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2019-06-11 02:09杨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关系分析

杨莉

文章编号:WHR2018071026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和妊娠期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孕检的15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孕24~28周)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孕检的1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孕前相关资料。结果:妊娠糖尿病组孕妇体重指数(25.61±6.8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0.98±5.44),t=5.342,P<0.05。其中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超重组占比(11.3%)、肥胖组占比(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根据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孕前和血糖测量值,绘制ROC曲线所得曲线下面积为0.729,提示孕前体重指数偏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结论:孕妇体重指数增加,各时间点血糖值也随之增加,两者呈正相关性,可见孕前体重指数偏大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 孕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 服糖一小时;餐后2h血糖;妊娠期糖尿病;关系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是女性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指妊娠期首次出现糖耐量异常症状[1]。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但很多学者认为和糖皮质急速、孕期胎盘生乳素、孕激素以及催乳素等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有关[2]。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母婴妊娠期并发症,不利于母婴妊娠结局,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工作[3]。近年来有学者研究提出[4],孕前体重指数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指标之一。为进一步探讨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和妊娠期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孕检的15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孕24~28周)进行糖耐量试验的临床资料,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 年12月期间在本院孕检的15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孕24~28周)和150例健康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孕妇均属于单胎妊娠,同时排除多胎妊娠以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慢性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等妊娠期合并症患者,妊娠期脂代谢药物、干扰糖等药物。全面调查了解患者身高、年龄、既往病史、孕产次等一般资料,安排专门的人员测量孕妇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孕妇年龄24~34岁,平均(27.2±1.1)岁。孕次1~4次,平均(2.1±1.4)次。

1.2 方法

在孕妇24~28周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对孕妇血糖水平进行测定,检测前1d嘱咐孕妇晚餐后禁食8~12h,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指导患者在5min内喝完加入75g葡萄糖的液体300mL,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孕妇空腹状态、餐后2h血糖值(饮用葡萄糖水开始计算)。

1.3 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

低体重<18.5kg/m2,18.5≤正常体重<22.9kg/m2,23.0≤超重组<224.9。

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1小时血糖和2小时血糖其中一项达到或超过5.1mmol/L、10.0mmol/L、8.5mmol/L。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软件选择SPSS 17.0,空腹血糖异常率、糖尿病检出率等数据采用(n,%)表示,通过χ2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检验;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通过t对两组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检验,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采用相关性分析孕妇体质量指数和妊娠期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体重指数情况对比分析

妊娠糖尿病组孕妇体重指数(25.61±6.8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0.98±5.44),t=5.342,P<0.05。其中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超重组占比(11.3%)、肥胖组占比(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具体情况见下表1。

2.2 孕前体重指数和血糖值之间的关系

根据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孕前和血糖测量值,绘制ROC曲线,如下图1。曲线下面积为0.729,提示孕前体重指数偏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发病。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都有很大的危害,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其主要是由于妊娠期出现病理、生理变化加强胰岛素抵抗增加,或者胰岛B 细胞分泌缺陷,导致糖代谢紊乱[5]。近年来很多学者研究提出[6],肥胖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一个危險因素,体质量指数可作为临床判断肥胖的重要指标之一,可客观、准确反映人体营养状况及其肥胖程度。本次实验研究表明,妊娠糖尿病组孕妇体质量指数(25.61±6.8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0.98±5.44),t=5.342,P<0.05。其中妊娠期糖尿病组超重组占比(11.3%)、肥胖组占比(7.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0.0%。根据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孕前和血糖测量值,绘制ROC曲线所得曲线下面积为0.729,提示孕前体质量指数偏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发病。这和吴素萍等[7]研究报道结果(孕期体质量指数偏大的妇女比正常妇女患有妊娠糖尿病的风险更高,尤其是体质量指数超过24kg/m2)基本相符。这主要是由于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性较高,葡萄糖耐受性较差,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也比较低,难以接受胰岛素作用,导致肥胖患者胰岛素分泌异常增多,胰岛过度劳损,从而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8]。

综上所述,孕妇体质量指数增加,各时间点血糖值也随之增加,两者呈正相关性,可见孕前体质量指数偏大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为了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一定要加大孕妇孕期体质量管理,且越早干预,效果越佳。孕早期应针对每位孕妇建立专门的孕妇档案,体质量指数过高孕妇应作为重点管理对象。孕期应加强孕期营养宣教,定期举行孕期营养讲座,孕期适当运动,确保在孕前将孕妇体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唐子华,马丽然.孕妇体重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巨大儿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07):1361-1362.

[2] 郑宋英,李冬红,姚春花.孕妇体质量指数及其孕期增重对母儿结局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06):839-840.

[3] 王玲.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与剖宫产指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25(13):339-340.

[4] 苏世萍,张岱,杨慧霞,等.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管理实践与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07):66-68.

[5] 李术文.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08(04):140-142.

[6] 李盼盼,徐庆.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J].上海医药,2015,36(24(12月下)),56-58.

[7] 吴素萍,徐志伟.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0):4671-4672.

[8] 李爱玲,韩晓华,杨艺君,等.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J].农垦医学,2015,37(02):154-156.

猜你喜欢
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关系分析
膝关节镜手术中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的临床比较
孕早期体重指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广州市城乡居民体重指数和腰臀比与糖尿病患病率关系调查
孕早期体重指数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汽化电切术治疗合并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应用操作视频指导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效果研究
设计艺术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关系分析
糖尿病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