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19-06-11 03:36贾秀蓉
知识文库 2019年9期
关键词:评价能力语文

贾秀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教育事业愈加重视,而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是学好其他各科目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并且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必须具备的语言学习能力,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提升表达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注重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朗读学习的积极性。

1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朗读内容不丰富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将朗读作为对学生基础知识以及学习水平的考察方式之一,教师在讲解试卷、习题、课文时组织同学进行朗读练习,但大多数教师都将朗读内容的选材固定在教材内容中,把其作为学生的主要朗读内容,没有进行课外扩展,这种朗读的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狭隘。与此同时,在进行朗读教学时,有些教师为了能够让课堂朗读顺利进行,一般时候会选择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进行朗读,从而顺利完成课堂朗读环节,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使教学进度按计划进行,但是,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却是不公平的,教师忽视了其他同学对于朗读学习的需求,对于老师来说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学习朗读的平台,只让其中的少数同学参加了朗读能力的学习训练,这样会使得学生朗读能力的水平差距拉大,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对于课堂教学公平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1.2 教师的引导性教学过于死板

教师对于一个学生在某方面学习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这种影响也体现在朗读教学中,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般都是比较普通的,没有针对性的,例如:读的很好、读的不错、挺好的,很有感情,这样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意义不大,模糊性很强,学生不了解自己哪里读的好,哪里读的不好,也不知道自己哪方面需要加强,这样的评价以及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与现当代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不能满足时代对他们的要求的。授课教师没有从语音、语调以及朗读过程中所存在的感情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客观的评价,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对于学生与文章的深入互动也起不到促进作用,过于死板教条的朗读评价,在严重影响学生朗读积极性的同时也阻碍了学生朗读信心的建立。

1.3 朗读练习时间不多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对于朗读教学的时间安排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但是从根本上来看,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应该为朗读教学划出一部分时间。但从我国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的训练的时间是非常少的,在一般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是老师给学生们留的作业,用以课前预习或者是课后复习,在课堂上的朗读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我们现代的小学教育没有给到朗读学习应有的时间跟地位,教师没有发挥有效的示范作用,这些都限制了小学生朗读学习意识的建立。

2 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2.1 提高对朗读能力的重视程度,增加朗读学习时间

只有家庭学校加强对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重视程度,才能让朗读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在小学语文中的地位。我国的教育文化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对于其中的教学思想,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融入新时代的教学观念,从改革教师固有的教学理念入手,以教师更新后的教学观念来推动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学习,提高朗读能力的教学地位,促进朗读能力教学过程的优化,对于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师要进行合理分配,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朗读能力的学习与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开口朗读,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朗读的文章当中。例如,授课教师在讲解《父亲的菜园》这篇文章时,在基础的阅读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鼓励同学利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将刚刚讲过的文章主旨以及文章所表达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融入到课文中去,通过朗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吸收文章的精华。另外授课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明确的朗读学习目标,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练习,从而提高学生语文朗读水平。

2.2 改变传统的教育思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中,都是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进行传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的教学思维也应该随之转变,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地位愈发凸显,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教学中,更是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优化朗读能力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朗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从而提高小学生朗读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应该组织多种朗读活动,从中选出几种小朋友喜欢的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朗读学习活动中,只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才能提高其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可以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朗读,表演在使学生通过所扮演的角色理解课文内人物性格以及人物感情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像教师讲授《小儿垂钓》这篇课文时,可以进行引导性教学,让学生在表演的同时进行朗读,另外,情境创设法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主导,创设情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像《九寨沟》这篇课文,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朗读,向大家展示九寨沟,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中配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图片展示,教师学生互相配合从而创设一个良好的朗读情景,提高学生朗读学习积极性。

2.3 加强教师引导性教学,丰富朗读评价

教师的引导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重视朗读评价内容的积极引导,利用为委婉性的语言与积极鼓励话语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对于学生朗读热情的保持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委婉性的语言指的是对于学生朗读不足时,教师应该运用柔和委婉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他的不足指出,并进行改正。教师在对学生朗读能力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對学生的朗读优缺点进行客观真实的点评,还能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朗读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去粗取精,加强朗读的学习。例如,学生在进行朗读时会由于紧张或者其他原因语速加快,在这时,教师可以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出他的不足之处,可以说“语速快,证明你的基本功扎实,对于课文的掌握非常好,一定是提前有预习过的,但是为了让其他同学跟上你的节奏,可以放慢些速度,等等其他同学,你看怎么样”这样以表扬的方式提出建议,能够让学生在接受不足之处的同时,不打击他的学习热情,授课教师要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朗读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用鼓励的方法让学生不断进步。

3 结束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能力是其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朗读意识与朗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评价能力语文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