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探析

2019-06-12 05:03孟玮
考试周刊 2019年46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开发与设计的重要要素。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就要积极运用历史史料来展开教学,进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史料教学

一、 引言

由于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史料对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合理正确运用历史史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历史史料的选择

在历史教学中,史料具有还原客观事实的角色,能够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以及思辨思维。由于史料是人为记载,不同人的认知和理解有着差异,因此史料的选择就要关注史料作者的立场和情感倾向。

在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情况。首先需要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中制定一个教学目标,选择符合课程标准、单元目标以及教材内容的史料,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其次史料的选择还要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历史,要选择准确真实的历史史料。

最后史料的来源应当选用原始文献,对于网上的史料要进行对比之后在运用,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还原真正的历史。

三、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运用策略

(一) 穿插史料,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在穿插史料时,教师还应当适当引用图像史料。图像与文本记录中的文字一样,都是历史证据的一种表现形式。图像史料中的一些影视资源的作用是最明显的,可以将生动枯燥的历史知识转换为形象趣味的内容,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将影视资源有效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充分发挥了史料教学的价值,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师可以选用比较典型的图像史料展开教学,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图像与历史之间的联系,还能给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历史的学习产生良好的情感。

例如教师在教授《中日甲午战争》时,就可以为学生穿插一些图像史料,通过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源,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著名的影视剧,如《甲午风云》《北洋水师》等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对史料进行充分挖掘,并结合课本内容对史料进行批判和思考。进而了解到我国民族英雄邓世昌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 比较阅读,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历史是一种探究方法,历史也来源于实际生活。在历史的探究过程中,不仅需要课本教材内容,更需要从史料中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通过对比,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思考讨论,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這也是历史学科素养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授《洋务运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下面两段史料进行辩证分析,进而对洋务运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二 自定约以来,八载于兹,中外交涉事务,万分棘手,臣等公同竭力维持,近日大致虽称驯顺,第苟且敷衍目前则可,以为即此可以防范数年、数十年之后则不可。……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二册

解读:以上两段资料分别引自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和《同治六年三月初二日总各国事务奕等折》。从洋务派这些自强御侮的议论中,可以看出:“自强”口号的提出,说明洋务派在西方列强的步步进逼下,不得不正视并承认敌强我弱的事实,并开展了一系列谋求自强的活动。洋务派还提出了诸如学习西方国家语言文字、考察和了解其他国家的情况、引进西方新式武备、机器设备和技术等具体的途径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革弊兴利的决心。洋务派向西方学习是从对其“轮船之速,洋炮之远”的感性认识开始的,因此,他们视购买新式武器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但也提出了“始而演习,继而试造”的自行生产制造的想法。洋务运动迅速兴起的最直接的契机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等威胁清朝专制集权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清朝统治集团把农民起义看作是比外国侵略者更加危险的心腹大患,洋务派购买和仿制西方新式武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剿发逆”的需要。可见,洋务运动仅停留在器物层面而反对西方的民主思想和制度,其根本出发点仍然是为了维护清朝政府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这些局限性都造成了洋务运动必然失败的结局。然而,在中国面临西方列强军事、经济侵略不断加深的危急时刻,洋务派勇于提出“自强”的口号,通过向西方学习积极谋求抵御外侮之道的种种尝试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三) 穿插乡土史料,增强学生认同感

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应当结合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穿插一些乡土史料,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通过乡土史料的穿插,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对当地的风土人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乡土史料在穿插过程中,还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对当地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来丰富历史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教师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香港和澳门的国徽,然后播放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澳门》,然后展示邓小平主席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图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的理解历史,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香港澳门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史料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客观理解,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思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杰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13):108.

[2]谢丹.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浅议史料教学[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6(18):21.

[3]包海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思考与分析[J].考试周刊,2018(65):180.

作者简介:

孟玮,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安国镇朱王庄中学。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