特点体现在书籍所表达的内容深浅把握度上,这个尺度的把握对为特定年龄阶段的读者编著的书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全书在体例设计基础上,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在需要详细叙述部分又能用精准的语言加概括,简洁又不失内涵,给读者带来阅读的乐趣、感悟和思考,在某个意义上来说,这书不仅有着教书育人之用,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如本书在“四明南词”这一节中提到该曲艺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萌芽出现在明末清初,真正出现演出艺人时间是在清末。到了文革期间“四明南词”受到严重破坏,剧本被烧坏,人员被解散,直到1979年,“四明南词”方得重建。在“四明南词”被迫解散到重新组建的这段时间中,“四明南词”的形式,人员,曲调有何变化,保留下来的资料又是否全面,这些种种状况变化都有待于考证过。本书旨在传承弘扬传统音乐,保留不断流失的音乐文化,因此编者在本书中对传统音乐流传过程中的一些流失碎片没有深究,只是一带而过。作为青少年音乐欣赏课程内容,此书的编写程度是恰到好处,既能使读者阅读不费力,又留给读者留出了思考的空间。再如“温岭大奏鼓”,源自于温岭民间的自娛性传统舞蹈,大奏鼓的曲调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强调“自由调”。音乐本就是一种抽象的美的体验,在没有既定的乐谱中编者还是为此附上乐谱,并做了详细的标注,此外就“大奏鼓”这一节内容,编者还专门配图大奏鼓的舞蹈动作,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依据书本内容亲自体验来自温岭大奏鼓的音乐魅力,这也反映出本书作者在编著时贯彻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理念和注重实践和创新的发展要求。

《浙东传统音乐欣赏校本课程》全面介绍了浙东地区的传统音乐,包括不同地方、曲调、类型、风格、形式的音乐,并列出每一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目,通过对经典曲目的教学,使学生能更好地体会音乐。全书以青少年为对象,学校为范围,音乐为例,首先扬起学习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与审美素质的旗帜,按照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普遍性来使学生从小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编者秉着本土音乐进校园传承是一有效路径的理念,编写了浙东音乐的代表性内容作为教学资源引进课堂,由此可以看出编者高度的文化观念,坚定的保护理念,和开阔的艺术视野。

作者简介:王秀芝(1996—),女,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音乐教育学方向,2018届在读研究生,指导老师:杨和平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浙东编者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新浙东报〉史料选编》编辑经过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浙东传统村落祠堂史及建筑形制研究
东晋南朝时期西来高僧与浙东佛教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Happiness Is Some Little Things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